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2-03-19 01:54赵杰荣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1期
关键词:护理学实训考核

赵杰荣

(濮阳市卫生学校,河南 濮阳 457000)

中医护理学是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唯一一门中医课程,课程类型在省(部)颁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属考查课范围。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学方法不灵活,教材内容滞后,学习目标不明确等诸多问题。这些成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科成绩不佳,甚至放弃该科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是任课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1 存在问题

1.1 学生接受能力差

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尤其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抽象理论接受困难,所以学科成绩不理想。

1.2 对课程的认知度低

学生普遍认为中医护理学是考查课,思想上不重视,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按时完成。同时抱着侥幸心理,将期末考试过关寄希望于作弊或补考,不求高分,只求及格。这种学习态度给任课教师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抱怨和不满,进而影响其工作情绪。

1.3 教学内容不优化

传统的中医护理学医、护不分,且偏重于医。不同版本的教材大多是《中医学概要》的缩本,与护理岗位对接的中医护理特色知识和技能少,甚至有些教材缺乏最基本的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中医护理评估等知识,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指导性较差,与现代护理理念不吻合[1],加上教材中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书本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相脱节。

1.4 教学方法单调

尽管国家对中职教育非常重视,加大了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筹建了多媒体教室,但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学校仍存在教学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大多数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但仍不能满足每门课都借助多媒体课件授课的需求。多数教师授课依然停留在“一本教材、一份教案和一支粉笔”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上,学生被动接受。同时,由于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知识理解困难,以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1.5 考核模式单一

中医护理学和其他多数课程一样,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方法较少,仍然采用理论考试模式,成绩评定方法单一,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上述诸多因素长期困扰着中医护理学教师,既不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又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中医护理学教学质量。

2 教学策略

2.1 理论课注重互动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的中医理论课课堂教学通常是沉闷的[2],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互动式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中医护理学理论课的互动可以通过提问和团队协作来实现。一是提出问题,师生互动。问题的设计是影响师生互动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如果问题设计不理想,会出现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沉默应对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将大问题分解为数个小问题,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如果直接提问“心脏如何主血脉”就不易回答,但分解为“心主血脉的动力是什么”、“心主血脉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心主血脉的保障系统是什么”3个小问题就很容易回答出来。综合3个小问题就轻松得到了“心脏如何主血脉”的正确答案。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二是团队合作,生生互动。合作是创新的要素[3],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团队合作。小组成员认知基础要有梯度,个性要有差异,外向带内向、内向配合外向,开展交流对话,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学会合作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

2.2 实训课注重技能训练,培养动手能力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服务临床的形式是靠技能操作来实现的。因此,在确保实训课开出率的同时,要上好每一节实训课。实训课教师讲授要尽量做到精、简,演示要迅速跟进,遵循“可行、够用”原则,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练习和体验。如脉诊中“寸口诊脉法”的讲授,教师在简单介绍寸口脉的位置、布指要求、临床意义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后,模拟临床演示,安排同桌学生之间相互诊脉;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诊脉的方法和技巧,实现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2.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生大多学习习惯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他们不愿接受的。在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手段更新较慢的中职教育中,教学方法改革是中职教师可以掌控的,也是通过个人主观努力可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一是对抽象的中医基础理论部分,要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注重启发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对药物疗法中药物内服法、药物外治法护理等内容要适当采用情景教学法,借助中药饮片、煎药器皿等教具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探究激情和求知欲。三是对内、外、妇、儿等临床护理部分,采取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案例,立足养生保健、药物调护、饮食调适、环境卫生指导,贯彻中医“防重于治”的护理理念,注重“治未病”意识培养。四是对中医护理程序中诊法内容的掌握应以演示训练教学法为主,对中医独具特色的诊疗方法“望、闻、问、切”,突出方法和技巧,结合临床运用,略讲概念、机理等内容,同时可借助视频教学,先演示呈现,后操作训练。五是对针灸推拿疗法的讲授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实现与临床实习的有效接轨。

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免“满堂灌”、“一言堂”,吸引学生注意力,改变学生对中医护理学的认识。同时建立教学资源库[4],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传统中医学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2.4 创新考核模式,多元化评定学科成绩[5]

中职学校仍采用传统考核方法,即每学期末组织学生考试,不及格补考的模式,与中职学校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技能型、实用性护理人才的目标要求不一致。因此,应把平时成绩如出勤情况、课堂表现、随堂检测、作业质量、实际操作和创新成果等作为考核的一部分,纳入学科成绩;同时加大技能考核力度,增加技能考核在学科成绩中的比重,使考核方法多样化,学科成绩多元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其掌握基本技能。

[1]张秋霞.中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9):91-92.

[2]吴茂龙.中等卫生学校公共课有效教学的反思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9):42-43

[3]郁建生.创新是教学团队发展的强大动力[J].高等职业教育,2011(1):3-5.

[4]马志妍.信息化教学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1):5-9.

[5]毛艳.护理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9):85-86.■

猜你喜欢
护理学实训考核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内部考核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