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三种方法

2012-03-21 09:50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中学257096耿庆明
地理教学 2012年23期
关键词:雪线纬线东营市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中学(257096) 耿庆明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十八中学(257094) 张礼军

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三种方法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中学(257096) 耿庆明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十八中学(257094) 张礼军

一、叠置——把单一要素的地图组合为整体

地图的“叠置”,就是将同一区域内相互关联的各个单一地理要素的图象叠放在一起,把图像复合起来,形成一个互相联接、互相补充、互相贯通的整体,以便于更好地突出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快速地突破重点难点,从整体上全面掌握区域地理的基本特征。

叠置法是地图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方法,地图的本质特征只有通过“叠置”才能准确而全面的展示出来。

例1:在“印度”一节中,有下面两个问题。

(1)对照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图7.42)和南亚地形图(图7.34),说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7.41)与自然条件(地形、降水)的关系。

(2)对照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7.43图)与农作物分布图(7.41)说出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7.34 南亚地形简图

7.41 印度农作物的分布

7.42 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

7.43 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解析:这两个问题只有通过地图“叠置”的方法来解决,才能事半功倍。第(1)题是将三幅图“重叠”起来,进行横向联系,综合使用,使学生不但了解印度的主要农产品,还要了解它们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第(2)题是在解决好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地图的再“叠置”,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关于生产布局的知识,使学生不但知道印度有哪些重要工业部门,还学习了某些工业部门的分布与原料产地的相关性,进而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可将四幅图表现的主要内容概括出一览表(详见表一),用箭头指示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这样,地图的“叠置”现象就显露出来了,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清楚了。

表一:地图叠置法在“印度”一节中的应用一览表

地图的“叠置”不但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及成因,从整体上掌握知识,而且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整个“叠置”过程就是学生系统地获取知识,并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拆分——把复杂转为简单

拆分的方法与叠置几乎相反,是把复杂的地理组合图分解为一个个单一要素的简单图形,先对每一个简单的图形进行分析,最后再把各图形根据相关要求和内容建立联系,就能很容易解决复杂的问题。

例2: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图1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1,回答(1)、(2)两题。

图1

(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C.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解析:图1有3条曲线,显得较为复杂,容易相互干扰,给解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实际上只要把该图拆分为3个单一要素的简单图,图1-a、图1-b、和图1-c,再根据全球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纬度分布规律,逐一分析,就很容易确定②为气温曲线,③为降水曲线,剩下的①应为雪线高度曲线。答案为(1)A。第(2)题答案为C。

三、转换——变抽象为形象直观

转换就是把抽象的难以读懂的地图(或图示)转换为自己熟悉的、常见的、容易读懂的地图,再把题目的条件和原图的信息标在变换后的新图上,达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从而大大降低原题的难度。有些极为抽象的图示,甚至可以通过两次转换来降低难度,从而顺利的解决问题。

例3:图2表示北半球某区城。a为纬线,b为晨昏线。b线中M点纬度值最大,N、P两点纬度值相等。回答⑴、⑵两题。

图2

(1)M点的纬度最低为:

A.71.5°N B.66.5°N C.61.5°N D.56.5°N

(2)若Q、R两点相距60个经度,且R点为30°E,图示区域为夏半年。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时 B.8时 C.18时 D.20时

解析:此题中的图2构图简单,却极为抽象,增大了解题的难度。要顺利的解决问题,首先应根据试题信息和试题要求做图像转换。要更好的理解转换过程,该题可以做两次转换。首先依据原图图像信息和试题要求,将图2转换为图2-a,在图2-a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转换为最常见的侧视图图2-b,这时再按照平时的所学来分析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第⑴题,根据图2-b,很容易知道M点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其最低纬度为66.5。N。答案为B。

第⑵题,根据题中信息,北极地区为极昼,图2-b中,M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北半球的夏季,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地方时为24是或0时),a纬线QR的中间点与M点在同一经线上,时刻相同,所以其地方时也为0时,Q、R两点相距60个经度,可推知R点为2时,又R点为30°E,据此算出北京时间为8时。答案为B。

猜你喜欢
雪线纬线东营市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光耐磨编织袋
雪线上的金刚
——致敬其美多吉
雪线上的金刚
《艺术:北纬30度》神奇纬线 串起文明起源
复合管注塑机自动检测装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