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储才思想浅探
——以张之洞督鄂期间为主

2012-04-02 09:03范文明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吏治人才观张氏

范文明

(湖北经济学院 社会科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张之洞一生经历过学正、巡抚、总督等官宦生涯,其间,他在湖北任上之作为,使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声名显赫的官僚之一。人们提起湖北,说到武汉,甚至谈到近代湖北对洋务运动的发展,乃至辛亥革命爆发的推动作用,张之洞都是一个难以绕过的重点人物。张氏一生政绩主要集中于办洋务和兴教育,研究近代洋务运动和教育都要提到他,因此,对其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不过,关于张氏在储才观方面的探讨,成果却很少[*]目前关于张之洞人才观研究较为著名的是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闭雄壮的《张之洞人才思想研究》(指导教师:朱从兵)。作者从张之洞人才思想的基本内容、实践分析、渊源和特点等几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了张之洞人才观的优点和缺陷。其他如:李风的《张之洞人才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转变》载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5月号,也简要分析了张之洞人才观的基本标准和内容。;关于张氏在湖北任职期间的此类观点,则至今仍无专门阐述。拙文试图从张氏督鄂的多封奏折出发,对其人生辉煌时期的储才观点做初步缕析。

人才是国富民强、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历代仁人贤士对人才的重要性都有精辟的论述,唐代文学家韩愈指出:“欲求士之贤愚,在于精览博采而已。”[1]130朱元璋曾对礼部大臣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材而后成。”因此,“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孝贤”[2]742。近代军事家左宗棠则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明确指出,“窃维治乱安危,虽关气数,而拨乱反治,扶危就安,则必人事有以致之”,“将营广厦,预购众材”[3]25。虽然这些人的储才观点更多依附于个人阅历、国家命运和社会背景的支撑,但有一点却不容质疑,就是储才对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张之洞作为身膺疆寄的治世能臣,其储才观点体现在他历次关于人才的奏折之中,其督鄂期间的储才观是其典型之一。

一、张之洞的军事人才观

1895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是难忘的一年,《马关条约》签订,辽东、台湾沦于敌手。国人震动,四海皆惊。慌怵之余,贤良之士开始思考国家的命运问题。处于人生事业巅峰时期的张之洞,同样也“惶悚痛愤,寝食难安”,担忧“从此中国不能自立”,并扼腕痛心于条约之危害,其慨叹曰:“其割地、驻兵之害,如猛虎在门,动思吞噬;赔款之害,如人受重伤,气血大损;通商之害,如鸩酒止渴,毒在脏腑。”[4]989于是,在两个多月后,未脱清流派批政议政遗风的张之洞就上奏《吁请修备储才折》,提出扭转危局的建议,其中,如何挖掘和培养军事人才乃其首选。

第一,修练陆军。张氏批评当时的清军“心既不齐,械亦不足,技亦不习”;将领以克扣、应酬为能事,至于“忠义奋发、训练精强”[4]991之士则更是罕有。其纠正之法有三:(1)“募洋将管带操练。”雇佣洋将,不但可以避免中国将领克扣军饷之弊,还能仿学国外先进的带兵方法,同时也会让中国将领员弁“习见习闻”、“触类引申”[4]991,尽快脱离依赖外人的局面。(2)“遣员出洋学习。”张之洞一直认为出洋学习是人才进步的重要阶梯,曾言“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入外国学堂五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5]。因此,在军事人才的培养方面,张氏要求那些“年力精壮、明敏有志者”[4]991,不论官阶大小,都要出国学习武备、营垒、炮台等,学成回国后,视其“阶资才艺”,分别委以各种官职。(3)各省设立陆军学堂,延聘西人为师。张氏提出要选择强壮朴实少年子弟入学,学成后发给各营,量才引用。另外,张氏认为,以上三条建议,用洋将管带教练为“最速”,以出洋学习功夫为最实,益处为最广。并预计未来成效:数年之后,中国会有精兵十万,“不特永无内患,必可不忧外侮”。[4]992表明张氏对其建议的自信。

第二,修练海军。洋务运动中,清政府曾兴办过北洋、南洋、福建等水师。其后,中法之战,福建水师一败涂地;甲午一役,北洋水师葬身海底。因此,如何兴建海军,成为张之洞军事储才的重要观点之一。张氏称,海军是御敌之大端,是第一“要务”,其构成、装备、经费等适宜与否,是当前发达国家水师胜败的关键,比较之余,中国海军储才的构想应为:(1)海军雇佣洋将。因为“中国未经战阵之学生、粗疏不谙之武弁,断不能用,且非用洋将则积弊必不能除、操练必不能精、考核拔擢必不能公”[4]993。所以,不仅要启用洋将,而且要让洋将在各船弁勇中选拔出色可信者,到各船当官带,并请英国人琅威理带精熟水师数人来华,统筹全局并订购船只。此种观点,虽然有些崇拜洋人之嫌,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此法也不失为一种“饥不择食,病不择医”的无奈之举。(2)派人出国学习。要迅速在船上弁勇中,挑选精壮员弁及有志者赴英国学习。对于政府如何购买船只、设立船坞、设于何地等,他也进行了比较周详的探讨,声称即使是“艰难负累”,也要修建船坞。

第三,分设枪炮厂。张之洞认为,甲午战败,固然与中国将士操练不勤,器械不精有关,但是外洋枪炮的先进性也不容忽视。他列举了快枪、快炮等外洋新式武器的名字、性能,分析了中国旧式枪炮之落后、缺点,批评了临时购买洋枪洋炮之弊端所在,认为中国必须自己设厂制造枪炮子弹,各省要冲之地都要设局,先设于内地,而后接济沿海,“若设于海口,既嫌浅陋,且海道梗阻,转运亦难”[4]995。他还以鄂、川、粤、闽、津、鲁等地方为例,说明其设局制造的优势和劣势。张氏最后分析了比利时、奥地利、德国等生产枪炮的各自特长,提出了中国枪炮制造业的具体要求,规划了枪炮制造的总体思路。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在国家危难时“无束手之虞,靡费之患”[4]996。

二、张之洞的专业人才观

随着西方的入侵,近代国人在好奇欧美坚船利炮的同时,对其科学专业知识的渴求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之后,这种愿望更加浓烈。所以,在张之洞的储才观中,专业人才之选拔亦是重点之一。《马关条约》刚刚签订,张之洞就上奏《吁请修备储才折》,声称“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不蓄而求,岂可幸致?惟敌国愈强,则人才愈不易言。泰西诸大国之用人,皆取之专门学校,故无所用非所习之弊。……应请各省悉设学堂,自各国语言文字以及种种制造、商务、水师、陆军、开矿、修路、律例各项专门名家之学,博延外洋名师教习,三年小成,乃择其才识较胜者,遣令出洋肄业”[4]996。并说明出国的地点、时间的长短等。并要求“出洋者须择其理路较为明白、志气尚不鄙琐者,学成方为有益”[4]997。这实际体现了张之洞对出洋学生的指导思想。

事实上,正是由于《马关条约》所带来的切身痛楚,清朝最高统治阶级似乎也有所警醒,似乎也意识到“万马齐喑”的危殆局面。就在张之洞上奏《吁请修备储才折》的的第二天,即1895年农历闰五月二十八日,光绪皇帝再发谕旨:“自来求治之道,必当因时制宜,况当国事艰难,尤宜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弭隐患。朕宵旰忧勤,惩前毖后,唯以蠲除痼习、力行实证为先,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详加披览,采择施行,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产、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抵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原,皆应及时举办。”[4]1081响应如此号召,张之洞于1896年1月上奏《创设储才学堂折》,提出要在南京设立储才学堂,张氏认为:“窃惟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方今时局孔亟,事事需材,若不广为培养,材自何来。”[4]1081张氏把国家、人才、学校三者联系起来,极力主张羸弱如卵的清王朝急速储备人才,以挽危局。张氏的储才建议如下:第一,办好“交涉”,即考求外洋“政要”,他把“交涉”分为律例、赋税、舆图、翻书,即专门研究外国新出版的书籍,考察外国政治制度,以备政府参考;第二,办好“农政”,包括种植、水利、畜牧、农器等四类;第三,办好“工艺”,包括化学、汽机、矿务、工程等四类;第四,办好“商务”,分为“各国好尚”、中国土货、钱币轻重、各国“货物衰旺”。张氏认为这四门是“有益国计民生之大端,此乃修我内政,不得以喜新好异、学步外人为比”[4]1082。张氏还进一步认为,法律、农政之教习,应该聘请法、德两国人来担任;工艺、商务之教习,应该求诸英国。对于所招致之中国学生的标准,则是中西文皆通。为此,张之洞要求金陵同文馆扩大招生,为将来中西文皆通的生源做准备。此外,张之洞还对各门功课的教习来源、招生数量、经费来源、学生食宿、教学设施、学业规划、师资概况、学生毕业后安置情况等做了简要设想,充分显示了他对人才培养的周密考虑。

三、张之洞的吏治人才观

吏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纵观中国历史,任何一个王朝的稳定和发展,都与吏治廉洁与否密切相关。朱元璋曾言,“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2]743,说明贤吏对统治秩序至关重要。到近代,面对“吏道废弛,贤者无一二”[6]135的局面,贤达人士对吏治人才的呼唤更为紧迫。左宗棠提出:“吏治首在得人。”[3]27郭嵩焘惊呼:“天下之治乱在乎用人之当否。所用贤,则纪纲振饬,法度修明,虽乱世亦可以为治;所用非贤,则纪纲倒置,法度废弛,虽平世亦可以致乱。”[7]159薛福成则倡言“人才多出一份,即于时事补救一分”[8]46,发出“夫天下曷尝一日无才哉”[8]47的感慨。作为晚清重臣,张之洞对此自然十分关*。在他督政两湖期间上奏的折子中,有关吏治者最多,总共有10个集体性奏折。被推荐者中,有具体姓名者110人次。另外,他还以个人名义向朝廷专门推荐某人达24人次,如冯子材、蔡锡勇之类的人才,张之洞都专门为这些人分别写一封推荐奏折。这些被推荐者或者“志节清刚,不染习俗”[4]1012, 或者“人品端谨,确实有用”[4]1118,或者能“考求邻政,慎固邦交”[4]317,或者是“识能知时才能干事”[4]1388,或者是“才识宏达,足以收变通趣时之功”[4]1465,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既是一个末代能臣的基本用人标准,实际上也是末代王朝,甚至是中国封建王朝长期以来选拔人才的理念总结。为此,张之洞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这些人才“傥蒙俯允召试,必能罄其所长”[4]1484,昭示出张氏对识才、荐才能力的乐观和自信。

概而言之,张之洞关于吏治人才的观点主要如下:

第一,学识渊博,志趣高远。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需要饱读儒经、志趣纯洁、心甘情愿地为其服务的能臣谋士。所以,张氏之人才观,也首推此点。如他在奏折中夸奖内阁学士陈宝琛“志趣远大,条理精详”[4]1012,新授安徽按察使赵尔巽 “志趣淸超,才长气锐”[4]1013,奏调江南差委广东候补道王秉恩“学识端雅,志趣坚凝”[4]1014,安徽徽宁池太广道袁昶“学优才长,志趣清远”[4]1118,江苏候补同知郑孝胥“学识淸超,志趣坚定”[4]1256,举人胡钧“志趣高远,才品俊拔”[4]1485。既要学识渊博,又要忠君为国,这是统治阶级非常赏识的标准,显示出张之洞对封建人才基本理念的专业和坚定。

第二,专心吏治,勤政爱民。封建时代,统治阶级为笼络百姓,麻醉人民,通常摆出勤政爱民的姿态,以使自己的统治更加牢固。“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9]16,就是最好的写照。因此,爱民勤政、清明吏治成为衡量其统治是否优长的标准之一。张之洞推荐的人才中就有这样的典型。如他评价前陕西布政使李用清“廉洁俭朴,刻苦自励……办事诚笃勤恳”[4]1013,前安徽合肥县孙葆田“居官勤政爱民……官民敬服”[4]1013,新授安徽按察使赵尔巽“于吏治民生,殚心考求,极力整顿,迥异趋时俗吏之所为”[4]1013,在任候补道江宁府知府李廷箫“操守清廉,察吏严明,政事勤练”[4]1119,新授奉天府尹、前湖南辰永沅靖道廷杰“廉公有威,吏事精练”[4]1255,吏部主事劳乃宣“在直隶官州县多年,所至循声卓著”[4]1389。对吏治的讲求和百姓的敬服成为张之洞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他为统治阶级尽力选贤之煞费苦心可见一斑。

第三,胆识超人,善于外交。为官胆识和善于外交也是统治者选任能吏的重要杠杆,超人的胆识与为政之优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中国国门的被迫开放,办理外交勇谋双全,胆识超人,也成为张之洞衡量人才的标准。如张之洞褒扬四川川东道黎庶昌“志量远大,出使东洋两次,最为该国人敬服。该员于西洋各国政治、商务、交涉机宜,均能考求透彻[4]1014,奏调江南差委分省补用道黄遵宪“心思沉细,洋务素能精心考求”[4]1118,“思虑精细,任事勇往……于中外约法、西国政事均能透彻”[4]1317。这些都显示了张之洞对外交人才的*重程度。

第四,刚正不阿,治军有方。刚正不阿、治军有方也是封建时代吏治的重要内容,张之洞也十分推崇这样的人才,他激赏前通政使黄体芳“好善恶恶,一秉至公……其品概风操,中外皆知”[4]1012,湖南按察使俞廉三“治军精密,遇事确有定见,不肯依违”[4]1118,候选内阁中书黄忠浩“向来讲求兵事……军律谨严,操练勤劳,又垦讲求新式军火枪炮……湘中后起堪备军旅之才,实无逾于该员者”[4]1256。

总之,人才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因素之一,应受到人们普遍重视。张之洞在军事、专业、吏治等几方面的储才观上,思维精到,见解独特。虽然其言论或观点只是为清王朝的苟延残喘而服务,但其用人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对今天也不无参考价值。所以,我们不应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和分析张之洞在储才方面的观点,以此贡献于今天的改革开放事业。

[参考文献]

[1]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M]//韩愈.韩愈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 朱元璋.大明太祖高皇帝宝训[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5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

[3] 刘泱泱.左宗棠全集奏稿:卷七[M].长沙:岳麓书社,1996.

[4] 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 张之洞全集:第二册[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5] 张文襄.张文襄公全集·劝学篇:卷202[M].

[6] 杨坚,点校. 郭嵩焘日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7] 杨坚. 郭嵩焘奏稿[M].长沙:岳麓书社.1983.

[8] 自祝彦.薛福成的人才观[J].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

[9] 金良年.论语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吏治人才观张氏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孙中山的吏治思想与实践
我国企业人才观研究
——基于两期中国优秀雇主品牌企业的分析
秦汉魏晋时期的吏治与官德
龚自珍的人才观
况钟为官之道刍议
《语书》对于当今吏治的借鉴意义
“妻管严”沈括
绸缎庄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