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校背景下“五三一”制高职动漫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2012-07-23 06:27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职业

邹 羚

(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江苏 苏州 215137)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应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应与企业岗位生产的实际相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就是由此而产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学校、行业、企业等不同的教育资源,采用课堂、现场教学和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苏州大学在苏州市相城区政府牵头下,与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合作,以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为载体,通过整合利用政府、社会、学校的各类优质资源,进行了政府、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探索。

“五三一”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政企校三者的五个合作、三个共建、一个互赢。五个合作指:合作以职业分析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合作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合作以职业目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合作以知识面为基点的课程内容,合作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三个共建指:共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队伍,共建一个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一套高水准的考核评价体系;一个互赢指:实现政府、企业、学院、学生多方互赢,如图1所示。

图1 “五三一”机制

一、五个合作

1.合作以职业分析为导向的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以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是否与生产结构及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为准。根据国外一些先进职业教育理论,一般应满足三项基本原则。企业需求原则:专业设置应满足行业领域内所有企业的普遍要求;相对稳定原则:专业设置应满足相当长时间内职业发展的需求;广泛适应原则:专业设置应适合较宽的职业领域,并具有综合性。

因此,本院在动漫企业技术人员、学院专业带头人、政府部门三方合作下,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开发动漫类职业群,并将方向设定为二维和三维两个方向,并就该专业的开发前景优势等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2.合作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培养目标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经过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作调研,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过关的人才,更需要能长期在企业工作下去的优秀人才企业。职业教育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要重点对职业岗位的关键能力进行训练。关键能力是指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当学生拥有这些关键能力后,即使职业岗位发生改变,劳动组织发生变动,这一能力依然能使其在其他岗位上快速地重新获取知识,一般包括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的能力。

因此,校企合作团队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一套由工学结合教材,网络资源及素材,校企合作项目为一体的三维立体教学平台。学生在此平台上,采用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的方法,预习、赏析、操作、总结、反馈,发挥自主性,从而达到教学主体知识与技能的自我构建。

3.合作以职业目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为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形成,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以职业目标为核心,以学生进入企业真实环境、参与真实项目、解决真实问题、培养真实能力为原则,按照宽基础多方向强技能的原则构建。整合教学内容,重组教学模块,强化实践环节,工学交替,理论融合实际,全面实施并将素质教育贯穿全程,最终形成一套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通过校企合作,确立了阶梯式的课程结构。将动漫专业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按照知识面、技能强度、综合性逐渐上升。每个层次也是从泛到精、由浅入深开展的。实现以职业目标为中心,职业训练为基础,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宽基础多方向强技能的课程体系。

4.合作以知识面为基点的课程内容

如何使学生获得宽广的知识面,而这种知识层面能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能够方便地转岗,课程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政府、企业、学院三方通力合作下,开发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开发校本教材、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等。及时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知识点能够反映岗位特点和培养目标,并将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认证有机结合。

5.合作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企业学习都将教学活动的组织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而是主动地获取者,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设计项目,运用己有的和新获取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制定出若干不同的实施方案,通过主动学习,不仅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训练,而且还提高了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二、三个共建

1.共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队伍

政企校三方合作,为共培互聘,建立高素质双师队伍提供了平台。学校教师可去企业挂职锻炼,也可兼职企业生产经营产品项目经理,企业技术人员可兼职参加学校实践课程教学。积极改革人事分配管理制度,学校方面,可以将教师去企业学习、参观、上岗作为高职院校员工继续教育的一个环节,从而提高教职员工开展校企合作的热情。企业方面根据学校对于兼职教师课时费补贴办法,形成企业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的补贴、奖励手段,鼓励企业人员参加校企合作。政府层面,可以对参加校企合作热情高的企业、院校给予补贴、奖励,使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90%以上,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比例超过50%。从而建设出一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以学院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为主体的双师素质为特征的专业教学团队。

2.共建一个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

一个好的实习实训基地是完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保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建立“政府立信、学校受益、企业受惠”的伙伴关系。合理整合、统筹政府、动漫相关企业、学校的各类优质资源,制定“政企校”三位一体的动漫实训基地建设合作方案,通过建立动漫专业完善的实训技能培养的实践方案,包括实训项目内容的确定,实训教师团队的组建,实训课程体系的重建,培养出学校与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企业真正需求的人才。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下,学校设立基于院校的“校内设计工作室”,在企业设立基于产业园的“校外创业工作室”。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与指导,坚持学校管理和实习企业管理相结合。

3.共建一套高水准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把企业的用工考核体系及培训模式与学院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融为一体。将考核内容转变成为实践报告、项目设计、项目成果等形式;将考核标准转变成从职业素质、职业技能、项目完成成果组合而成的综合考核标准;将考核形式变成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考核评价体系中,将行业规范和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加入其中,由校企共同管理,共建考核标准、评价机制,进行质量监控,最终建成一套企业满意度为90%以上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三、一个互赢

政企校三方合作,学生省略了企业岗前培训环节,赢得带薪员工岗位;企业降低了培训成本,赢得了人才;学校提高了就业率,赢得了声誉;政府赢得了口碑,从而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企业、学院、学生多方互赢,共同完成了对人才的培养。

[1]陈新业.构建政企校联动平台 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196-197.

[2]张永敬,陈玉花.基于政企校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J].职业与教育,2011,(9):58-59.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