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四条道路

2012-02-15 14:17张淑君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隐性理论课政治

张淑君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01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四条道路

张淑君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0102)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一个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从单向研究到辩证研究的发展过程,先后经过了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四个阶段或者四条研究道路的探索,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完善和工作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比较教育

全球化时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历程,总结经验,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第一条道路: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上个世纪80年代起,思想政治教育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文本出发,以经典理论通俗化为目的,走了一条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直接传播灌输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前者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编撰为通俗的教材,后者把这些第二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教材以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相应教育。建国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将政治理论课体系不断完善和改革。传统研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起到了重要作用。缺陷是,形而上学的研究方式,导致传播的单向性和强制性,注重教育者主观意向,忽视了受教育主体的主观接受能力和心理因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的学习,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0世纪60年代初期,增设了“形势与任务课”,80年代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80年代初期,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即思想品德课,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品德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起,统称为“两课”,或德育课。80年代末期,政治理论课中加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义”的课程,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华民族文化相结合。1998年4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批准,“两课”建设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产生了新的课程体系[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5门课。思想品德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2门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突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05年3月,根据中发〔2004〕16号精神,颁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2],明确了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新方案,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要具有育人功能。要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提高政治觉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教社政〔2005〕5号文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8年改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4门课程规定为普通高校四年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进一步创造性地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改革。

二、第二条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近十年来,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陈旧、老调重弹,欠缺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消极作用也开始出现,主要表现就是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出现边际递减效应。在中央和政府的要求下,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两课”的实效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主流方向转为对策性研究。普遍运用的研究方法是,第一步对一所或是几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状况抽样式问卷调查,第二步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第三步提出对策性建议。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基本属于本土研究,其最主要的贡献在于,突破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受教育主体,试图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辩证统一,为决策者提供较为客观的第一手资料,给对策学提出相对完整的样本。但最突出的缺陷是片面性,无论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多还是少,都不是全面的,而且,受教育主体的现实态度未必是真实的,研究者提出的对策主观性太强。对策研究者缺乏对实践需要的考虑,只在乎理论、原则、成果,因此,这种对策研究应然的主观性和难以验证的结论,很少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当然不排除还有人所共知的理论研究局限的原因。

三、第三条道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策研究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为改善这种状况,理论界和学者们开始将目光投向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寻找相关经验并试图引入中国。学术界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始于1990年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苏崇德教授主编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代表性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专著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宋春宏的《比较德育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王玄武的《比较德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以“通观比较”和“专题比较”、“综合比较”的不同方式,论述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探索了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引进了西方的理论,打开了国际视野,填补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空白,给我国提供了新的参考和理论框架,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更加完善并得到发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为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令研究者感到无奈的是西方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名词,真正的比较研究难以落到实处。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哲学理念、教育内容存在巨大差异,比较的往往是优劣,基本上呈现了下面的状态:这时期的研究成果一半以上的篇幅是国外教育现状的陈述,简单复制、移植外国有关德育的第二手资料;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外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批判而不是借鉴的态度,再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之处,而不是从我国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拿来的勇气去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比较研究,较少对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进行系统化的理性梳理,真正有见地的成体系研究相对稀缺。

四、第四条道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世纪初,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国内兴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和实践理念。隐性教育之实,在我国古已有之,如人所共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对一个人成长环境的隐性教育重视的体现。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中共中央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相继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文)、《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文)等6份文件,对隐性教育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理念,已经包含了隐性教育的本质涵义。隐性教育作为一种范畴来源于美国1960年代,但因为西方没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名词,所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明确提出具有中国特色,是将西方隐性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杜威的隐性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学校与社会》等著作中,提出寓德育于生活和实践的观点。柯尔伯格提出了课堂讨论法和群体教育法两种学校德育模式和方法。罗杰斯致力于道德教育的人性化,提出建立真诚、认可和理解的新的学校道德气氛。1930年代起,有固定编制的心理辅导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就业和心理指导,这可以说是美国大学中与德育有关的唯一专门机构,其专职人员均需有心理咨询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传统的道德课程已经被近千种实践伦理学取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已有理论基础构建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价值分析模式、道德认知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等多种德育流行模式[3]。朱永康在《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中说:“道德教育最好是对话中的一个自然过程,而不是作为一种理论指导或说教,教师和课程最好是作为这种对话的促进者。”美国政府只干预学校德育的培养方向,不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不编定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美国高校广泛实行“德育自主”,通过历史课、地理课、社会课、公民课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纯粹的道德科学、道德哲学、思想品德内容的课程,很少见到。1994年,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明确指出:“社会科是一门旨在增进公民能力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社会科提供了从一系列学科中精选的内容进行连贯而系统的学习,这些学科包括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历史、法律、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神学和社会学等,以及一些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适当内容。”[4]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心理辅导、义工、服务性活动(约有一半以上大学生实际参与了各种各样帮助别人的社会服务活动)、宗教、媒介环境、校刊、校园环境、泛德育化的社会公共环境(仅在华盛顿的参观点就达100多处)、“自立校规”活动、重视仪式性活动等。总体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相对成熟,目前开始向微观化、具体化方向发展。

我国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中期,1996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靳玉乐的《教学论丛书——潜在课程论》,《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9期发表了吴康宁的论文《课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者们对隐性课程的概念至今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潜性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延伸,近些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断涌现。研究的范围和论题主要涉及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以及人际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影响。比如,讨论校舍建筑、教室环境布置、各种庆典仪式、校纪校规、课堂规则、校风班风、校园文化、师生关系、性别角色差异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高专职人员素质,努力建设精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加强和改进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选用,提高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同时进一步加强隐性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发和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1980年代起,心理咨询在我国高校得到初步发展,90年代以来,心理咨询发展迅猛。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含高职院校)均设有进行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义务心理咨询,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真正去做心理咨询的学生不多。同时,在社会实践上的尝试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军训、暑期社会实践、参观、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

在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的全球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越来越艰巨,应将几种研究方式有机结合,不断深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系统化工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继续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1] 冯益谦.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方法及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77-81.

[2] 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1997.

[3] 理查德·哈什.道德教育模式[M].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98:4.

[4]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 Curriculum Stan- dards for Social Studies [M]. Maryland: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2001: 3.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The Four Roa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ud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Shu-jun

(Continuing Education College, 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 Beijing 100102, China)

From the founding of our countr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udies in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veloped from theories’ studies to practice studies, from single studies to dialectics studies. The successive four stages of development are the traditional domina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ud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studies, compara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udies, implic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udies which promote the perfe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or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ominant education; implicit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G41

A

1009-9115(2012)04-0140-03

2012-03-09

张淑君(1966-),女,山东济南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隐性理论课政治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