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学专业建设与教材开发初探

2012-03-19 01:54张永利马元怡崔宝莹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1期
关键词:农村卫生医师资格助理

张永利,马元怡,王 雯,崔宝莹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陕西 西安 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作为一家依托大学创建的医学专业出版社,始终致力于医学教材的开发与建设。自2007年以来,我社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努力开拓职业教育教材市场,逐步建立起涉及护理、药学、农村医学等各个专业、涵盖多个层次的卫生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出版了几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职业教育教材,成功树立了我社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品牌形象。

2010年,教育部修订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新增了农村医学专业,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套实用、适用的专业教材。据此,2011年7月,我社与相关医学教育学会合作,成功开发并建设了国内首套“全国医药卫生类农村医学专业教材”,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下面,就本套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和教材建设提供借鉴。

1 农村医学专业建设现状及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至2010年,我国中等卫生教育临床专业完成了由医士—社区医学—卫生保健向农村医学专业的转变。30年间,面向农村及偏远地区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医疗、预防、保健专业人才。但因我国农村卫生资源极为匮乏,现阶段广大农村乡镇卫生院仍然缺乏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医护人员,在偏远地区乡镇卫生院中,该现象更为明显。当前农村医疗人力资源分布的现状很难满足在短期内做到给当地居民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目前,我国农村卫生工作最主要的问题已经由缺医少药转变为缺乏新知识和新技术,归根到底还是缺人才。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计划免疫、预防疾病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农村真正需要的卫生人才并不是学历越高越好,而是学历和技术适宜的全科医生。而且以农村现实条件来看,高学历的人才也很难留住。所以现阶段要转变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方向,将由偏重培养大、中专人才转向侧重于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实用型复合人才。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教育部于2010年修订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增加了为村卫生室及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执业助理医师(乡村)的农村医学专业,同意农村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并明确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只能到村卫生室和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执业,以确保所培养的毕业生真正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卫生服务。

随着农村医学专业的开设,广大中等卫生职业院校也开始筹划农村医学专业的招生和学科建设工作。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倍感缺乏一套实用、适用的专业教材。因此,尽快开发和建设一套为农村医学专业量身订做的专业教材,成为相关医学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2 农村医学专业教材的开发

2.1 以政策为先导,密切关注学科发展新动向,积极与学会合作开发新教材

自2010年教育部新增开设农村医学专业以来,我们始终关注农村医学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教材建设的进展。其间,我们听取了相关学会专家对该专业建设的建议,并积极与已经开设农村医学专业的职业院校联系,了解一线教师对农村医学专业教材的实际需求。结合教育部关于农村医学专业建设的要求,2011年7月,我社与相关学会一起,组织40余所已开设农村医学专业的院校,正式开始国内首套“全国医药卫生类农村医学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本套教材主要依据《农村医学专业教改性人才培养方案》和《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进行编写,力求满足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毕业后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需求。

2.2 充分把握学科需求,量身订做农村医学专业教材

为充分体现《农村医学专业教改性人才培养方案》精神,我们为本套农村医学专业教材制定了如下编写原则,以保证全套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2.2.1 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以农村医学专业教改性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编写的主导思想 在编写过程中,实现由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引领”向“以解决基层岗位实际问题为引领”转变,由“以学科知识为主线”向“以基层实际应用技能为主线”转变,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的基本原则,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导向,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教学计划和课程目标为纲领,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点”,根据农村医学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特点,构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的农村医学专业教材体系。

2.2.2 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习理念,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大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材正文中插入案例分析、考点链接,以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关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 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一致 根据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年龄小、基础知识相对不足的特点,在表达上力求深入浅出、变难为易、化繁为简,重视图、表及流程示意图的应用,图文并茂,增强可读性。

2.2.4 在保证教材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教材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经济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有较大差异,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保障人才出口(毕业时)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适当兼顾不同地区学生的需求,以保障教材的适用性。

2.3 教材内容模块及科目设计

本套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根据农村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参考以往医学专业课程,结合农村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特点(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笔试和实践技能应试的要求相结合;根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以常见病、多发病为命题重点的特点,理论教学内容结合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突出重点。根据实践技能应试要求,加大基本实践技能训练内容,并增加农村基本卫生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大病保险)等相关内容。

全套教材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毕业实习与技能实习5个模块,共31门课程,除主要供农村医学专业使用外,亦可作为基层医务人员的参考培训教材。

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顺应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教育部于2010年新增农村医学专业,以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综合职业能力,并能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毕业后在村卫生室及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从事疾病诊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的高素质、技能型初、中级医务人员。

作为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载体,一套符合农村医学专业设置的教材必不可少。希望我社开发的国内首套“全国医药卫生类农村医学专业教材”可以为农村医学专业建设和教材开发提供借鉴,为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农村卫生医师资格助理
从医师资格考试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成效
生活小助理
自在如风
助理
汉中五轮驱动推进农村卫生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成立
农业部对执业兽医师资格考核发出补充通知
关于举办中国农村卫生发展峰会暨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十八届年会的征文通知
农村卫生信息化热潮涌动
全国首次中医(壮医)专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