物流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2-02-15 08:58
图书馆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流通图书物流

赵 丽

(菏泽学院图书馆,山东 菏泽 274015)

图书馆是信息的海洋、知识的宝库,知识、信息在图书馆有序的流动,需要构建一个集多种文献、多种平台、多种服务方式为一体的图书馆运行系统。图书馆是信息流动的一个场所,从文献采购到文献加工、文献流通,每一道工序都与物流运动有关。物流管理作为一种对物质资料实体流动规律研究的一门学科,应用到图书馆的管理活动中,可高效地为用户提供特定的知识产品和信息服务,使正确的知识产品和信息服务在正确的时间、以良好的状态到达正确的地点,满足用户的需求。

1 现代物流管理及图书馆物流管理的内涵

物流,即物资的流通,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就是管理物品的流通,涉及物品的包装、仓储、运输、信息流通、装卸搬运等。

从物流的角度分析,传统图书馆是一个集文献采访、加工、流通于一体的文献物流配送中心。随着数字资源建设的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又是一个集数字信息的采购、加工、流通于一体的网络信息配送中心。在图书馆总分馆制、流动图书馆、图书馆联盟等图书馆建设模式下,每一个图书馆成为信息流动的一个节点,共同支撑着整个图书馆的流通服务体系。图书馆信息流通犹如物品流通一样,需要对信息流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信息流通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图书馆运行成本、改善图书馆的服务,把正确的信息提供给所需的用户。

2 物流管理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可行性分析

实施物流管理,其目的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的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服务过程,实质上是文献有序流动的过程,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就是对文献流动的管理,具有物流管理的基本特征,即实现物流过程一体化、物流技术专业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服务社会化、物流活动国际化。

2.1 高校图书馆具备实施物流管理的条件

2.1.1 拥有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已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文献采购、文献编目、文献流通均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里完成。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已成为学校管理系统的一个节点,实现了用户管理、读者管理、图书征订管理、图书编目管理、图书典藏管理和图书流通管理的一体化,这为高校图书馆实现物流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以封装良好的、可重用的、可跨平台使用的、易于维护的Web服务为基本单元,方便用户构建、部署和整合服务,且无需依赖具体的应用程序及其运行计算平台,提高业务流程的灵活性,快速适应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业务变化的需求。该系统总体架构由数据层、组件层、服务层和表现层四部分组成,不仅使企业可以得到实时的信息反馈和业务状况确认,提高了物流管理效率,而且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通过WEB服务进行地图显示、查询与空间分析等空间操作。高校图书馆可引进该系统,实现图书馆的物流管理。

2.1.2 具有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人才

人才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基。图书馆人才队伍结构合理,人才素质较高,是实施物流管理的基本保证。目前,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加强了在职人员的培训,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队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聚集了大量的高职称的图书馆学、计算机和各学科专业人才,他们不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而且具有知识信息整理能力,起到了知识导航员的作用。在大学加强物流管理教育的今天,具有物流管理专业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中,高校图书馆可发挥物流管理人才的专业优势,结合图书馆的实际,积极探索图书馆物流管理。

2.2 高校图书馆应用物流管理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高文献流通效率。文献流通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服务项目。随着文献量的增加,读者人数的增多,图书馆单独采用开架借阅方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利用物流管理理论,建立文献物流系统,可使读者不必亲自到图书馆就可借阅所需文献。第二,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运用物流管理,不仅方便读者借阅文献,而且使馆员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图书馆的其他核心业务中,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第三,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的良性发展。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方式,图书馆运用物流管理,与外部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空间。相对其他行业和部门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虽然在数量上比较庞大,但是其供应链较短,部门设置完善和流通有序,为物流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环境。

3 物流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将图书馆物流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规划,用系统的观点构建适合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管理模式,让图书馆的各部门高效地运转起来,可更好地挖掘图书馆的潜能。

3.1 物流管理在图书馆采访部门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管理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的采购方式。目前,图书发行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传统流通模式和现代物流配送模式两种,高校图书馆采购人员可利用书商企业现代物流配送模式,通过企业图书物流管理平台,了解图书出版信息,进而选购图书。采购人员不必亲自到书店便可完成选定图书、下订单、账目预算、送订单等一系列采购工作,缩短了采购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的发货大多是通过快递或是书商送货上门的方式,若采用现代物流管理和技术可将订购的文献更快地送到图书馆,并可实现订单的实时跟踪查询。对于电子文献,则可以从电子资源数据库中将文献直接传递到客户端,达到传统采购无法达到的效果,既降低了交易成本,又缩短了交货周期。

3.2 物流管理在流通部门中的应用

流通部门是高校图书馆最繁忙的部门,读者多,文献流通量大,传统的集中借还书的管理方法不能快速做好图书的借还和上架工作,使读者难以借到其他读者刚归还的图书。高校图书馆可借用现代物流管理中“分散需求——集中生产”的思路,让读者分散借阅图书,还书地点设在专门的地方,这样可以保证归还的图书能够及时上架,缩短图书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物流时间。应用物流管理,开展馆际互借,不需要读者亲自到馆借还图书,通过图书馆物流管理系统,检索馆藏图书,图书馆便可根据读者所在地点将其所需图书通过物流配送送到读者手中。这不仅扩大了图书馆的读者群,而且缩短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时空距离。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少高校建立了多校区图书馆。采用现代物流管理,可实现图书的通借通还,实现高校合并后图书资源共享带来的效益。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实现服务本单位,还可以服务其他高校甚至其他行业及地区,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成本,提升服务。

3.3 物流管理在参考咨询部门中的应用

参考咨询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信息化和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读者对信息需求的要求更高、更具体,读者不仅需要获取原始文献,而且要求获取有深度的二、三次文献。运用现代物流管理,借助网络可实现高校图书馆的非中介性的文献传递。采用现代物流的原文传递,覆盖地域更广,传递速度更快,过程控制性更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4 物流技术在高校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有序地组织信息资源,高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物流管理对象不仅包括图书馆的文献流,还包括图书馆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通过物流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有机整合,提供高效的、高质量的、集成的信息服务。

5 结束语

图书馆是公益性的服务机构,运用物流管理,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构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数量虽多,但其供应链较短,部门设置合理,这些都为现代物流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基本的条件。高校图书馆在做好图书馆物流系统规划的基础上,采用物流管理,可缩短文献出版到读者利用之间的距离,降低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消除社会读者与本单位读者的信息不平等现象,保障了读者的信息权益。

[1]石志坚.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与物流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9):141-142.

[2]徐旭光.物流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前景[J].图书馆学研究,2004(11):34-36.

[3]李凤燕.物流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1(25):135-136.

[4]陈莉,杨媛.物流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10(10):89.

[5]朱剑雄.物流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17):214.

[6]陈鹏.浅析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引入物流管理[J].中国市场,2008(36):28-29.

[7]金朝阳.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特点与物流管理在图书馆的应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6):24-26.

猜你喜欢
流通图书物流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图书推荐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班里有个图书角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