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2012-06-27 06:47胡青江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单位根格兰杰协整

胡青江

(新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显著的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9.0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 5437.47亿元;人均GDP从1978年的313元,增长到2010年的25057元。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的高等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整体培养规模逐年扩大。与1978年相比,2010年新疆普通高校由10所增加到32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由1978年的1509人增加到2010年的66903万人。总体来讲,新疆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度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新疆近几年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丰富的人才保障。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其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方面,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及其生产效率等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可以因社会需求的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扩大等带动高等教育的发展。[1]这对于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新疆高等教育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供政策建议。

一、变量与数据的说明

在以往的研究中,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毕业生就业率、在校大学生人数、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等;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主要有GDP、GNP、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2]考虑到数据的易获得性和研究需要的针对性,本文选择新疆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Q)衡量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用名义GDP指标反映新疆的经济增长;样本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样本空间为1980~2010年。

二、协整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在经济生活中,时间序列数据大都会有一个随机趋势,往往是非平稳的,在应用传统回归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的时候,可能会导致“伪回归”现象发生,此时,各项统计检验将失去意义。[3]因此,要对被分析序列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来确定各个序列的平稳性和单整阶数,只有两个序列都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才能说明这两个序列具有可协整性。[4]单位根检验有DF检验法、ADF检验法和PP检验法等检验方法,其中,常用的是ADF检验法,如果一个序列在成为稳定序列之前必须经过d次差分,则该序列被称为d阶单整的,记为I(d),文章中检验过程中的滞后项的确定采用的是AIC和SC准则。具体见表1。

表1 Q和GDP单位根ADF检验表

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Q和GDP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经过二阶差分后,ADF值均小于所对应的临界值,可以认为序列经过二阶差分后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此时,序列均是二阶单整序列,满足进一步协整检验的前提。

(二)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如用于多变量之间的JJ检验;一类是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如用于两个变量之间的EG检验。本文采用EG两方法对Q和GDP作协整检验。首先,对Q和GDP进行OLS回归:

DW小于du,方程存在自相关。进行修正后得到:

其次,采用ADF检验方法对残差进行检验,进而判断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

表2 残差序列单位根ADF检验结果

表2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单位根ADF检验值为 -4.974187小于 5%显著性水平 -1.952473的临界值,表明可以在95% 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则残差序列为平稳的时间序列。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Q和GDP之间存在一种协整关系,且方程不存在伪回归。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的使用主要为了建立短期动态模型以弥补长期静态模型的不足。根据格兰杰定理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那么一定可以用误差修正模型来表示两者间的短期波动关系,即短期调整关系。为此建立Q和GDP的误差修正模型其回归分析如下:

误差修正模型中显示,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此时,模型也通过了DW检验,不存在序列自相关。

(四)格兰杰检验

由上面的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在长期内,Q和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判断。利用Eviews6.0对二者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见表3。

表3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上表可以看出来,在10%显著水平下,此检验拒绝了DDGDP不是DDQ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接受了DDQ不是DDGDP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这表明在1980~2010年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和GDP之间存在GDP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反之,却不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1)新疆高等教育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

2)新疆高等教育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经济增长是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意味着伴随新疆经济的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规模也在逐年不断扩大。

3)高等教育规模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在误差修正模型中,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体现了长期非均衡误差对GDP的控制,短期内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状态逐渐向长期均衡状态趋近。

(二)政策建议

1)加大教育投入,重视高等教育发展,为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输送高层次、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为此,就要完善与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制度,强化政策、制度和法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引导;除此之外,还应制定积极的政策鼓励社会各界人士部分参股或直接投资办学,多渠道筹集资金,无疑是缓解新疆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一个良好举措,从而可以扩大资金来源和规模,以更好地改善科研和教学条件,使新疆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惠及高等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拓宽办学渠道,建设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从培养少数精英逐步向培养各行各业专业人才过渡直至向社会全体公众普及。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高等院校的整体布局、专业设置、层次分级。培养具有更高专业化程度、知识面更广、综合素质更高的高端人才;此外,要改革和完善相应制度,加快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运作机制,改革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做到人尽其才。[5]尽力完善社会相应的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大批的高素质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重要。反过来,经济增长又是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需要积极发展经济,大幅度提升经济总量,可以实现新疆高等教育规模水平不断提高。

[1]张丽峰.河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105 ~107.

[2]刘俊,王肖.湖南高等教育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82~84.

[3]赵修渝,黄仕林.重庆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52 ~156.

[4]周柏林,刘琴.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33~134.

[5]宋华明.高等教育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贡献的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2005,(7):11~16.

猜你喜欢
单位根格兰杰协整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STAR模型下退势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比较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面板单位根检验
ESTAR模型的单位根检验统计量及其功效比较
欠发达地区R&D要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协整关系分析——以新疆为例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