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分类和功能研究综述

2012-04-18 07:13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教科书分类文本

李 娟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青岛 260071)

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分类和功能研究综述

李 娟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青岛 260071)

近年来国内学者和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对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插图的分类和功能上。插图的分类主要有七个维度:组织形式、出现位置、抽象水平、完整程度、功能、篇幅、内容。插图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激发兴趣、充实文本、道德认知、语言表达、想象力和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插图;分类;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插图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十七世纪中叶,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成为了儿童看图识字课本的开端。目前各地小学语文教科书里的课文大多都配有各种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有利于教学的基本功能以外,还是认识教材的重要媒介。所以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越来越重视对教科书插图的研究,但是还没有人对此作出全面的概括。为了充分发挥插图在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笔者将对学者们的研究进行细致地的归纳、分析,着重从小学语文插图的分类、插图的功能两方面进行研究论述,求教于进行相关研究的学者,以期对教师使用插图有所帮助。

一、插图的分类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插图很多,类型也很复杂,可以有多种划分标准,综合多种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相关研究者所作的分类主要有七个维度:组织形式、出现位置、抽象水平、完整程度、功能、篇幅、内容。

1、根据插图的组织形式,“宋振韶将插图分为独立图、发散图、序列图、和多层图”。①

2、根据插图出现的位置,“颜亚男将插图分为扉页插图、课文插图、练习插图和补白性的知识短文插图”。②

3、根据插图的抽象水平,“康树林将课文插图分为实物图、描绘图和漫画图。他还根据插图内容分为人物肖像类、动物类和场景类图”。③

4、根据插图完整与否为标准,“刘淼将教科书插图分为完整插图和不完整插图”。④不完整插图就是只给出部分插图,其余部分留出空间让学生自己补充完整。

5、根据插图的功能,可将其分为装饰性插图、解释性插图和训练型插图。其中解释性插图包括说明性插图和描摹性插图两类。

6、根据插图篇幅进行分类,“陆娟娟按插图篇幅进行分类,将插图分为大幅的背景图和小幅的插图”。⑤

7、根据插图的内容进行分类,“陆娟娟按插图所表现的主体内容进行分类,将插图分为人物插图、故事情节插图、动植物插图、自然现象插图、名胜古迹、珍贵文物插图”。⑥

二、插图的功能

教科书中的插图在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学者在研究插图的功能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尽管每个学者的论述不尽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1、利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者趣也,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这是教科书插图最明显的功能。李丽华认为“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和显眼夺目的格式能够给学生以枯燥平板的文字所不及的视觉刺激”。⑦学生会从喜欢看插图,继而喜欢看课文并引起图文之问的思维互动,由此喜欢教科书。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利用插图通过教师的解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感知文本,充实文本。

教师在导入课文时,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感知文本。李慧娟认为“插图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理解文本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因图质疑,激发探究欲望;2、看图明意,奠定阅读基础;3、借助插图认识事物、理解词句、阐明道理;4、巧用插图,让文本得以延伸;妙用插图,让文本更加立体”。⑧

3、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美好事物的感知。

学生在学习插图的过程中会受到课文插图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美好事物的感知,以及感受到插图所带来的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因此,唐永平认为“课文中文字很难完全实现这一目的,而插图特有的属性决定了它对于小学生审美情趣的陶冶、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⑨同时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其任务和学生的需求,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4、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说话和习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其实是学生练习说话、写作的一块肥沃土壤。一幅幅精美的插图更会激发学生的想象,不由自主的就会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谈的素养”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指导学生在言语活动中把握语言规律,发展学生口头言语,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在观察课文插图的基础上,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完整地用语言表述出来。

5、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陈建华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插图:1、插图的注意中心在何处?2、中心人物的服饰、表情、动作和姿态是怎样的?3、插图中还有哪些细节和背景能给你提供信息?学生根据插图提供的信息,再结合文学作品的有关部分的叙述,就能获得更鲜明的形象”[11]。陈曾信“把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看作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12]魏景泗“让学生在阅读时,把课文和插图进行对比,找出异同,想像画在图上是什么样子,无形中他们对文和图进行了一番再创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13]因此,教师利用插图为小学生创造一种充满视觉刺激的环境,能够培养小学生主动观察,自主学习的能力。

6、利用插图进行阅读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14]其中理解能力是核心。有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对文本的理解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考虑用插图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插图往往同课文的重点、难点部分密切相关,教师可利用插图作为解读难点的突破化难为易。例如明国山“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就把课文中的插图与课文的文字有机地结合了起来”。[15]通过运用插图与文字所描绘的内容进行了衔接,直观地凸显了那惨烈的一幕,面临种族灭绝所表现出来的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触动人心。

教科书中的插图是帮助学习者理解教科书内容的一种工具,它以其直观性、形象性成为我们语文课本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插图和文本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它越可以激发阅读兴趣,形象再现抽象文本,提高记忆效果,深化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美好事物的感知。然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对于课本插图的利用还不尽人意,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插图的使用效率过低,运用不当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如果我们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插图的内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插图自觉地开发应用,就会让语文课堂教学的焕发光彩。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关注插图的使用和评价,对课文插图的绘制和编排提供科学合理的反馈,就会促进教科书插图的建设。

注 释:

①宋振韶.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3.

②颜亚男,武常.语文教学与课文插图[J].无锡: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8,(1):12.

③康树林、陈瑶.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数学中插图运用现状的调查[J].成都:科学教育论坛,2005,(15):24.

④转引陈应心.我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研究综述[J].曲阜: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8):36.

⑤⑥陆娟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分析与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10.

⑦李丽华.语文教科书插图研究[J].银川:宁夏教育,2002,(5):43.

⑧李慧娟.插图—让朴实的课堂同样精彩[J].南宁: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1,(4):34.

⑨唐永平.不可忽视教材插图[J].石家庄:语文教学通讯.2003,(26):12.

⑩陆志平等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41.

[11]陈建华.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中插图的教学作用[J].南宁: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0,(3):53.

[12]陈曾信.发挥小学语文插图作用之浅见[J].福州:教育评论,(12):15—16.

[13]魏景泗.小语课文中插图的妙用[J].太原:小学语文教学,2002,(1):43.

[14]李晓东.小学生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4.

[15]明国山.浅议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太原: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9):42.

[1]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9:192.

[2]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43.

[3]陆志平等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12.

[4]钟启泉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45.

[5]黄莆全主编.小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24.

G623.2

A

1008-7508(2012)01-0140-03

2011-12-01

李娟(1987~),女,山东莱芜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二年级研究生,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猜你喜欢
教科书分类文本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分类算一算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分类讨论求坐标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