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水稻集中育秧的现状及发展目标

2012-04-13 02:12吴科学谭明龙王友萍张兴建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什邡大户专业化

□吴科学 谭明龙 王友萍 张兴建

一、基本情况

什邡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幅员面积 864km2,总人口 43万,农业人口 34万,耕地面积32万亩,稻田面积29万亩。水稻播种面积28.7万亩,小麦播种面积8.9万亩,油菜7.5万亩,生产粮食20.3 万 t。

为了推进水稻现代生产模式,从2007年开始我市加大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力度,经过几年来的宣传推广和技术改进提高,2011年全市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5 227亩,亩增收节支120元。主要模式有农户分散育、插秧模式,农机大户集中育、插秧模式和专业合作组织(企业)集中育、插秧模式,后两种模式占35%的比例。2012年全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面积可达5.5万亩。大汉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水稻集中育秧、插秧专业化一条龙服务企业。该公司什邡基地占地面积50亩,集中育秧工厂面积20 000m2,插秧机50台,履带联合收割机10台,欧豹拖拉机带旋耕设备5台,机手80名,最大作业面积50 000亩。2011年在我市完成机械化育、插秧面积1 216亩,受到农户认可。2012年已在我市签定机械化育、栽插合同5 746亩。2011~2012年每育、插秧1亩收费 (含种子款)220元,其中:政府补贴50元,农户实缴170元。公司可连续3年享受每亩50元的政府补贴。经测算,农户分散育秧、栽插秧每亩(含种子款)至少不低于280元,集中育秧、插秧亩节约成本60元,可为农户亩节约110元。

二、运作模式

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关键是集中育秧,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劲推动下,一批以专业化从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农机大户蓬勃发展起来,以专业化从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专业合作组织(企业)进住什邡。在运作模式上,主要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机制,鼓励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组织(企业)与水稻生产大户、水稻生产企业和农户签订服务协议,开展代耕、代育、代插作业;以育秧、插秧为主要服务项目,组织整合耕地、收割和植保等社会化力量。为水稻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和公益性的优质大米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并与粮食部门合作,进行代收、代储,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模式。

三、发展目标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我市水稻现代生产的主要模式,是解决当前水稻生产劳动力严重老化,数量严重不足,劳动力成本高的重要途径,是我市粮食生产的一条必然之路。抓好水稻集中育秧是抓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的重要抓手,是抓好本技术推广的突破口。因此,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领导,建立激励机制,增加资金投入,积极试验示范,争取用3~5年时间,水稻机插秧集中育秧率达到50%以上,带动全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面积10万亩以上。实现全市专业化水稻集中育秧和专业化、机械化水稻育、插秧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什邡大户专业化
什邡农商银行首发20个“红色信贷”项目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四川绵竹红岩什邡式磷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船祸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