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育苗与蔬菜产业发展途径探讨

2012-04-01 04:33杜正东
长江蔬菜 2012年6期
关键词:集约化样板食用菌

杜正东

(广西省融水康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柳州,545300)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北部,是国家级山区贫困县之一。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无霜期322 d,年平均日照时数1 379.7 h,年平均降雨量2 009.7 mm,森林覆盖率达75.3%,可谓气候温暖温润、降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十分有利蔬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合成积累,是一个自然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适合发展特色蔬菜、高山蔬菜、绿色食品蔬菜产业的天然理想之地。广西省融水康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根据该县盛产食用菌的特点,利用食用菌棒废料发酵制成蔬菜育苗基质,进行集约化育苗,由公司与合作社签订育苗收购合同,再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育苗和产品收购协议,公司派出技术人员对种植大田蔬菜进行分片包干,全程免费跟踪服务和指导,对采用集约化育苗的农户订立产品保底价联动上浮销售协议,全部收购集约化育苗生产产品,实行从定种育苗、大田生产、产品收购一条龙全程服务经营模式,组织规模化育苗,大面积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

1 创新产业化运营的组织形式,确保蔬菜全产业链形成

以融水康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以振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蔬菜生产,由公司向合作社提供集约化育苗种苗、肥料、技术、销售全程服务,再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供苗、销售协议,公司建有核心示范样板基地,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组成形式,走上了一条以公司为主导,合作社为桥梁纽带,基地为基础,农户为主体的产业链齐全、利益链紧密、纵向一体化程度较高的高效、生态蔬菜产业发展道路,2009年仅有10多个农户参与这种形式种植蔬菜,2010年发展到4 000多户,是原来的400多倍。

2 依靠科技进步开展食用菌棒废料发酵研制育苗基质,实现育苗基质“本土化”

融水县素有“香菇”之乡美称,每年食用菌种植750万m2,年产食用菌2 000多t,到处丢弃食用菌废棒,公司依托广西大学提供的育苗基质配方,在柳州市科技局立项与柳州市蔬菜管理站紧密合作,研制食用菌废棒制作蔬菜育苗基质,经过2 a的试验研究,这项技术已基本成熟,通过专家实地验收,正由课题组向省、市申报科技成果。食用菌废棒研制蔬菜育苗基质获得成功,为公司开展规模化集约化育苗提供了充足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育苗效益。同时减轻食用菌棒产生的有害气体、有毒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延长了食用菌和蔬菜生产两大产业链,取得经济、社会、生态三赢效果。

3 开展集约化育苗,促进蔬菜生产步入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集约化育苗是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集约化育苗可以减少农户常规育苗繁琐的育苗用工,避免恶劣气候出现死苗、缺苗现象;能够省工、省苗、省种,形成快速、优质、高效,成批量而又稳定成苗的育苗方式,蔬菜集约化育苗是引领蔬菜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司从2009年10个大棚,育苗70万株,种植大田13.3 hm2,发展到2010年建成占地6.67 hm2的育苗大棚200个,年育苗7 000万株,种植大田1 333 hm2,分别是2009年的20倍、100倍、100倍;2012年已有7 000农户签订预约育苗1.2亿株,可栽大田2 000 hm2。当地育苗产业发展速度迅猛,主要得益于利用集约化育苗,减少了农户常规育苗繁琐的劳动,避免了市场疲软给农户造成的亏损,使农民真正感受到种植蔬菜带来的甜头与效益。

4 建立小基地带动大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示范作用

建立示范样板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企业发展道路上一个重要的举措。公司以育苗中心基地为核心,建起了13.3 hm2核心示范基地,并在其他乡镇建立了66.7 hm2连片示范样板区,带动全县2 000 hm2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形成了百亩核心样板区,千亩示范片,即“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推广局面。在样板区实行“定地点、定人员、定面积、定措施、定奖惩”的五定责任管理,分片包干,样板人员措施、目标明确,科技人员进行入户指导,并在样板区大力举办科技培训,使农户看有现场,做有人教、干有目标,提高农户科技意识,产业化意识,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对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有效促进蔬菜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对基地建设实行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的严格管理,使之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技员、科技示范户和普通农户的科技培训基地。依靠基地样板辐射、带动、推动蔬菜生产向产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促进蔬菜产业升级。目前全县8 000 hm2蔬菜基地与公司签订订单育苗、销售的有2 000 hm2,全部实现无公害认证,良种覆盖率达100%,其中辣椒、茄子、大蒜、大白菜等多个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完成了3个乡镇7 000多个农户蔬菜产地编码,实现产品质量安全的全面监控。

5 推行蔬菜产品最低保护价联动上浮机制,调动广大农户种菜积极性

蔬菜产业是一个时间短、见效快、高效益、高风险的产业。农民最关心的是市场疲软时带来的亏损。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从广西蔗糖产业价格联动机制中得到启发,广西现行的甘蔗价格联动机制萌芽于1993年,成熟于2001年,并于2002年在广西和全国蔗糖业全面推广。该机制生命力非常强,其核心就是 “订单农业+价格联动”。我们于2009年也开始尝试蔬菜价格保底联动模式。由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供应集约化育苗种苗及产品收购合同,合作社再与农户签订育苗协议及产品收购协议。对采用集约化育苗的农户,实行最低保护价联动上浮,最低保护价以种植某一品种成本价来确定,当市场价高于保底价时按照公司与农户3∶7比例分成,低于保底价时按照保底价收购,确保农民种植蔬菜在不亏本的前提下获市场高额回报,体现了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企业信誉大增,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种菜积极性,使公司蔬菜种植快速发展。蔬菜价格联动机制助推集约化育苗和产业发展升级,使全县蔬菜产业步入全程服务、良性循环、高效高速发展的轨道。

猜你喜欢
集约化样板食用菌
秋季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打造辣椒种植“样板田”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基于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措施探析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人大样板”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