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伊春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2-04-13 11:24赵红艳
关键词:伊春市伊春森林

赵红艳 张 壮

(中共伊春市委党校 a.哲学教研部;b.教务部,黑龙江 伊春153000)

旅游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需求潜力大、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和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绿色产业、健康产业和朝阳产业。旅游产业关联度大、渗透性高、交叉性强,对文化、旅游、商业、广播电视等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加快发展伊春市旅游产业,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有利于推动伊春世界级森林公园和国际旅游名城建设。

1 伊春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伊春市旅游产业依托森林生态优势,相继推出了森林生态、避暑度假、科普修学、滑雪、漂流、界江游、地质观光、康体健身等几十种旅游产品,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避暑度假和森林生态旅游观光是全国知名品牌。伊春市也获得了国际国内被认可的殊荣: “中国最佳避暑胜地”、“ 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被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等机构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被中国自驾车协会评为“中国自驾车十大旅游目的地”等。目前,全市共建成国家4A级景区6处(全省共33处),3A级景区7处,2A级景区6处;省S级以上滑雪场4处;省级漂流经营达标场所8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2008年,汤旺河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公园试点单位。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8家,总床位1 684张,旅游家庭旅馆220家,总床位3 574张,社会旅馆总床位23 000张。旅游从业人员也由1998年的710人发展到1万多人,间接就业人员近5万人。从历年伊春旅游发展情况来看,2009年,实现旅游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26.7%;接待旅游人数382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旅游业收入占全市GDP的11.15%;2010年接待旅游者4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和31.6%;2011年,伊春市共接待游客4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和40.5%。全市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比重从2006年的7.2%上升到2011年的17.4%。旅游业已成为伊春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2 伊春做大旅游产业优势明显

2.1 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2.1.1 森林资源优势

森林面积占小兴安岭的83.6%。植物共有1 390多种,野生动物有300多种。在小兴安岭美丽的森林林海中,有高大的乔木,有成片的灌丛,树下有争奇斗艳的花朵。红松原始林在伊春市也是独具特色的,它主要分布在五营区。据调查,五营区的红松林是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另外,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国际野生动物饲养狩猎场在小兴安岭南部的桃山林业局已建成。

2.1.2 地质景观优势

小兴安岭在亿万年的地壳变迁过程中,在自然的造化下形成了不同的地质地貌,如各种形状的象形山石,以及反映不同地质年代的古生物化石。这些地质景观有72处,占整个景观的48.65%,其中已成规模对外开放的有汤旺河林海奇石、嘉荫茅兰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朗乡石林、桃山悬羊峰、南岔仙翁山等。

2.1.3 水系资源优势

全市域内河流众多,水系纵横,大小河流加起来有700多条。丰富的水资源,以及无污染的水质环境,孕育了两岸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观。漂流河段、冷泉、湖区、沼泽、湿地、潭池、悬瀑和暗河等与水有关的景观也是旅游的好去处。

2.1.4 夏季避暑优势

伊春是被大森林包围着的城市,森林对温度有着特殊的调节作用,因此,夏季的伊春是理想的天然避暑旅游目的地。另外,森林中的空气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和植物芳香气。据专家测定,伊春市负氧离子含量平均达到每立方厘米15 700多个,森林水边达几万个,被誉为“天然氧吧”,是避暑度假、康体养生的理想之地。

2.1.5 雪景优势

小兴安岭的冬季降雪量大,雪期长,白茫茫的雪地不掺一丝杂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林海雪原景观。特别是林中冰雪与山脉、河流的交错形成了独特的森林雾淞奇观,气势宏大,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世界三大旅游资源——森林、海洋、冰雪,伊春就占了两项,可谓资源丰厚。目前,伊春正在开发冰雪旅游,在打造绿色旅游的同时,打造“白色”旅游项目,延长旅游产业链。

此外,伊春历史遗迹类景观、建筑与设施类景观也有较广泛的分布,最具代表性的有资源馆、木雕园、抗联遗址和少数民族风情园等。按5级分类,伊春旅游资源5级有5处,占1.49%;4级有27处,占8.06%;3级有98处,占29.25%;2级有131处,占39.10%;1级有56处,占16.7%。可以说,伊春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

2.2 旅游工作成效显著

一方面,伊春市出台了许多规范旅游环境与市场秩序的法规。如《伊春市旅游区(点)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伊春市漂流旅游管理办法》、《伊春市旅游家庭旅馆建设管理办法》、《伊春市景区开发建设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对促进伊春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推进了依法治旅的进程。另一方面,对外的市场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市场宣传对于一个旅游城市来说非常重要,只有打开知名度,旅游者才会慕名而来。因此,近年来伊春市不断通过新闻宣传、专业宣传、节事宣传等方式,提高旅游宣传力度和市场竞争力。自2001年起,伊春市连续承办了8届中国黑龙江森林生态旅游节和3届中国黑龙江五花山观赏节。邀请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国庆七天乐》栏目组到伊春演出和实地拍摄。政府相继投入1 06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和香港凤凰卫视进行了大力度的旅游广告宣传。几年来,伊春先后在30多家国家级、省级新闻媒体和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上进行了旅游宣传;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展览活动和到国内主要客源市场进行产品推介60余次;与黑龙江省青旅合作,在哈尔滨设立了伊春旅游委驻哈联络处;与哈尔滨市移动公司合作,开设了伊春旅游短信广告业务,发出伊春旅游短信60万条;拍摄了以宣传伊春旅游为主的MTV歌曲和旅游风光片。通过旅游宣传营销活动,全面展示了伊春的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提高了伊春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3 服务功能日臻完善

作为旅游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导游员和宾馆服务人员的素质对一个景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为此,在提高人员素质上,伊春市先后组织了导游员大赛、宾馆服务人员大赛等项目,不仅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而且还增强对城市的宣传。同时,全力加快机场、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富”在这里指的是靠旅游业富起来,而现在的路也不仅指地上的路,还包括天上的路,即航空线路。只有路通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才会愿意到这里来。2008年9月,黑龙江伊春民用机场建成并通航,国内外远程游客可以乘飞机到达伊春市,伊春市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伊春至鹤岗、伊春至嘉荫、哈伊高速公路三条公路成为连往外界的交通通道,尤其是已经开通的哈伊高速公路,被称为小兴安岭森林大公园风景道。铁路线主要有哈佳线和汤林线两条,可直通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北京、烟台、长春、大连等城市。随着铁路客运大提速,京津唐地区可以通过铁路实现“夕发朝至”到达伊春。旅行社、宾馆的数量不断增加。伊春由1998年的1家旅行社、5家星级宾馆发展到现在的24家旅行社、19家星级宾馆,而随之带动的直接从业人员也由1998年的710人发展到10 000多人,间接就业人员近5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全市标准化达标比例最高的行业。

3 促进伊春旅游产业开发建议

(1)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的基础上,对全市旅游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组织、保证实施。在项目建设上既要考虑发展的需要,更要考虑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小兴安岭生态服务区建设。建议所有项目立项前要听取市直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使用政策的项目尽早取消或修订。

(2)项目开发单位要依法依规,履行审批手续。无论是旅游开发项目,还是生态林场建设项目都要严格依据《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进行操作。所以要办理两个手续,既要办理林地使用手续,同时也要办理土地(农地转用)使用手续。

(3)协调好“批次”用地项目和需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在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主要会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需向上一级报批在使用及调整土地时的总体规划;二是对于要增加的土地需有指标;三是如果在建设过程中需占用基本农田的,要考虑补划问题,做到占补平衡。

参考文献:

[1]黄安民,李洪波.文化生态旅游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2]宋振春,张友臣.现代旅游管理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3]伊春市景区开发建设管理规定[Z].2006.

[4]伊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Z].

猜你喜欢
伊春市伊春森林
伊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伊春地区近60年气温与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不同比例尺航磁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以伊春森林覆盖区为例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表
伊春市旅游形象提升策略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