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起重机械的监检方法

2012-04-24 07:13曹观峰
卷宗 2012年2期
关键词:主梁

曹观峰

摘要:本文分析了LDA型电动单梁在监检过程中常采用的倒置调平法,并与验收检验相比较,其结论的一致性和方法的优越实用性。

主要引用标准:JB/T 1306-94电动单梁起重机 JB/T 9008.2-2004钢丝绳电动葫芦 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

关键词:电动单梁;主梁;监检方法

LDA电动单梁起重机是在“LD”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的,较“LD”型具有结构合理美观,整机刚性强的特点,整机与“CD”型、“MD”型电动葫芦配套使用,是一种轻小型的起重机型,本产品广泛用于工厂、仓库、料场等不同场合吊运货物,从而减轻笨重体力劳动,提高作业效率。

电动单梁起重机是由主梁和端梁两大箱形结构组合而成,主梁主要起称载作用,端梁主要起远行作用。该产品操纵方式采用地面和操纵室两种。操纵室有开式、闭式两种,以满足用户在各种不同需要的情况下进行选择。

特种设备检测检验部门在出厂检验时采用的方法与安装验收的检验方法截然不同,但检验结论相一致。现就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简单比较一下:安装验收的检验前提是该起重设备已经安装于用户的使用场所,而进行的实地真实测量,其检验数据具有真实性,报告具有合法性。出厂检验时为了能达到于安装验收相一致的检验数据并出据正确的产品监督检验合格证,必须选择一个合理而简单的检验方法。若采用试验台检验法(厂内建一个可以调节跨度,有一定高度和能承载大吨位的试验台)来模拟验收检验过程,得到一个正确的检验数据,其方法耗时费力,因产品生产周期短、产量大,试验台方法不能满足检验率要求,且试验台造价比较昂贵,占地面积较大,所以试验台方法不切实可行。

经过多年的检验经验和反复论证,总结了一套比较科学的检验方法—倒置调平法检验。

倒置调平法检验,顾名思义就是在倒置基础上,把主梁调平于工作平面上进行的检验,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主梁倒置使工字钢向上“U”型槽向下,把其放置于两个可以调节高低的支点上,支点应放置于主梁跨中大筋板处,然后组装上验好的端梁;其次,用水准仪测量电动单梁四轮踏面的数值和主梁工字鋼两端数值,调节跨中部的两支点,使其满足于调平标准(跨度方向±3mm基距方向±2mm),最后,一切检验要求按标准检验,测旁弯、拱度、跨度、桥架对角线、车轮水平垂直偏斜等等,它的优点是检验不受地域限制,在生产地就可以检验,且占地少,省去许多吊运时间,检验后就可以在原地整改、修补、打磨、喷漆等工作,从而大大缩短了检验周期,提高了检验率,那么这种检验方法检验的数据与检收时数据相一致吗?现在我们通过力学原理分析一下,安装验收时的受力情况是:1、该主梁受到自身重力。2、主梁承受吊具电动葫芦的重力。其受力方向向下(指向拱度变小方向)如简图(一)。倒置时它也受到两个力的作用。1、主梁自重的重力。2、主梁承受端梁的重力。其受力方向也指向拱度变小方向。如简图(二)。

通过力学分析可得知,正立和倒立都受到同方向、同大小的主梁自身重力,剩下的就看第二个力是否相同,因两力方向相同都作用于主梁的拱度小方向,所以只需要对比力的大小。根据各起重量,各跨度具体自重如下表:

力学分析可得,安装验收与出厂验收的第二个力出现了明显的大小差异,将会直接影响到拱度大小问题,要想让出厂验收的拱度和安装验收的标准相一致(1-1.4)S/1000,就必须改动出厂检验的拱度要求,由表推理可得知如下结果:

1t、2t 系列跨度起重机端梁自重远大于电动葫芦自重,其差值占主梁自重的3%-9%。

3t、5t系列跨度起重机端梁自重相近于电动葫芦自重,其差值占主梁自重可忽略不计。

10t系列跨度起重机端梁自重远小于电动葫芦自重,其差值占主梁自重的10%-20%。

因考虑到应力施放和运输、验收、使用寿命、载荷等多方面原因,拱度应以验收的最大要求为标准1.4S/1000。

现有某厂的控制拱度要求如下(见下表):

通过多次出厂验收数据与安装验收数据对比可得其差值最大在0.15s/1000范围内。金属结构都能一次校验。综上所述表明倒置调平法的切实可行性,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出具合格证的合理性。现在倒置调平法已被许多制造企业采用,并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制造工艺制定了相适应的内部标准。倒置调平法将会在今后的制造生产中逐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鲍起帆 《起重机设计手册》

[2]JB/T 1306-94电动单梁起重机

[3]JB/T 9008.2-2004钢丝绳电动葫芦

[4]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

猜你喜欢
主梁
桥式起重机主梁有限元分析
龙门起重机主梁腹板拓扑优化
大型起重机主梁拱度研究
济祁高速寿春淮河特大桥主梁设计关键技术
大跨度三角桁架主梁门式起重机刚度分析
超宽组合梁斜拉桥主梁剪力滞效应研究
宽主梁中间索面斜拉桥空间效应分析
斜拉桥主梁施工牵锁挂篮结构设计
主梁间距对三跨连续T梁内力的影响
主梁新细节的疲劳寿命预测及参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