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微博在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2-07-13 02:00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艺术类辅助教学法

陈 懿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640)

从2006年的Twitter开始,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工具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高校的微博教育平台也不断建立,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若将微博在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微博的特点与艺术类学生特点吻合

(一)简明性vs.快节奏。微博内容字数限定为140字,其简明性与艺术类学生追求快节奏的个性吻合。艺术类学生个性自由,对复杂繁冗的东西往往没有耐性,简单明快的微博内容能够投其所好,吸引他们有限的注意力。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语法规则复杂繁多,很多学生一听到老师在课堂上讲语法就昏昏欲睡,没办法接受。如果使用微博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其信息的碎片性,把复杂的知识分成简短的细则,循序渐进的逐渐呈现,再配以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的支持,可以减少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

(二)“背对脸”式互动vs.英语学习恐惧。微博是一个互动式的交流平台,互相关注的人可以在这个交互空间中自由进行交流。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自卑感和恐惧感,这种恐惧感甚至延伸到了师生关系上,即使有英语方面的问题,他们不敢也不愿意直接面对面的与老师交流,于是问题越积越多,对英语学习也渐渐产生了厌恶感。微博的交流方式是“背对脸”式,减少了“脸对脸”式交流的尴尬和紧张感,学生提问题不再难以启口,只要通过电脑或手机就能随时向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即使自己不提问题,也可以通过查看别的同学与老师间的问题互动得到一些启示。除了学业上的交流,微博还可以让相互关注者实时了解对方的生活,情感状态,从而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

(三)即时性vs.个性张扬。微博能够随时随地记录个人所闻、所见、所感。艺术类学生喜欢新鲜,个性张扬,总是想通过展现自己获得别人的认同。他们愿意通过微博发布自己录制的音频和视频展现艺术才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表现欲强的特点,布置与他们专业相关的任务,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微博的特性还使得移动学习成为可能。学生甚至可以在排队等候的时候随时掏出手机微博学习英语知识。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不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低下,通过零碎的时间用轻松的、移动的方式学习英语能提高学习效率,所取得的效果也往往会比在课堂上大强度的灌输英语知识好。

二、微博功能符合多种教学法要求

伊博(2009)、张梦雅(2010)等总结了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并探讨了适合艺术类学生的教学方法。艺术类学生思维跳跃,反对一板一眼的教学,适合艺术类学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教学法等。笔者通过归纳微博的功能,发现微博的功能满足多种适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法的要求。

微博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博文发布。徐晓红(2010)对高职艺术类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发现艺术类学生偏向于视觉型学习,即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微博资源丰富,教师也可从中转载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辅助教学和拓展训练。教师还可以利用微博的相册和微音乐的功能上传一些有趣的英语音频、视频和图片丰富和娱乐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微博的多媒体兼容性能很好的支持多媒体教学。

微博的互动形式符合交际教学法的精髓。其宽松的交际环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的交际意向和交际意识,刺激交际信息的产生和传递,真正实现双向的语言互动。学生通过查看、转发、收藏与英语学习相关的微博,从而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再通过评论等手段实现语言输出,利用“写话”来训练语言运用技巧。根据“知识迁移”理论(Beauvois,1994),“写话”所获得的语言运用技巧可以向“说话”迁移。艺术类学生由于自身基础较差,在课堂上不愿意开口说英语,缺乏有效的口语训练。通过微博实现知识的迁移是提高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和弥补口语训练不足的有效方法。

微博平台能为学生创造使用英语的机会,构建真实的英语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合作中充分交流,取长补短,充分实现合作教学法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微博记录对合作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和指导,提高学习效率。微博还可以反映学生的参与程度,微博的活跃度和质量及其投票功能还可以作为学习评价的参考依据,便于教师的教学管理。学生通过微博“学”,教师通过微博“教”和“管”,一举多得,双赢。

三、基于微博的英语教学设计

笔者对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12级艺术类四个专业的新生进行了关于英语学习最大困难的问卷调查,旨在通过调查发现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弱点,通过微博辅助教学,有针对性的训练,最大程度的解决问题。

调查发现,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困难,其中单词语法、写作和口语的学习困难最大,成为阻碍他们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均为2012级艺术类专业新生,针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弱点,笔者以他们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课(《走出牛津》大学应用英语综合教程预备级第一单元:The Global Village)作为例子,除了基本的授课内容外,教师以微博作为媒介进行辅助教学,着重训练学生的单词语法、写作和口语能力。具体过程如下:

微博学习重点:Vocabulary&Structure:国籍,职业,爱好的相关词汇;介绍的句型

Writing:描述人

Speaking:介绍自己和介绍别人

课前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的材料增加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感知,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加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适当的课前任务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难点提示和课程脉络的展示让学生心中有数,是对本课的预热。

课上关于知识点的梳理使利用了微博的碎片性信息减少学生对复杂知识的畏难情绪,词汇和句型的汇总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也方便他们课后随时复习,加深印象。

课后教学是最能突出微博辅助教学优势的一环。教师通过上表中第一个作业测试学生的理解能力,考察学生对本科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画图这个与他们专业相关的方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发挥自己优势专长的同时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上表中第二个练习是利用游戏来鼓励学生进行英语输出,文字或口头的描述能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或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堂学习利用微博发挥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通过话题的讨论可以扩大语言输出,学生可以获取别人的观点,也能补充和修改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在对比中看到自己的缺点,在互相合作中学习到别人的优点,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促使学生最大程度的进行语言输出。资源共享是一个很好的搜集平台,能够集众之力搜集与英语相关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互相分享,优化自己的学习资源。

课程结束后,笔者又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90.3%的学生喜欢这种微博辅助教学的新形式,86.9%的学生觉得这种方法有效,对英语学习有帮助。

四、结语

用微博辅助英语教学是一种新形势下的新尝试,它既符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鼓励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也符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特别适合在课前和课后使用,微博的各项功能能够满足多种教学法的要求。微博的特性与艺术类学生的个性和学习风格吻合,如果能有效利用其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拓展语言输入及输出的途径。微博的各种功能也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改进教学。但是用微博辅助教学的方法仍处在探索阶段,如何操作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是我们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才能掌握的,它值得我们不断的去研究。

[1]车玲、苑馨蕊.微博在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中的效用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2]周云.微博英语班级与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研究 [J].现代教育技术,2012(2).

[3]罗婷.探析微博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教互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4]张梦雅.高校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初探 [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5]伊博.对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J].考试周刊,2009(46).

[6]徐晓红.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风格调查与英语教学策略 [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7]微博 [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

猜你喜欢
艺术类辅助教学法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