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探析

2012-04-18 07:13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书评图书文献

王 玲

(漳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福建漳州 363000)

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探析

王 玲

(漳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福建漳州 363000)

高校图书馆针对大学生的导读工作,居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核心地位,是最富创造性的工作,并贯穿图书馆工作始终。导读工作在大学生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发挥高校图书馆职能的重点。

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大学生;服务

大学生读者是高等学校人数最多也是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也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他们对图书的需求多样,求知欲强,高水平的导读服务能为大学生读者书海引路,对图书馆文献资源有效利用的深度、广度,满足读者阅读的程度以及图书馆方针任务的贯彻执行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图书馆馆员在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任务。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虽然有别于科技工作者和专业课教师,不可能把各学科前沿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成果了解得那么清楚,但置身于科学文献的渊海,就应当具有识宝的慧眼。有效地开展导读工作是建立在图书馆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图书馆员自身的文化素养是实现导读工作的先决条件。

1、导读工作对图书馆馆员的业务、思想素质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导读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业务技能,诸如掌握图书分类知识,熟悉馆藏文献的类别、布局、使用特点,掌握计算机操作、网上检索操作系统的使用等,而且导读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流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做到关心读者、了解读者、尊重读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每个读者找到所需之书,也能够为每本书迎来所需之人。

2、高校图书馆应制定相应的措施。

导读专业队伍应通晓专业知识以及掌握专业技术发展动态、了解读者需求的专业人员组成。另外,大学各门课程都会根据各自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读一些书籍,综合起来书目太多,非本专业教师很少涉及自己专业外书籍,这就使学生在阅读时具有盲目性和随机性,鉴于此,图书馆应制定馆员任用标准和定期考核制度,有效激发导读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图书馆应加强专家导读工作建设,引进专业教学与研究人员进入图书馆导读队伍以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工作;还可以请高校的专家学者根据特定读者对象或目的,对某一专门问题的文献进行精心选择而编制阅读书目以适应大学生的阅读需求等,是服务读者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导读工作必须始终切合大学生的特点展开。

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实现,有赖于学生对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利用程度,大学生阅读动机左右着文献类型的选择和借阅文献的数量,直接决定了馆藏文献的利用效率。大学阶段,年级的不同、专业的不同以及阶段的不同,大学生对于图书的需求也迥然有别。

刚入校的新生对高校一切都还充满着好奇,对图书馆,对馆内丰富的藏书、借阅方式、借阅方法都比较陌生,因为不熟悉而与图书馆产生一定的隔膜、抵制,甚至会有轻微的心理障碍,待到初步了解图书馆,初步学会利用图书馆时,因为尚末进入全面而紧张的专业课学习阶段,这一时期,他们对图书馆充满了极大的兴趣,是借阅次数最多的群体。但不难发现,他们选择书籍十分盲目和随意,通俗性、娱乐性读物在他们涉猎的书刊中占着相当大的比重。大学生涯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求知阶段,消遣、娱乐性的阅读不能太多,而且,这种无效性的阅读也会浪费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

中年级学生进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专业方向渐趋明确,自学能力增强,在原有知识广度的基础上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往往计划性差,缺乏持久性。对文献的需求已经具有广泛性及专业性的特征,但他们尚未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自学能力与阅读能力并不完善,利用文献资料缺乏自觉性及敏感性,获取文献的有效性、科学地组织和加工文献的能力有待提高。

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经过几年的磨炼,各种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已经具有相当高的阅读素养,但面对即将临近的毕业,他们常常显示出躁动和浮泛,追求实用、速成。这一时期,他们主要努力目标是毕业论文、求职以及考研,他们需要更加专业的文献资料,以及一些与就业、考研相关的文献资料,但他们对于资料积累的意义、收集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如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充分的利用等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

三、现代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有助于实现图书馆教育职能与情报职能的结合。

大学生的上述特征要求我们的导读工作能针对不同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要求、阅读能力等具体情况,结合图书馆所拥有的馆藏资源,并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信息的再提炼,再组合,更好地为大学生读者的学习、生活以及科研服务。

1、加强大学生读者对图书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培训。

针对大学生年级、专业以及阶段的不同特征,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针对性。入学的新生对图书馆比较陌生,为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图书馆,勇敢走进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图书馆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应该安排图书馆介绍课,如向新生发放有关如何利用图书馆等知识的小册子,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入馆参观,介绍图书馆的职能,让学生大致了解图书馆的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图书馆服务设施、藏书内容、分类情况、排架情况、开放方式与时间以及阅览室的规章制度等,使学生对图书馆有初步认识和了解,这对于他们以后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藏书,充实课堂所学的内容,扩大知识视野,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其次,开设文献检索等信息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向学生传授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基本的文献知识、目录知识、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是大学生系统学习掌握文献利用方法和技能的必不可少的一门实践课程,它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掌握利用检索工具,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增强大学生从文献信息资源中获取知识情报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网络浏览与培训服务,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浏览和学习。另外,每个学期开学、上课、考试、放假阶段分明,学生对于相应阶段的文献需求也明显不同。如考前阶段的迎考复习,对与考试相关的专业书籍的文献资源需求集中,而放假离校之前,学生一般会借阅较多图书,寒假时间较短,因为忙于走亲访友,坐下来看书的时间不多,学生多偏向小说等休闲类书籍,暑假时间长,学生根据自己是考研还是就业等实际情况,会借阅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图书馆导读工作针对这些需求和倾向进行合理引导尤其必要。

2、开展灵活多样的导读宣传活动。

办好宣传栏仍然是图书馆行之有效的导读宣传方式。宣传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宣传栏内容上要简明扼要,能方便快捷地传达图书馆的各种信息,使学生由此及时了解图书馆的藏书动态。新书推荐,新书借阅排行榜及导读书目可以提高图书利用效率:新书推荐在感官上能吸引读者,再配合图书馆的新书借阅导读宣传,使读者与新书之间顺畅沟通,让学生及时找到自己需要的新书。专架导读也具有类似的作用与功能,将每个类别的热门图书、新书和借阅率比较高的图书,设立专架放置,方便读者借阅。另外,还可以开展各种主题的读书活动,如以学期为单位,制定“读书日”、“读书月”,开展“读书节”等活动;利用媒体,诸如图书馆网页、校园报纸、校园广播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把各种优秀文献定期或不定期地介绍给学生。

3、目录式导读是不可忽视的图书馆基本导读方式之一

它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查找所需的一次文献资料,提高文献检索的速度,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摆脱“书海捞针”式的盲目。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根据大学生的阅读特点,结合学科专业需求,或针对某一专门问题,对筛选的文献进行精心选择,通过编制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简介等二次文献,对文献篇章和内容应深入分析,让文献内涵一目了然,从而提供学生所需文献的线索。

4、书评是一种重要的导读方式

书评是图书的评论信息,萧乾先生称其为“为读者当读书咨询者”,它可以引导读者有目的地选择适宜的书籍、用正确的思路去阅读书籍。图书馆馆员、普通读者、相关学科专家学者都可以成为书评的主角,读者书评以图书的内容、形式与价值为品评对象,反映读者观点与阅读倾向;专家学者的书评学术性强,帮助读者阅读原作,便于读者领会图书深层次的内涵;图书馆还可以借此在学生和专家学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揭示被评图书的评论性、学术性、信息性与相关性,最终建立书评数据库,以介绍馆藏优秀图书的内容、作者以及馆藏位置、指导读者阅读的积极导读工作——馆员书评功能也借此实现。

5、运用网络技术为导读服务,建成互动式图书情报导读平台,形成读者与馆员之间双向互动交流的良性循环,以此构建有特色的深层次导读服务工作。

如一方面图书馆利用E-mail通讯、BBS导读版块、导读QQ群、高校校园网等方式面向读者公布图书馆最新动态,传送新书、新刊目录,也可以进行好书推荐、网站等资源推荐、在线指导等实现主动的导读服务。另一方面,学生有自己的能动性,在接受图书馆的导读方式时,他们会有自已的选择性,对图书、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诉求,通过这些反馈信息,图书馆及时调整导读工作的内容和方向。除了实现各种信息、情报的传递与交流外,网络化导读还可以将具有特色的馆藏文献资源电子化,将图书、文献资源情报化,将分散、庞杂的网络信息资源重新加工,使之有序化、知识化、集成化,以便给学生提供信息检索,实现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的共享。

四、图书馆导读工作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方面也能有所作为。

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而且要注重人文精神的灌输,由于生理、心理的特点,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在各种不断变化的社会价值取向面前,容易迷茫和消沉,书籍则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同样应该重视学生的精神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缘于此,高校图书馆员被称为是不上讲台的老师,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这种人文精神的导向,如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以国家社稷为重,以民生民瘼为怀的情感是最具有价值的人文精神财富,作家个人人格的高大,这些对于我们今天以及未来的学生来说,尤其具有借鉴意义,也永远不会是过时,图书馆导读工作可以举办演讲比赛、文化讲座、书评论文展、各种形式读书报告会、书目推荐发布会等,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人文教育,以宽阔的视野汲取前人优秀的文化遗产,从而引导并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之,大学生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以大学生为对象的导读工作是高校图书馆职能的核心方面。导读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大学生读者多方面的特征,研究导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重视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茫茫书海线中甘为他们指路的明灯,使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的服务。

[1]黄茜.选择与导读[J].图书与情报,2000,(4):34.

[2]白福春.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新拓展[J].大学生就业指导情报探索,2008,(4)38

[3]萧乾.未完成的梦(代序)[A].李辉.书评面面观[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1-3.

[4]陈曙.浅谈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导读工作[M].高校图书信息工作与改革,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G252.1

A

1008-7508(2012)01-0123-03

2011-12-20

王玲(1970~),女,安徽滁州人,漳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猜你喜欢
书评图书文献
书评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书评
书评
图书推荐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