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及培养途径探析

2012-07-24 11:12刘志兵尹建彪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9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职业院校

黄 榕,刘志兵,尹建彪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近年来,江西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江西教育统计显示,2011年江西高职招生为132192人,已经占到当年招生人数的52.78%。但是师资队伍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难以满足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专任教师中双师型的数量比例不到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5%以上的要求。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因而如何聘任选拔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以及如何将现任的职业院校教师培养成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成了当务之急。

一、江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任职、聘用标准现状

关于“双师型”内涵,从“双师说”、“双职称说”、“双证书说”、“双来源说”到“双素质说”等,有多种提法。如“双师素质”是指既包括教师的一般职业素质,又包括其特殊职业素质。它不仅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教学能力,而且掌握职业技术实践技能。诸如此类,表述过于宏观,职业学校难以具体操作。正因为有关部门缺乏明确而详细的、可供高职院校实际操作的“双师型”任职及聘用的指导标准,这也直接导致目前江西各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各自为政,要么参照普通教育教师的评聘标准,要么以一个统一的标准覆盖所有的专业和人员。江西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任职的标准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这也可以从表1江西省部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中反映出来。

殊不知职业教育的专业差异非常明显,同时职业学校的老师来源也各异,既有多年从事职业教育教学教师、也有从企业中聘用人员,还有刚入职的新老师。他们要么技能缺乏,要么缺少教学的经验。加上当前江西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直接由普通专科学校转型过来的,因此专业教师未经过企业和社会的实践,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入职后得到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也偏少;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应用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采用同一标准显然难以对所有的情况认定。这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带来了很大影响。

表1 江西省部分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要求

同时职业教育相比于普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学习评价等诸多方面均有显著特点和特殊要求,必须对进行“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教师提出相应专业以及不同层次教师的任职标准,真正考察其是否具备“双师素质”。

二、国外发达国家高职院校教师任职标准

各发达国家对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不仅在学历上有要求,还特别强调其实践经验以及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工作经历和经验。

在美国,各州政府都制定了职教师资培养以及教师资格认定方面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要想获得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证书,必须在所教专业上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并对所教技术或动手操作的课程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具备担任顾问和单独研究与判断的能力。并且高职院校的新进教师必须要接受一年的上岗教育引导;未接受过师范教育的教师,则要对其进行5~6年的培训与引导。

德国的职业院校,专任教师任职资格是拥有大学学历,原则上要有博士学位;有5年以上的相关专业的经历(其中,至少在相应专业岗位上工作3年,并有2年以上的教学和培训经历),掌握教育和心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具备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和方法的能力。在一些高等专科学校中,还要考察应聘者与企业界的联系能力。除此以外,德国对职业教师资格证书还有其严格的标准,想要获得职业教师资格首先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第一次职业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获得实习教师身份并进入政府开办的专门教师实习学院进行为期两年的实习。按时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和师范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方可参加第二次职业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者才可能获得职业院校正式岗位资格证书。

在日本,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求毕业于国立工业大学、综合大学工业学院或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文部省认可的高等院校,同时还要拥有硕士文凭才可任职。在日本职教师资任职标准中,不但重视学历,教学能力以及工作经验也很重视。从事职教的教师在工作经验方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高中毕业以后,在学校、研究所从事过有关的教育或研究、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是在短期大学或专门学校毕业后,在学校、研究所从事过有关的教育或研究、技术工作2年以上。日本还专门设立了“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进行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其课程设置以学科为核心,以培养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出发点,学员按时修完课程获取学分后即可获得国家颁发的职业教师资格证书。

由此可见,国外发达国家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完备的原因不仅仅是对于学历教育的重视,专业技术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职场修养和素质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同时对于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有其严格的门槛和把关,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习实践课程的领导能力也成了考核因素。

三、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任职标准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职教师资任职标准,江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独立的认定标准体系,不能只是将认定标准过多停留在对学历学术的要求上,重点是要把技能考核、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能力作为“双师型”认定的主要指标,同时应设立单独、中立的评定机构,真正体现职业教育对“双师素质”教师的特殊要求。

1.对于在职业院校已从教多年的教师申请“双师型”教师认定。学历和资历要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的职称,具有教师资格证,同时具有本专业实际工作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资格证书;基本素质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并能胜任专业理论教学或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技能要求:有五年以上基层第一线(生产、管理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2.对于从行业或企业中进入职业院校工作的教师申请“双师型”教师认定。学历和资历要求: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相应资格证书以及两年以上在职业院校从事与本(相近)专业教学工作的经验(含兼教经历);基本素质要求:具有较全面的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理论并能胜任专业理论教学或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要求:能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及专业实习;能全面独立指导学生参与本专业应用技术方面的实验以及实训;能独立担任本(相近)专业一门或一门以上的专业课程教学。具有在省级学术或专门行业刊物上发表一篇以上教学科研学术论文。或参与通过鉴定的校级(或以上)教学科研课题研究一项(或以上)并担任主要领导者;或长期在企业对本专业技术工种人员培训经历并有自编教材者(二者选其一),即可认定“双师型”教师。

3.对于从职业院校“助教”和行业企业“助理工程师”中成长起来的教师,其“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为,学历和资历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教师资格证或通过一些教育理论基础考试者,具有两年以上在职业院校从事与本(相近)专业教学工作经验(含兼职经历);基本素质要求:掌握本专业先进技术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将专业理论转化为更为直观的教学课件,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者;技能要求:具有三年以上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助理工程师”及其以上岗位的实际工作经历。或近三年主持(或参与排名前三)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运用到企业,产生良好效果的,方可认定其为“双师型”教师。

四、完善江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1.完善校外锻炼机制,提高实践技能

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应该具有针对性,对从高职院校吸收的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要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学校要依托行业及企业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将这部分教师下派到企业进行中短期培训、专业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双向沟通与联络,形成“双主体”(学校和企业)的“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模式,实现校企互惠共赢。第一,通过科研或技术开发与服务、产学合作等方式安排教师参加对口、专项短期实践和科研开发活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将学习到的新技术和新知识运用于教学之中,及时更新教学知识并将应用技术带到课堂当中;第二,组织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参与顶岗实习,实习期间要给专业教师制定相应的计划和要求完成的任务,这样教师才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行业“一线”的发展现状、本专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要求以及岗位需求的情况,系统掌握业务技术开发与应用流程,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第三,学校可以出台文件,要求每位专业课教师每两年或三年就必须有二个月以上到生产一线的实践工作经历,以作为晋升晋级要求。促使教师深入企业,以了解企业的生产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熟悉并掌握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提高自己实践运用的能力,从而用于学校的教学。第四,要鼓励教师独立或积极参与承担企事业的各种科研项目工作,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并创造条件引导教师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利用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方式,开展市场开发项目的合作,共同攻克企业的技术难题,最终双方共同受益,提高实践能力。

2.发掘内部资源,立足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可以使培养目标与日常工作密切结合,有着成本低、节约时间、人力以及财力的优势,效果可能立竿见影。因此高职院校除了利用外部资源外,也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的自有资源,立足于校本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一是加强对新入职教师或低职称教师的岗前培训。学校应挑选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校内现有的实训条件基础上利用传、帮、带的方式对新入职教师或低职称教师进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让新专业教师尽快成为主力军,在教学中脱颖而出。二是有效依托本校的实训室、实训基地作为校本培训资源,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积极参与。鼓励教师将从企业学习来的最新的生产工艺成果应用到实训基地建设中去或对实训室进行二次开发,使基地建设尽可能营造成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的企业环境,以便充分适应专业环境需求和专业教学的需要,让教师在实训室教学时提高实践能力。三是组织教师参与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工作,教师通过担任鉴定考评员,能够系统地了解当今所处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和标准。通过对职业技能鉴定等级标准和试题及考试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了对其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的要求,那么在参与制定教学计划时就有更多的发言权和更切合实际的意见,在担任实践教学任务时有更强的针对性及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四是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全国性或省、市级组织的各种技能比赛活动。通过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教师认识到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专业技术操作达到标准。参赛过程中,通过与兄弟院校专业教师之间的技能交流,让教师对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因此校内培训要抓住技能比赛这一重要载体。

通过上述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提高专业教师从事技术科研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的能力,以成为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1] 刘韵琴.高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

[2] 吴兆方,陈光曙.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3] 刘志兵.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障碍探析[J].职业时空,2010,(8).

[4] 薛立军,张立珊.当代职业教育创新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5] 殷利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成人教育,2011,(6).

[6] 蒋宗珍.高职“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7).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职业院校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