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机理研究

2012-07-22 07:52赵丽丹綦良群
对外经贸 2012年5期
关键词:生物制品兽用区域

赵丽丹 綦良群

(1. 哈尔滨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2.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100081)

兽用生物制品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及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有的区域脱颖而出,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而有的区域发展停滞不前,甚至被淘汰出局;还有的区域,曾经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但随着环境的变化,逐渐缺乏后劲。研究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机理,对提升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动力

影响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具有根本性、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就是发展的动力要素。动力要素既独立作用于产业发展,又整体综合发挥作用,有效地促进区域产业技术进步,改善产业结构,使产业组织趋于合理,使区位条件有利于产业发展。

(一)科技创新是时间上的引擎动力和空间上的拓展动力

傅家骥等把创新植入经济的机理归纳为四个方面效应,即率先创新的引擎效应、模仿创新的扩散效应、创新继起的持续效应和结构优化的集成效应。其研究考虑的主要是国家层面的创新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在研究区域层面的创新与产业活动的关系方面还需从产业的时空特点上加以丰富。科技创新植入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挥动力作用,是从时间上的持续创新引发区域空间上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链联通,进而优化产业发展系统的结构。

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兽用生物制品产业核心的生产要素是知识与技术。传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运用传统工艺技术对动物、微生物等进行加工处理,制造市场可流通的商品。现代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及蛋白质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制成用来预防、治疗或诊断动物某一种或几种传染病的药品,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与流通。兽用生物制品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及进一步发展都以科技创新为引擎。

在空间上,科技创新通过改变区域要素以及要素结合的形态和功能来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提供途径。传统的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以区域资源和条件为基础,限制因素较多。20 世纪40—50年代,我国对于兽用生物制品研制、生产的区域划分具有明显的地域资源条件的痕迹,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区域各具特色、优势各异的发展格局被不断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区域间技术和产品上的趋同,这种同一化的趋势为区域全面发展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各行业、各种技术、各类产品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拓展了创新空间,同时也使各区域间产业发展的竞争由于差异化的降低而日益激烈,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也成为必然。科技创新对于产业发展的推动不仅表现为时间上率先引领、持续不断,而且表现为空间上集聚、联通和拓展。

(二)制度创新是持续的组织和控制动力

1. 制度创新支撑持续科技创新动力。高新技术的持续发展取决于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而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则需要创新制度的支撑。决定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状况的最主要因素,不是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与人力资本潜力发挥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要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制度尤其是文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比传统产业重要得多。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存在和面临的体制、机制、政策和法规等诸多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否以改革的精神制定创新的思路。

2. 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资源进行最优配置,控制发展成本。制度创新是一种效益更高、交易费用更低的制度对另一种效益较低、交易费用较高的制度的替代过程,往往表现为有效的组织创新。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是组织、协调“政产学研金介”共同实现发展功能效用最大化的过程,是控制发展成本,从而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过程。

3. 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制度自身的创新。制度自身发展的起点是外部事件对于制度均衡的破坏,导致制度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剩,从而引发区域政府以及其他主体对于制度的调整,直到形成新的制度均衡,即完成了一个制度创新周期,这种周而复始的制度自身的创新保证了制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三)自组织结构演进是承载和转化动力

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要素供给、相关产业状况以及产业政策、文化教育、生产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这些因素可以概括成由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区域社会子系统和区域生态子系统构成的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系统。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共同推动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系统的演进。同时,产业发展系统不断与外界环境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进行交流。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子系统自身的变化要通过引起系统构成的重组,导致结构变化时,系统的运行状态才会发生根本变化。

结构、功能和涨落是自组织的三大要素。自组织结构动力在正常情况下,涨落相对于平均值是很小的,此时发生涨落,系统总是要回到平均值附近,涨落不会对宏观的实际观测量产生影响,可以被忽略。但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背景条件下,系统内部诸要素的随机涨落,会因为系统内的非线性相干作用而产生巨涨落,必然会导致在原稳定结构上一定程度的偏离,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系统整体性。自组织系统的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和协同。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这是系统自组织的首要条件,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子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使之占据优势地位,支配系统的整体演化。

二、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过程

(一)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

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 个阶段,进入衰退期时,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变化或是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开始一个新的循环,如此周而复始,产业经历数个生命周期,波浪式向前发展。

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在产业创新、产业集中度、产业规模、产业链、市场结构和产业利润6 个方面有其不同的特征,如表1 所示。其中,产业创新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活跃程度不同,创新的方面也有所侧重。

表1 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生命周期阶段特征

在产业形成期,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区域,首先,需要具备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其次,具备现有或潜在的市场需求,再次,具备较完备的相关产业开发或生产条件;在模仿创新或引进再创新的区域,首先,应根据区域的资源及科技实力,确定导入技术的种类与水平,其次,应创造必要的相关技术、人才和生产基地等条件。前者强调科技进步,后者为技术进步提升作全面准备,两者都侧重于科技创新。

进入成长期,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发展方向更趋明朗,技术效率的提高使产业效益逐渐提高,产品生产迅速实现标准化,区域聚集大量产业发展资源,逐渐有新的同类企业进入,并随时会有大批的其他企业效仿地进入该行业,产业规模迅速膨胀;产业内产生了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的企业群体,从而基本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形成了规模优势。此时,技术效率的提高、知识产权的界定和收益、产业技术及产品的标准化、产品质量的控制、企业行为的规范、市场竞争环境的净化以及政产学研金介的合作等都迫切需要制度创新发挥组织机制和控制机制来降低区域产业发展成本,提高产业效益。

在成熟阶段,随着技术扩散效应的充分发挥,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继续提高。产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时,其发展速度相应减缓,由于市场需求的限制,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能实现盈利但其利润水平却难以提高甚至趋于下降,而弱势企业勉强支撑,面临窘境,产业开始兼并、重组,走向寡头垄断。此时,科技创新空间狭小,趋于缓慢、萎缩,而制度创新相对活跃。制度创新是政府提供条件建设和有效供给的必然保证,为了延缓产业衰落或者为开始新一轮生命周期作准备,政府在规划引导、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扶持。同时,产业内企业也在其合法范围内,通过自愿性的相互合作,对具体制度安排进行创新活动。

在衰退期,产业规模开始出现负增长,技术水平开始趋于落后,企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利润急剧减少并可能发生亏损。社会对新技术的需求、企业自身竞争压力的增大,促使新一轮科技创新的产生,推动产业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衰退阶段和起步阶段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此轮增长衰退,新一轮产业创新继起。

(二)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过程

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直接依赖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技术突破,从自然到生命科学,从生物技术到兽用生物制品,从兽用生物制品到兽用生物制品产业是基础研究、产业开发、生产营销紧密关联一体化的技术经济过程,其实质是多项技术项目及多个技术经济周期间的互动过程,是数次技术经济周期的递进过程,也是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过程。

在基础研究阶段,智力资源在研究资金的支持下,实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智力、资金、科技构成研究型基本要素结构;在产业开发阶段,大量的技术劳动,开发出适应产业需要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管理等工程技术,产业化的基本要素结构特征是大量的技术劳动密集与工程技术密集和开发资金密集,即为工程型基本要素结构;生产经营阶段是在高技术产业化基础上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管理、发展的过程,以生产经营劳动密集、生产经营技术密集、规模化生产经营资金构成为特征,即为生产经营型基本要素结构。

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是研究型、工程型和生产经营型三个基本要素结构协同发展的技术经济过程。尽管有的区域缩短了其中某一阶段,但从整体上都经历了研究型、工程型到生产经营型的依次发展。在智力资源丰富、经济条件发达和科技发展先进的地区,其基本要素结构主导成分呈研究型和工程型;在传统工业基础好、模仿创新能力强和技术劳动密集的地区,其基本要素结构主导成分呈工程型和生产经营型;在教育滞后、经济不发达和工业化基础差的地区,其基本要素的主导成分是生产经营型。区域的基本要素结构以及根据区域发展目标对基本要素结构的调整能力是决定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的因素之一。

三、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效应

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效应是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对发展系统动力主体的影响,是一种因果关系。影响的主体是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客体是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的动力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影响的原因是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的特征,影响的结果即效应,是动力主体由于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而面对的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

(一)动力主体一体化效应

动力主体一体化是在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通过让渡自己的部分利益,形成共同的行动准则和协调一致的政策,建立起合作机制,以一体化的集团力量参与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区域间的竞争,在区域内实行经济技术合作,对外构成一定壁垒的一种谋求地区和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力主体一体化的具体表现是形成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联盟以及机制。形成动力主体一体化效应的动因和条件,既有经济利益的追求,也有政治利益的驱使,还有文化、制度等起的作用,是多种利益综合的结果。在动力主体一体化进程中,市场需求和政府的主动参与共同发挥作用,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强烈的利益追求、政府的积极主导和制度保障是实现动力主体一体化的三个基本条件。

(二)效益倍增效应

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范围经济性、关联经济性和规模经济性的特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范围经济性,是指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过程中,带动其相关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性。关联经济性,主要是指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系统进程中,技术经济周期之间,以及在单个技术经济周期内,创新的经济价值是相互关联的。规模经济性,是指在一定的市场需求范围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每一单位的平均成本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和关联经济效益使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显现出明显的效益倍增效应,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不断扩大。

(三)加速效应

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速度经济性特征。速度经济性是指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创新的高速发展链,一项高技术要在最短的时期内实现其产业化、规模化,否则该项技术将很快被淘汰。在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的一个技术经济周期内,基础研究的时间若为t1,产业开发的时间若为t2,生产经营的时间若为t3,那么,三个阶段串行发展的一个技术经济周期的时间区间为Tc=t1+t2+t3,而完全并行发展的一个技术经济周期的时间区间为Tb=max{t1,t2,t3},由于速度经济性,一个技术经济周期T∈(Tb,Tc),并不断向Tb趋近。各动力主体对于效益和效率的追求,在不断完善的产业发展条件下,使技术经济周期不断趋近于并行发展的时间区间,在技术经济发展上呈现加速效应。

(四)循环累积效应

区域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偶然事件引起该区域的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的扩大,产生市场扩大效应,引起生产要素在该区域集中。要素和产业集中导致区域内研发成本、生产成本下降,产业发展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和市场的青睐,导致要素进一步集中,继而又引起市场规模扩大和要素集中,如此循环往复构成循环累积效应。

[1]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402 -410.

[2]王艾青.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8):31 -34.

[3]吴彤. 论协同学理论方法——自组织动力学方法及应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124(6):19 -26.

[4]魏世红,谭开明. 技术效率促进高技术产业循环发展的机理分析——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J]. 科技与经济,2009(4):46.

[5]张陆洋,胡混. 高技术产业发展基本要素结构规律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4):27 -34.

[6]张陆洋. 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4):54 -58.

[7]A.David Silver.Venture Capital[J].John Wiley &Sons,1990.

[8]侯合银,王浣尘.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过程的系统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3(3):28 -34.

猜你喜欢
生物制品兽用区域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佳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兽用芬苯达唑粉的含量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兽用B超在母猪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思考
几种兽用消毒药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