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信任、团队效果的影响

2012-03-29 02:34纠延红
军事体育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教练员竞技信任

焉 石 纠延红 杨 俊

(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部,哈尔滨150001)

由于社会结构的特殊性,我们每人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他人一起生活在某个组织里,并且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且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会围绕着自己的角色所展开。在竞技体育界里,运动员们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努力拼搏着,而教练员们也为了更好地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与运动员之间存在互动。House和Dressler的研究表明,优秀的领导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于下属应该想尽办法促进其自愿地、积极主动做事的动机,并且对上级的领导始终保持坚信不移、绝对服从[1]。Chelladurai研究表明尤其在竞技体育社会里,教练员为了使运动员更好地发挥个人能力,以及实现团队预期制定的目标,教练员的领导行为至关重要[2]。一直以来,在一个组织或者团队形成的时候,都必然会涌现出一些领导人物,而这个团队的最终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该领导人。在体育界运动员的成功与否,与教练员的领导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是前提条件要求两者之间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之上,反之,即使再优秀的教练员也无法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两者之间关系一旦确立,即使不管多恶劣的训练条件与环境,都不会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构成威胁。说明如果运动员对教练员产生信任,就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对教练员的指导思想坚信不移,对待训练也会一丝不苟、全心全意,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竞技水平。Chelladerai和Carron研究表明,如果教练员的执教类型正好与运动员所喜好的类型相符合的话,运动员竞技水平也会得到不断提升[3]。说明信任是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不可缺失的关键纽带,同时也证明了教练员的领导行为与运动员信任有着密切关系。团队效果指团队预期设定的目标的完成情况。本研究里团队效果主要指摔跤运动员对自己预期制定的目标的完成情况的认知,分别由团队满意、团队投入、团队成果认知3个维度所构成。由于团队效果是构成团队成果的重要要素之一,所以为了更好地扩大团队成果,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必须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相互协作、克服各种困难以及矛盾,最终取得优异成果。由此说明运动员的成绩好坏与教练员的领导存在着密切关联[4]。笔者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发现,现今在我国有关教练员与运动员间的信任方面研究,仅限于少勇等 (2008)[5]只针对球类等集体项目展开小范围研究,对于需要与对手身体不断接触,而且只有在训练中通过与教练员的不断沟通、相互信任,才能提高竞技水平的摔跤等对抗性个人项目相关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有关文献,针对我国摔跤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对运动员信任,以及团队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揭示信任在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为日后我国的摔跤事业长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取样法分别以黑龙江省、市体校、体育学院以及专业队摔跤运动员为例,对其进行随机抽样,发放问卷200份,剔除无效问卷16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92%。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1.2.2 研究工具

教练员领导行为量表采用马红宇 (2004)[6]修订的 《运动领导关系量表 (LSS)》。该表共5个维度分别为:训练指导、民主行为、专制行为、社会支持、积极反馈等共25个条目。要求运动员回答自己对教练员所表现的某种行为方式的频率,从没有、很少、偶尔、经常、总是。较高分值说明该类教练员领导行为倾向性更强。该量表在我国领导行为方面研究中被广泛使用,信效度得到充分检验。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a系数为0.69~0.90之间。

运动员信任量表采用赵健尚 (2003)[7]研究中使用的问卷,该表共5个维度分别为:诚实性、能力、一贯性、利人性、开放性等共15个条目。要求运动员回答对教练员的各方面行为的信任程度,回答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依次为完全不一致、不一致、一致、大体一致、完全一致。较高分值说明运动员更信任教练员该方面行为。由于该问卷修订于韩国,所以本文先后经过2名心理学教授以及专业翻译机构进行多次直译和回译。本研究中的Cronbach'sa系数为0.79~0.86之间。

团队效果量表采用金今玉 (2004)[8]研究中使用的问卷,该表共3个维度分别为:团队满意、团队投入、团队成果认知等共17个条目。要求运动员回答对自己所处团队的认可情况,回答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依次为完全不一致、不一致、一致、大体一致、完全一致。较高分值说明运动员对所处团队更为认可。同样,由于该问卷修订于韩国,所以本文先后经过2名心理学教授以及专业翻译机构进行多次直译和回译。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2~0.89之间。

1.2.3 数据处理

数据统计工作在SPSS 15.0统计软件上实现。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特征的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认知比较

结果表明,运动员信任的平均值大小顺序可以划分为:中学、大学、中专、专业队。首先不同归属的运动员对教练员的领导行为信任变量下的诚实性、能力、一贯性、利人性维度都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事后检验表明,诚实性维度下中学与中专、专业队存在差异,而且大于后两者,同时大学与中专存在差异,并且大于中专。能力维度下中学与中专存在差异,中学大于中专。一贯性维度表明大学与中专存在差异,并且大学高于中专。利人性维度表明中学与中专存在差异,中学大于中专。开放性维度表明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说明,从事摔跤运动时间不久的中学生运动员,在对教练员的领导行为的信任上,比起相对从事时间久的中专、大学以及专业队运动员突出,说明由于中学生运动员刚刚接触摔跤运动,在技术以及专业知识方面还非常欠缺,同时由于处于初学者阶段对该项目充满好奇心,相对较容易对教练员产生依赖感,最终产生信任的原因。其次,不同项目类型的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信任下的诚实性、能力、利人性、开放性4个维度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一贯性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平均值上从事古典式运动员明显高于自由式运动员,比起自由式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教练员可能会更多关注古典式运动员,由于规则复杂所以要对其细心讲解,并且在充分掌握规则同时如何合理运用技术动作以及方法,之所以才会产生本研究结果。在不同获奖经历的运动员对教练员的信任下的4个维度,结果表明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在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对教练员的信任下,只有一贯性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检验结果为从事运动3~6年和6年以上大于3年以下运动员,一贯性是指在平时教练员公平、公正对待每个运动员,并且保持一贯统一标准。从结果可以看出,从事运动时间较长的运动员明显高于较短的运动员,因为只有通过与教练员长时间的接触,才可以充分了解教练员的为人,并且掌握该教练员的一贯行为与作风,从而适应该教练员的领导。

表1 不同特征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认知差异

2.2 不同特征的运动员对团队效果的认知差异

结果表明,不同归属的运动员在团队效果变量下的团队满意、团队投入2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团队效果认知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事后检验表明中学大于专业队运动员。此研究结果与金今玉 (2004)[9]研究结果一致,随着年龄的不同,对团队成果的认知自然也会随之不同。其次,不同项目类型、不同获奖经历以及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在对团队效果认知的比较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3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团队效果的影响

通过回归方程方法得出结果得知,只有训练指导维度与团队效果呈正向关系,解释率分别为团队满意41.4%、团队成果认知39.8%、团队投入38.8%.本研究结果与朴中勋 (2001)[10],郑英林(2004)[11]的研究部分一致,同时与权五民(2006)[12]的相关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跆拳道和摔跤都属于个人对抗性项目,虽然不像球类项目那么强调团队协作性,但是在平时的训练与生活中也是处于一个团队组织之中,并且该组织对运动员的影响颇深,而团队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教练员的领导,只有在指导训练中成功发挥教练员领导才能,才能使运动员对所处团队充满信心,并且积极主动进入团队发挥个人作用,最终通过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表2 不同特征运动员对团队效果认知差异

表3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团队效果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

2.4 运动员信任对团队效果的影响

通过回归方程方法结果得知,除了能力维度以外,运动员信任与团队效果部分呈正向关系,解释率分别为团队成果认知 56.6%、团队满意55.5%、团队投入51.5%。首先诚实性与团队满意、团队投入呈正向关系,说明只有当运动员感觉到,教练员所做的一切都是真心为了帮助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以及处处为运动员所着想的时候,运动员才会对自己所处的团队产生好感,并且积极进入团队,认真贯彻执行教练员的布置,最终实现竞技水平的提升。一贯性与团队成果认知呈正向关系,说明运动员们都希望教练员可以公平公正对待每个人,而不去因为成绩来进行区分对待,并且在训练指导中并不是一味地采用硬性灌输的方式,而是多听取运动员的建议,与之共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让运动员认识到团队重要性。利人性与团队满意、团队投入呈正向关系,该结果与权英哲 (2007)[13]的研究结果一致,在一个团队里,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以及相互信任尤为重要,因为这样才会使成员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从而对团队产生向往,奋不顾身地投入到团队之中。最后开放性与团队满意、团队投入、团队成果认知都呈正向关系,在一个体育团队中,运动员是主要构成人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建,而对负责带领团队实现目标的教练员的信任尤为重要,对于运动员开发自身潜力以及对团队效果的认识都非常关键,这就需要教练员充分发挥令运动员信服的领导才能,使其对团队产生信赖,在不用教练员督促的情况下,自觉地投入训练,并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最终达 到最佳竞技水平。

表4 运动员信任对团队效果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

3 结论

3.1 不同特征的运动员在信任与团队效果认知上存在部分差异。

3.2 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信任、团队效果呈正向关系。

3.3 运动员信任在教练员领导行为与团队效果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1]House,R.J.-Dressler,G.The path-goal theory of leadership:Some posthoc and prior tests,in:Hunt,J.-Larson,L.(eds.),Contingency approaches to leadership,Carbondale,S.29.1974

[2]Chelladurai,P.Leadership.In R.N.Singer,M.Murphy,&L.K.Tennant(Eds.)Handbook on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New York:McMillian.647-671.1993

[3]Chelladurai,P.,&Carron,A.V.(1978).” Leadership”,Canadian Association of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Otawa,Sociology of Sports Monographs.1978

[4]Pratt,Z.L.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xternal environment,mission and strategy,leadership,organizational culture,and performance.Dissertation,Ph.D.,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AAT 3158993 2004

[5]于少勇,赵伟.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员对教练员信任的测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5)

[6]马红宇.我国高水平手球队群体凝聚力的研究 [R].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出战报告,2004:12~30

[7]赵健尚.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对运动员信任以及指导效果性的影响 [D].韩国体育大学,2003

[8]金今玉.手术室看护组织特性,看护文化与团队效果性的关系[D].韩国汉阳大学,2004

[9]焉石.大学生运动员状态低迷及克服方法研究 [J].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体育科学大学论文集,2009

[10]朴中勋.领导行为与followsship间的合理性对组织有效性的影响 [J].人事管理研究,2001,24(2)

[11]郑英林.教练员领导行为与团队文化以及团队投入间的关系[J].韩国社会体育学会,2004,43(6)

[12]权五民.以团队文化为中介跆拳道组织的变革性领导行为对团队效果性的影响 [J].韩国体育研究,2006,17(6)

[13]权英哲.关于团队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关系效果性相关研究[J].韩国贸易学会,2007,32(2)

猜你喜欢
教练员竞技信任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花与竞技少女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信任
同台竞技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