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市直机关干部代谢异常性疾病发病率分析及干预研究

2012-06-22 06:31崔雪生李玉华任福成姜磊磊李伯健李慧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市直机关查体发病率

崔雪生,李玉华,任福成,姜磊磊,李伯健,李慧娟

(1.潍坊市市直机关医院,山东 潍坊 261061;2.诸城市中医院,山东诸城 262200)

潍坊市市直机关医院一直承担潍坊市市直机关干部的健康查体,已掌握大量资料,特别是近五年的资料更全面,更完整.本研究通过对市直机关干部的健康查体的五年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发病的可能原因,找出预防措施并尽可能得降低发病率,提高代谢异常类疾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 2010年的五年市直机关干部查体结果。本次查体人员年龄在 21~ 69岁,共计调查13718人,其中调查男 11557人,女2161人。按照高血脂、肥胖、血糖异常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选择2008-02~ 2008-09我院查体科发现的代谢异常的机关干部 82例,其中男 52例 ,女 30例 ,年龄 45~ 78岁,排除急慢性炎症、感染、结缔组织病、创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激素替代疗法和恶性肿瘤。从血压,低盐饮食,有氧运动,戒烟,限酒等几方面进行生活习惯的干预。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总结五年来的机关干部查体结果,主要研究与人们关系密切的代谢类疾病。分析生活习惯干预效果。所有的体检者都测血压 ,化验血糖,血脂,做肝脏超声。其中血压测量采用汞式血压计,测量休息10min后的左臂血压,收缩压取 Korotkoff第一音,舒张压以Korotkoff第五音消失为准。

1.3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按1999年世界高血压联盟规定标准,血压≥140/90mmHg或单纯收缩压、舒张压高于正常值确诊为高血压,调查前服用降压药者若血压正常未纳入高血压组。

1.4 观察指标

1.4.1 hs-CRP的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早餐空腹采静脉血。

1.4.2 血脂、血糖、尿微蛋白的测量:应用美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 (TC)、肝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S)等.常规检测血液流变学。

2 代谢异常性疾病发病率

表1 2006年代谢性疾病发病率 (%)

表2 2007年代谢性疾病发病率 (%)

表3 2008年代谢性疾病发病率 (%)

表4 2009年代谢性疾病发病率(%)

表5 2010年代谢性疾病发病率 (%)

我们将所有2010年查体人员的查体结果输入微机,进行查体结果分析,2010年查体发病率高的前6位疾病分别是高脂 血症 (672例 )、脂肪肝 (521例 )、高血压 (477例 )、慢性 胃炎(179例)、糖尿病 (161例 )、脑供血不足(156例 ),其他还有34种异常情况:肠炎、冠脉供血不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血管瘤、胆囊炎、脑血管痉挛、痛风、高尿酸血症、乙肝、心律失常、心脏病等。3404人中有1056人健康。

以高血糖为基础同时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中的两项以上定义为代谢综合征。综合5年的查体结果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血压,血脂异常的发病上差别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其中,血糖异常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与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有相关性。当然,女性的生理特性也决定了其血脂异常与脂肪肝的发病率低,因为女性绝经前雌性激素对其有保护作用,雌性激素可以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病率,保护血管内皮[1]。

表6 干预前后血糖的变化 ±s)

表6 干预前后血糖的变化 ±s)

表7 干预前后血总胆固醇的变化 ±s)

表7 干预前后血总胆固醇的变化 ±s)

注: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血总胆固醇的变化明显,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干预组 (n=42)干预前 干预后 P对照组 (n=40)干预前 干预后 P 10.13± 2.567.86±2.23 <0.019.89±2.728.35± 1.97 <0.01

表8 干预前后血甘油三酯的变化 ±s)

表8 干预前后血甘油三酯的变化 ±s)

注: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血总胆固醇的变化明显,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3 讨论

虽然机关单位的女性较少,但这次查体结果也同样说明一个问题,男性高血糖,有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女性身体特性有关,但不排除生活习惯使然。男同志喜欢饮酒,抽烟 ,高脂饮食,这些都是发病原因。该次查体发现,有许多同志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已经存在一些时间,而这些同志并不知情,这反映了多数同志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不关心自己的健康,对于已查出的疾病,有些同志不愿意就诊,甚至“掩耳盗铃”。机关工作人员长期坐办公室,缺乏锻炼,有些同志出现颈椎、腰椎不适等症状,究其原因 ,与长期坐立 ,姿势不当,长期操作电脑有一定关系。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较为公认的除年龄、性别、早发病家族史外,还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血凝异常、糖尿病等。这些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症有关[2]。多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显示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时,其心血管病事件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 4倍。多危险因素干预试验证实,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发病率随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的增高而增高。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死亡率与血清 TC水平的关系曲线的形状与非糖尿病患者是一样的,但在任何的 TC水平上,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 4倍,而高胆固醇血症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流行与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相似[3]。由此,对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应予足够的关注。

目前,已有多个大型国际临床试验证实有效地降脂和调脂(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不管作为心脑血管病的一级或二级预防和治疗,均有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30%以上)的作用。此外,有效的降脂治疗还有助于控制肥胖患者的高血压,有助于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降糖和调脂治疗。在诸多类型的降脂药中,最有效的当推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目前在我国已上市的他汀类药包括:辛伐他汀(如舒降之)、氟伐他汀 (来适可)、洛伐他汀(美降之、血脂康)、普伐他汀 (普拉固)、阿托伐他汀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兼有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而贝特类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甘油三酯并降低总胆固醇的作用,它们包括力平脂等。

[1] Bjorkerud B.Contrary effects of lightly and strongly oxidized LDL with potent promotion of growth versus apoptosis on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alls,macrophayes,and fibro- blasts[J].Arteh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6,426

[2] Lopez A,Holmes DR,Liao SX,et al,Decrease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density in medial degeneration of human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J].Am J Pathil,1997,150:987

[3] Mitchell JA,Warner TD,Huang ZJ.Native LDL inhibits the release of endothelial derived relaxing factor by reducing the activity of endohelial nitricoxide synthase[J].J Vase Res,1992,29:159

猜你喜欢
市直机关查体发病率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健康查体中以人为本服务的应用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每周阅读”引领读书风尚
论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江西南昌:让“学习日”浓党味添辣味
创新品牌建设 助推党建发展——恩施市市直机关党建品牌创新工作纪实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