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实践探讨

2012-04-13 21:02董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

董虹

(陕西省行政学院,西安710068)

高职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实践探讨

董虹

(陕西省行政学院,西安710068)

根据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要求对高职院校课程进行实践改革。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情分析为基础,创新教学模式,注重过程考核,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才能的有效路径。

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微观经济学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作为后续开设相关专业核心课程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微观经济学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掌握一定程度的经济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经济现象的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1]。因此,积极探索《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实践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整合教学内容,引入前沿理论

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只有做到对教学体系心中有数,才能把握住整个课程的逻辑主线。由于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课堂教学要抓住经典理论。微观经济学体系形成于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以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2]。因此,微观经济学以均衡价格理论为中心。

以均衡价格理论为中心,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六大模块: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以这六大模块为体系架构、理清“市场价格—消费者、厂商—市场失灵”的主线,为学生讲解基本概念、经济原理,使学生更好地在头脑中架构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经济学不同于一般社会学科,其大量借助数学工具。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制定使用相应的策略,适度使用数学[3]。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数学功底不足。因此,教师教学中不应过度关注模型的数学推导,应该将精力集中投入到讲解模型中的变量相互关系,以及建立模型的时代背景和经济意义。特别是对于经济学的初级阶段学习,通过文字解释,多举案例和现象,配合二维图案,讲解经济原理,这样对于学生来说,直观易懂。如在“需求弹性与总收益”部分,先列举“谷贱伤农”、“薄利多销”的经济现象,启发学生对于商品差异的思考,然后引入需求弹性的分析,运用几何图形画出需求曲线,再用计算检验,最后得出一般规律。

经济学随着时代发展,各种理论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作为社会学科,经济学理论具有时代烙印。如果在教学中能增加一些前沿理论,深入浅出,既可以丰富经典原理,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4]。如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引入“博弈论”的囚徒困境,即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寡头垄断市场上厂商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博弈论是研究行为主体之间存在策略相关的情况下,决策主体的理性选择问题[2]。

另外,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在《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把握上要针对不同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所需的基本理论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结合专业特点。如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消费者行为理论教学中重点介绍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问题;对于税务专业学生在市场失灵教学部分侧重介绍公共物品;对于物流专业学生多增添分析与企业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

二、运用教学方法,创新趣味经济

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枯燥,不易理解、掌握。因此,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案例式、讨论式、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的疲倦感。

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将中国本土化的案例融入到微观经济学内容中,可以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生产要素”时,企业家才能是关键环节,在四大生产要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以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为案例说明这一点。

讨论教学法,启发学生探讨不同的经济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例如,在讲解生产者行为理论时,组织学生了解世界500强企业,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生产决策做出评价。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过程,学生的思维、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并且教师以此机会,为学生点评,可激发学生辩证的思考,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任务驱动教学法,采取学生角色分配,师生互动的方式,将学习从课本转移到活动中,理解更为深刻。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外部性内容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资料,在这个背景下提出外部性概念,让学生们讨论人们作为第三方所受的影响还有哪些?学生汇总讨论结果之后,再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为三类角色,即政府、企业、居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角色为出发点解决外部性——环境污染问题。

高职学生学习缺乏毅力,但是好奇心、活跃性强。我校在课程的切入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强趣味性,打造了趣味经济学。通过营造轻松、幽默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例如,在讲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以春节晚会朱时茂与陈佩斯的小品《吃面条》为学生导入课程;以电影《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John F.Nash)的“博弈论”鼓励学生在经济学的道路上上下求索。在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上,借助多媒体教学,用图像、声音感官刺激学生,将经济学概念、原理反复映射到学生头脑中,教学效果良好。

三、树立教学理念,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围绕课本,学生被动灌输知识。再加上经济学理论性强,难以理解,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高职院校教育要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1]。因此,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即使《微观经济学》课程本身偏重理论性,它也是经世济民的学问,不能让学生感到学无以致用。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掌握学习经济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创新必须要使微观经济学教学始终立足现实生活,要让学生能够感觉到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案例教学法就是一个使经济学生活化的丰富载体。通过案例讲解各种经济学原理,从生活现象出发,再到经济热点,循序渐进。如在讲解“价格歧视”时,从学生熟悉的寒暑假凭学生证购买火车票,再到中国电信联通涉嫌价格歧视等新闻热点,由简单到复杂,通俗易懂。

另外,以闭卷考试为手段的传统考核方式也会束缚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应该以过程考核为评判标准,不应该以结果考核为评判标准。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案例学习、小组讨论、情景发言、专项调查中都能直接反映出学生的求知精神和能力水平。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真实衡量的。我校微观经济学课程过程考核依据教学方法的运用划分为五个部分:考勤、作业、提问、讨论、测试(或专项调查),每部分各占成绩的20%。

总之,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进行大胆创新,才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才能的有效路径。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EB/OL].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09-09-11.

[2]胡金荣.微观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8-10.

[3]李传志.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数学的适度使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2):285-286.

[4]宋宇,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精品式教学内容创新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0,(7):55-57.

Empirical Research on Microeconomics Teaching Mode in Vocational College

DONG Hong
(Shanxi Academy of Governance,Xi'an 710068,China)

According to vocational college's talent training target“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s,it is imperativ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course reform practice.Microeconomics is a basic cours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majors.Based on the current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learning situation,innovating teaching mode,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assess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microeconomics;teaching mode;innovation;practice

G712

A

1001-7836(2012)08-0066-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2.08.027

2012-02-27

董虹(1984-),女,陕西西安人,助教,经济学硕士,从事经济学教育和国民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经济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微观的山水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