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2012-05-17 01:21纪春旭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2期
关键词:护士状态实验组

纪春旭

通化市光荣院,吉林 通化 134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0年12月~2011年 10月我院收治的99例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68.51±5.99)岁,病程平均为(8.66±0.82)年。 实验组51例,男33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69.707±6.03)岁,病程平均为(8.84±0.99)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及病程等疾病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治疗性操作等护理措施。

实验组给予加强心理护理干预。

①护士形象:护士在患者入院后要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使患者乐于与护士沟通和交流,热情地迎接患者入院,耐心地讲解科室环境和疾病的相关知识[2],微笑地进行工作。对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细心地给予解决。

②心理护理措施:每日主动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的感受,是否有不适症状等。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例如,对烦躁的患者,我们使用放松训练等方式,并多向其讲解各种护理操作、饮食干预的重要性,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及治疗方式;对抑郁的患者,我们为其提供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讲解目前临床治疗的先进性和并发症的预防等,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在心理护理干预期间,利用同情等方式,对老年人出现的这些情况表示理解,并耐心地开导。

表1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比较()

表1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比较()

组别 例数 焦虑状态(护理前)焦虑状态(护理前)生活质量(护理前)生活质量(护理前)实验组对照组475247.58±6.6648.01±7.9540.51±7.2146.95±8.8364.59±10.0864.13±9.9473.69±7.9567.99±5.91

③社会支持系统: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辅导,让患者家属多鼓励患者。定期开展各种座谈会,使糖尿病患者与患者家属能够积极参与到其中,帮助他们彼此认识、彼此交流、彼此鼓励,为其建立更多的社会支持系统。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10d后的焦虑抑郁状态(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焦虑状态越重)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自评量表,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数据处理

将我院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 ɑ=0.05。当 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生活质量与焦虑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10d后,患者的焦虑状态降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长,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并发症发生多,且需要进行饮食和运动等综合治疗,导致患者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为老年患者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患者容易出现各种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烦躁等。

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加强了心理护理干预,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了不同的心理支持。其中微笑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到亲切,并乐于与护士沟通;积极的沟通交流,能够建立更和谐的护患关系;社会支持系统,可以让更多人鼓励和支持患者。

实验组患者经过了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能够更好地面对疾病,树立长期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并积极配合医生,使治疗效果更好,且紧张焦虑情绪明显下降,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了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

[1]龙小红,刘洁,叶梅英,等.心理护理对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123-124.

[2]孟颖飞,廖明霞,周文君,等.精神病患者伴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及心理护理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6)∶158-159.

猜你喜欢
护士状态实验组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状态联想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