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之辨

2012-03-22 11:18赵晓芳
新闻爱好者 2012年4期
关键词:图像语言文化

赵晓芳

互联网时代,图像或影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视、广告、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媒介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对传统语言文化带来了深层冲击和全方位挑战,并催生了一种新型文化——视觉文化。美国文化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什么是视觉文化》一文中曾指出:“视觉文化研究的是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如何强调视觉表现经验,而并非短视地强调视觉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觉。”[1]5也就是说,强调视觉文化并不是要完全脱离语言、彻底消灭语言。不过,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视觉文化的过度膨胀使“图像”开始超越“语言”,浅阅读、快餐文化现象日益突出。那么,究竟什么是视觉文化,视觉文化和语言文化有什么关系,视觉文化能否取代语言文化,将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对于视觉文化的概念,目前说法颇多,没有定论。米尔佐夫认为“视觉文化是仍处于创建期的构想,而不是一个已经存在着的界定清晰的领域”,它更多的是陈述问题的一种方式、一种“策略”、一个“战术”。[1]11本文所指的视觉文化是相较于通过理性运思的语言文化而言的通过直观感知的图像文化形态,它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图(影)像為重要表意符号,以视觉性为本质内核,包括影视、广告、录像、动漫、游戏等动态视觉样式。

视觉文化和语言文化作为不同的概念范畴和话语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美对象的差异。“语言文化”的审美对象是字、词、句等抽象的概念文本,这些文字的有序排列必须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转化成形象的内容才能被读者所理解。相比之下,“视觉文化”具备更多的新媒体特征,它的审美对象是图像、影像、声音等感受性文本,它们无须经过大脑转化就可以直接体验。在《话语,造型》一书中,利奥塔指出:“话语意味着文本性对感知的控制,概念性表征对前反映表达的控制,理性的逻辑一致性对理智的‘他者的控制。它是逻辑、概念、形式、理论思辨作用和符号的领域……相比之下,喻形性(喻形是视觉图像的基本元素。引者注)是把不透明性(晦涩难解)注入话语领域。它反对语言学意义的妄自尊大,把不可同化的异质性引入被公认的同质话语……”[2]从利奥塔的表述中,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语言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如果说语言是理性的、抽象的、整体统一的,那么图像就是感性的、形象的、个体差异的;如果说语言需要逻辑思辨才能理解,那么图像只要直接体验即可感受。因此,相对于抽象枯燥的文字,图像更具亲和力与可读性。

第二,传播媒介的差异。在语言文化中,“语言文字”作为传播媒介,表现方式相对单一。以小说为例,作家通过语言营造一个审美的世界,读者则借助头脑的想象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将语言转化成形象的内容,从而领会文本内涵。这是一种抽象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读者的生活阅历和教育程度对小说文本的理解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在视觉文化中,图像作为传播媒介,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涵盖了影像、画面、事件等一切传统阅读的东西。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视觉文化的传播载体越来越多样化,表现力也进一步加强。博客、电子小说、播客、微博……如今的阅读已不仅仅是读书,更是读图。相对于语言文化的阅读,视觉文化的观看是一种直观地把握世界的方式。比如,电影就是借助声、像、画等新媒体元素将体验者带入一个更加形象逼真的世界。

第三,审美方式的差异。在传统的阅读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有距离的观照和欣赏,也就是传统美学所说的“静观”。审美主体必须不断思考、领会并达到主客体的交融,才能参透作品的意境,而审美主体一旦与审美对象发生情感共鸣,就会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审美效果。而视觉文化则相反,图像既是媒介又是最终目的,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消失了,主体直接进入对象并成为对象的一部分。在强大的影像流面前,人们根本来不及细细体味、沉思就被裹挟其中,仅仅陶醉于视觉盛宴带来的心灵震撼与感官刺激,恰如我们在观影时的身临其境、一嘘三叹。这也正是视觉冲击所带来的浅阅读现象风靡一时的原因之一。

两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视觉文化目前之所以风生水起、风头正健,正在于它的文化亲和力和文化民主性。首先,与语言文化相比,视觉文化是一种更具艺术活力的文化。视觉文化非常强调视、听等感官欲望的开发与满足,因而它拉近了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能欲望之间的距离,表现出对人的原欲的尊重与认同。与语言文化因理性而导致的压抑、专制相比,视觉文化保持了艺术的鲜活与灵动,从而更具文化亲和力。其次,视觉文化是一种更具开放性、民主性的文化。语言文化是精英知识分子的特权文化,对于那些目不识丁的人来说,语言文化即使再美也如海市蜃楼,遥不可及。视觉文化没有任何文化区隔,只要能看、能听就能体验它。它的通俗易懂,使得普通民众都能参与这一文化形式并享受它所带来的视听震撼效果。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视觉文化受到热捧,语言文化则遭受冷遇,越来越边缘化、圈子化。那么,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是互相排斥、对立的吗?文化的“视觉转向”是否只强调图像而排斥语言因素呢?

笔者认为,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的关系并非相生相克,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借力的。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各具特色,图像以其具体性和直观性见长,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著称,它们各具所长,具备互为借鉴的基础。理想的图文关系应该是图文并茂、珠联璧合,在言尽之处“立象以尽意”,弥补语言的有限性;在象穷之际立言以深思,拓展图像的表意空间。也就是说,加入视觉元素,可以弥补语言文化的沉闷、压抑,使其更加活泼,更具可读性;融入语言思维,可以弥补视觉文化的简单、浅表,使其更加深厚,更具人文性。从实践的层面来看,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的相互借鉴、互为借力已不是理论的假设,而已成为既定事实并显峥嵘之势。比如:图文书占据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阅读的新宠;文学名著被改编成影视剧热播并借此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覆盖面;小说中的“电影化想象”、“动漫化叙事”现象越来越多;影视文学、摄影文学、动漫文学、网络文学、手机短信文学等新的文学样式不断浮现……

另外,视觉文化要发展壮大不仅不能抛弃语言文化,相反还必须以语言文化为根基,否则就会流于浅表化、快餐化。实际上,“看”作为视觉文化的核心,不是一个机械地接受刺激的被动过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的“视觉思维”概念对我们理解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证明:视觉并非纯感性的经验形式,也有选择、抽象、概括的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活动。他提出了“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3]5,56的重要思想。因此,武断地将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对立起来并彻底划清界限是不可取的。

不过,在消费社会和商业经济的语境下,视觉文化的极度膨胀使图像挤压乃至抛弃了语言,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文化偏向,从而造成了出版、银屏等文化传播行业不同程度的视觉污染。比如:胡乱拼图、盲目插图的劣质图文书的出现,过分强调视觉冲击力和“眼球经济”,抛弃语言深度模式的奇观电影(视觉大片)以及“趋影视体”创作的出现。与此同时,纯文学的审美意义开始削弱:作家的创作自由受到资本逻辑、市场逻辑和消费价值的严重制约,文本的超越价值和批判价值日渐稀薄。比如:世纪之交出现的“色情写作”、“小资写作”、“美女文学”等因过分强调感官体验或消费逻辑,而缺乏深度追求和精神超越,呈现出浅薄、媚俗的一面。上述种种,都是与真正的视觉文化精神背道而驰的。

必须强调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策略,视觉文化一方面是对过分强调语言的理性思维、忽视图像的感性思维的反拨,另一方面又是在语言与图像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发扬图像文化的优势而弥补语言文化的不足。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中,视觉文化还需进一步地规范、提升,并与语言文化达成互相调适、互为借鉴的友好关系,才能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审美空间和格局。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3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89.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图像语言文化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有趣的图像诗
语言是刀
谁远谁近?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