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卫校新教师专业化素质培养的若干思考

2012-03-19 01:54范亚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1期
关键词:卫校督导素质

范亚平

(潮州卫生学校,广东 潮州 521011)

2012年3月24—25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开展“送教上门”活动,笔者有幸学习了4个课题(“职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中职学生心理分析”、“团队拓展训练”、“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受益匪浅。

卫生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是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医学以人为本,医学教育中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所要求的专业化素质,保障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任教26年,深知缺乏专业化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想培养出实用技能型人才就如“纸上谈兵”。

1 广东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新教师职前培养现状分析

1.1 广东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师资来源分析

当前,广东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师资主要是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以及部分医院一线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经过岗前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短期培训,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和相关课程的试讲,就可以成为专职或兼职教师。显然,大多数医学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而是在实际工作中,以跟带方式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因缺乏系统的、基础性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医学教师专业拓展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

1.2 新教师入职后的困境分析

1.2.1 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方面 新教师往往不能把握教材,教学活动很难顺利开展。主要表现:(1)知识的传授方面。对本教材的知识点、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以及知识点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层次不能很好地把握。(2)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如何把能力培养落实到教材具体的知识点上,对于医学新教师来说比较困难。(3)知识点中重点与难点方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密切相关,而新教师大多来自于医学院校,对中职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和学习能力较差等特点了解不足,导致不能准确把握知识点中的重点与难点。

1.2.2 新教师职业适应方面 新教师入职后,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职业适应问题。主要表现:(1)生活习惯的适应。新教师要树立新形象,严格按照教师的职业规范,尽快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从医护人员到教师的蜕变。(2)心理压力的调节适应。来自医学院校的新教师,没走向病房,却走上了讲台,极不适应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传播者,这种角色的转变给新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缺乏稳定的心态。

2 培养卫校新教师专业化素质的策略

2.1 参与实验室管理与实验带教,提高实践技能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新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具体可分3个阶段:(1)前两个月主要是了解实验室环境,熟悉实验物品的安置,协助实验员做好实验用物的准备,并且一周听课至少8节以上,做好听课记录,课后及时与老教师沟通;(2)后两个月在做好实验用物准备的基础上,学习老教师规范的技能操作演示,尝试参与实验课的辅助带教;(3)下一学期在各方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室的准备、实验课的辅助带教、实验室物品的管理、开放实验室的管理等。通过一学年参与实验室的管理与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验带教,有助于提高新教师的实践技能。

2.2 定期深入医院进行技能培训,实现与临床接轨

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增强临床技能熟练操作意识,更好地为今后实习搭建双向平台,新教师必须定期与临床接轨,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如一名合格的卫校护理教师(双师型)必须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护理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既能从事护理教学工作,又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新教师定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能根据临床最新的操作规程制定学生的技能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规范、更符合临床要求。“临床教学”与“课堂教学”相互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使实验教学更贴近临床,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

2.3 以老带新,实行一对一的督导式教学带教

新教师入职后,由一位中级职称以上的老教师作为其督导教师,实行一对一的督导式教学带教。督导教师必须制订完整的带教方案和考核评价方案,包括上课技巧、技能操作等方面,并且以身作则,严格把关。督导教师上理论课,新教师必须在课前预习教案,实验课则做好实验用物的准备并辅助带教,督导教师应酌情安排新教师进行几次试讲,课后师生反馈点评,及时交流沟通。

2.4 教师技能竞赛

目的是强化新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加快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建立一支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潮州卫校是第二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师生技能竞赛活动已经融入校园文化,而新教师作为技能竞赛主要的生力军,在压力中显现动力。各学科组不仅进行实践技能竞赛,理论考试也是教师技能竞赛内容之一,从而激励新教师加强学习,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早、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3 卫校新教师进行专业化素质培养的意义

3.1 有利于帮助新教师走出入职时的心理困境,更快进入角色

通过听课以及督导教师的一对一教学带教,新教师可明确本专业课的特点,以及各知识点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及层次,把握每节课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通过参与实验教学管理,特别是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可以明确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方式。在实验辅助带教中,与学生充分接触,加深对卫校学生的了解,把握课堂教学进度,显现自信心、成就感。

3.2 有利于将人文修养和医学有机结合

医学是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学科,卫校主要培养的是实用技能型人才,除了参与医疗活动之外,还要能够处理与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系,处理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关系。新教师在入职前应多听优秀教师如何将人文修养有机地融入医学专业课堂教学中,领略老教师展现的人格魅力,从中自觉、主动地模仿和学习。

3.3 有利于教学理念的形成与更新

卫校教师多毕业于医学院校,在教学理念上相对滞后,缺乏对教学新理念和模式等相关知识的了解,没有系统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的实践活动缺乏依据,影响到教育的科学性。在入职前应对其进行技能素质培养,有利于新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摸索,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加以巩固。

3.4 有利于把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备好第一轮课

新教师第一次备课往往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对以后的备课产生影响,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教师入职前经过一年的技能素质培养,对学校设置的学科、各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教学计划和大纲、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有了进一步了解;在备课过程中,通过与学生接触,可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中把握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分清主次,选择适宜的课堂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卫校督导素质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卫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浅谈中职卫校英语课堂常遇问题和应对策略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浅谈中职卫校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构建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