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思维培养动画角色设计人才

2012-04-07 17:10居瑶
关键词:动画思维设计

居瑶

用创新思维培养动画角色设计人才

居瑶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精神与灵魂,是动画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动画角色设计人才的培养,除了需要掌握造型的基础技法外,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不断发展的动画产业与市场需求中更是刻不容缓。

角色设计;想象;联想;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收敛思维

动画角色是一部动画片的精神和灵魂,它是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动画产业制作衍生产品取得利益的关键。中国动画自从“中国动画学派”辉煌期过后,现如今能够与之相提并论并深入人心的动画角色凤毛麟角,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但从根本上看,则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不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所造成的。在动画教学中开展创新的教学思路,从角色设计基础技法出发,采用创新性思维模式去培养动画角色设计人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动画产业与市场需求已是刻不容缓。

一 动画角色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集文、理、技、艺、美术和影视于一体,既关系到物理、化学、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又关系到文学、语言、哲学、经济学等人文科学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动画的综合性决定了动画人才知识的复合性,随着动画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动画形式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艺术创造性人才。

现今动画专业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于动画专业的选择常常不是出于兴趣与爱好而是文化成绩的不理想。入学后经过对动画的了解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后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易产生畏难情绪,致使学习的主动性下降或盲目学习。另外,教学过程中知识体系相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讲解,注重手绘能力和绘画技巧的传授,而相对于文化艺术审美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造成了学生设计作品模仿太多,原创力不够、艺术性不强、缺乏思想深度等问题。随着动画市场的不断发展与人才的需求,动画教学中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二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创作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动画角色设计课程中是相当重要的,其教学方法也是多样的。

1.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可以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并能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

2.创设情境,诱发创作欲望。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在教学中优化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学习与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教师要以“朋友”身份真挚、坦率地与学生相处、交流,给学生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式教学情境。

3.游戏教学法。

在教学中导入游戏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缓解一些学生的畏难情绪,使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与思考。

4.积极参与,培养创新思维。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要让课堂活跃起来。”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多边互助、多向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探求独特的见解和答案。

5.设置疑问,唤起思维。

学生在观察、发现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有新鲜的感受、独到的见解就是创新的萌芽,尽管有些见解是错误的,但也应给予珍惜与爱护,通过正确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思考,并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思考的方法,主动的获得知识。

6.教学竞赛,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点、任务融合在竞赛题目中,让学生们分组进行比赛,其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带学,以竞赛为平台,并加强引导与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三 培养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创作能力

动画是一种极具幻想的艺术形式,在假定的虚拟世界中以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演绎着人们的内心思想和外在活动,这就要求动画创作者们不仅要把丰富的想象力贯穿于从编剧、造型、场景设计到台本设计、原画设计、音效、配音等各个工作环节中,还要充当影视剧中的演员。动画角色设计师要运用自己的思想和双手去完成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各种卡通形象与表演。

1.培养想象力与联想力。

想象力是艺术人才创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想象力也是评价艺术工作者素质及能力的要素之一。它是寻求、发现、评价、组合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更近一步说,就是如何以有关的、可信的、品调高的方式在以前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

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具有接近、相似或相对的特点,进行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一种思考方式。它通过对两种以上事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与可比性,去扩展人脑中固有的思维,使其由旧见新,由已知推未知,从而获得更多的设想、预见和推测。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说:“联想和想象当然与印象或记忆有关,没有印象和记忆,联想或想象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很明显,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印象或记忆的如实复现。”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是创意的保证,是动画人所必备的要素。在动画创作中,创意几乎是决定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创作者的想象力与联想力是创意的基础。想象力与联想力除了天赋之外,后天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动画专业的学生需要进行专门的创造想象训练与联想思维训练。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可以运用绘画的表现形式,在绘制过程中不受现实框架的限制,可以展开无尽的想象与联想空间。训练中对比例与周围环境进行夸张、强调,将角色的性质、能力、数量或局部的功能、性质、数量重组再构。运用接近、类似、对比、因果等不同的联想形式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对其潜在的要素进行重组、将两个或多个形象渗透融合,完成视觉形象的联想、切换与嫁接等。从一系列的训练中探究和尝试创造新的形态,达到设计的目的。例如:在动画角色设计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几何图形,想象不同的人物头部、躯干及表情;将人物的体貌特征、表情动作与动物、植物或实体物进行联想训练寻找其中的相似与对比等等。动画是综合性的艺术,它包括了文学、戏剧、美术、摄影、音乐等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因此动画角色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相关因素,从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材质、色彩、音律等各种表现因素上进行联想,这就需要学生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对其它设计及艺术形式的涉猎,因此也可以说对动画角色设计师的想象与联想训练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训练与考察。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的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发散性思维也是一种多向的、跳跃的、立体和开放式的思维,它不受常规思维形式的局限,能够产生出更多的创造性设想。如果我们把人脑比喻成一棵大树,人的思维、感受、想象等活动促使“树枝”衍生,“树枝”越多,与其他“树枝”接触的机会就越多,从而产生的交叉点也就越多,并继续衍生新的“树枝”,接成新的突触,如此循环往复或重复,便形成了一个网络,每一个交叉点都可以产生变化,形成层出不穷的新想法。

动画角色设计中,只要符合剧本人物的个性特征,在短时间内表达的概念细节越多越好。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应多进行一些自由联想和迅速反应训练,教师可以设置既定情境,以此为中心沿不同方向、角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再发现”“再创造”“再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能从更多途径上来认识动画人物设计,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创新方法的启迪。例如:在如何设计动画角色服装问题上,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从其民族文化的内涵延伸到地区分布的规律、风俗习惯、吉祥图案、习惯用色、工作职业、所受教育及经历、艺术风格、社会潮流与材质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发散,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设计之网。服装设计只是动画角色设计的一个因素,在动画角色设计这棵创意之树上,还有许多其他的创意树枝。如:发型、身材比例、五官组合、表情、道具、常用姿态等等可以与之进行交叉并延伸出新的变化和想法,并以此激发动画专业学生的思维碰撞从而产生更多好的创意作品。

3.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有时在实现动画角色创作中按常规的创作思路设计,设计作品会缺乏创造性,或与别的作品有雷同。当思维陷入死角不能自拔时,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法去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将思维的方向和逻辑顺序完全颠倒过来,反其道而行之,可能反而会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逆向思维的经典动画《怪物史莱克》系列,将经典动画人物小红帽、白雪公主、灰姑娘、美人鱼、三只小猪等许多旧银幕上的美好形象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正是这逆向思维的创作路线,成就了梦工厂今天的动画电影界巨头的地位。

在教学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尝试打破原有的思维逻辑,以逆向思维来进行构想。例如:人体比例上可以打破正常比例;在人物性格与动作上,通过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设计其外形特征、表情动作与身体语言,从而创作出独具创意的动画形象。

4.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也称聚合思维或集束思维,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解决方法的思维过程。学生在发散思维的作用下将问题的解决方法发散到各个层面,运用比较、排除、综合、概括等方法进行综合地分析。因此,综合性是收敛思维的重要特点。收敛式综合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具有创新性的整合,是对原有的知识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重组。

动画角色设计课程中学生的收敛式思维训练,是在以剧本为基础的条件下,从发散性思维训练中的众多想法中寻求一种最佳的设计方案,在发散性思维与收敛式思维这两种一张一弛结合的方式中,创造出既符合剧本要求又别具一格的设计作品。

四 结语

动画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与活力的产业,高校作为动画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在培养动画设计人才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动画角色设计基础课程中,在强调基础知识与绘画技法的同时,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到创作实践中,使学生打破常规观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固有思维模式,展开想象的空间,向多方向、拓展性思维发展,运用创新思维在不断发展的中国动画艺术与产业之路上创造出新的辉煌。

[1]于浩.创造性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7).

[2]李婷.高校动画造型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2011(1).

[3]张露.浅谈动画创作的创造性思维培养[J].时代教育,2011(4).

On Cultivation of Talents of Animation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eative Thinking

Ju Yao

Animated roles are the spirit and soul of an animated cartoon and they are also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an animated cartoon .As for developing the design talents of animation design ,it is urgent for us to develop the creative abilities except the training of the basic skills of animation design in order to keep the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imated cartoon industry and the demands of the market for the animated cartoons.

role design;imagine;association;divergent thinking;backward thinking;convergencethinking

G642

A

1672-6758(2012)03-0020-2

居瑶,硕士,助教,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蚌埠。邮政编码:233030

Class No.:G642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动画思维设计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设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