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环境下江西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探析*

2012-08-11 06:22
图书馆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馆藏纸质数据库

蔡 明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27)

1 云计算及其特点

云计算是指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技术的综合发展,可通过数百万台计算机群为用户服务。云计算是一种资源使用和交付模式,使用户从以桌面为核心使用各种应用转移到以网络为核心使用所需资源并提交、分享资源。在云计算模式中,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云海”之中,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以某种便捷、方便、安全的方式获得“云”中的相关的信息或服务。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不高,使用方便,数据与应用共享性高,具有超强的运算能力、数据存储能力和共享能力,它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IT资源、各种应用和数据等形式的服务,用户按需付费。

2 江西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分析

笔者对江西省56所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表1列出了2011年部分江西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情况。根据表1的调查结果可知:(1)纸质文献资源丰富。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九江学院等高校图书馆的纸质馆藏文献总量都超过260万册,其余本科院校纸质馆藏文献资源总量都超过100万册。江西城市职业学院、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等专科院校图书馆的纸质馆藏文献量都超过87册;(2)收藏了一定数量的电子文献。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学院等图书馆馆藏电子图书总数都超过100万册。在39所高校图书馆中,56.4%的高校图书馆购买了中国知网的数据库,25.6%的高校图书馆购买了重庆维普公司的数据库,43.6%的高校图书馆购买了万方公司的数据库,48.7%的高校图书馆购买了超星数字图书,20.5%的高校图书馆购买了方正电子图书资源库,15.4%的高校图书馆购买了EBSCO数据库,23.1%的高校图书馆购买了Springer-Link数据库,7.7%的高校图书馆购买了Elsevier Science数据库;(3)文献购置经费有保障。本科院校图书馆纸质资源购置费有300万元左右,高职院校图书馆纸质资源购置费一般在100万元左右。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每年的电子资源购置费都在150万元以上,其他院校图书馆每年的电子资源购置费一般在30万元左右;(4)资源重复建设较严重。各高校图书馆在资源购买方面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数据库重复购买率高,各数据库收录内容交叉重复,造成资源和经费浪费严重。

表1 部分江西高校图书馆2011年馆藏建设情况调查表

3 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情况调查

笔者对江西省高校的3 000名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了调查,发出调查问卷3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 74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53%。调查结果显示:(1)40%的学生每周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3.3%的学生每天使用;50%的学生每次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只有1小时,20%的学生每次使用3~5小时。学生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的频率偏低;(2)40%的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站了解电子资源,20%的学生通过咨询馆员了解;50%的学生对文学艺术文献有需求,33.3%的学生对数学、化学、物理文献有需求;(3)40%的学生认为电子资源能激励自己的学习和求知,52.7%的学生认为通过网站能快速查找、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23.3%的学生认为纸质资源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意识较强,电子资源的利用率比纸质资源要高,电子资源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4 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劣势分析

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有:(1)统一的管理系统。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实现资源网络化、数字化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高校图书馆使用的文献管理系统比较一致。江西省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服务系统采用的大都是南京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用户通过馆际互借可以访问其他院校图书馆的资源,这为资源共建共享奠定了基础;(2)丰富的馆藏资源。如前分析,江西省高校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纸质资源和一定数量的电子文献;(3)便捷的文献传递服务。高校图书馆开展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用户通过CALIS和CASHL两个共享平台可与其他图书馆进行文献传递,获取所需的资料。

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管理体制障碍。目前,高校图书馆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制约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开展。有的高校图书馆缺乏大局观念和合作精神,使得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不能顺利进行;(2)技术障碍。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各馆数据标准与著录格式不一致,影响资源共建共享;(3)经费障碍。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需要专门的运行经费作保障。经费投入与利益分配的处理不当,势必影响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4)知识产权障碍。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如电子文献传递中的著作权保护、文献数字化的著作权保护、各成员馆自建数据库的知识产权问题。

5 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

5.1 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云中心

成立高校图书馆联盟,建立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云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高校图书馆联盟可采用自主开发云计算服务系统或采用云计算服务商以网络服务的形式提供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架构局部应用的“云”服务平台,开展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联盟要制定统一、合理、科学的数据录入标准,统一采购电子资源,各成员馆按照统一著录标准加强各馆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联合书目数据库、特色文献数据库,利用云存储服务,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存放于“云”上,供用户随时随地通过高速网络享用中心提供的简便易行、低成本、按需支付的服务。同时,用户也可以享受实体图书馆提供的传统服务(如借阅、流通、参考咨询等服务)。

5.2 制定统一的云计算服务标准和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计费模式

在架构“云”服务平台的同时,各成员馆对可能引起版权纠纷的资源、共享权限等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制定一套可行的标准和方案,明确哪些资源可以无条件共建共享、自由使用,哪些资源需要设置一定的使用权限等。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合理的信息资源共享计费模式。建设一个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在云计算的计费模式上,要考虑到基础架构的成本。笔者建议可汲取国外企业及同行的一些成功经验,按照成本折算、数据的存储量、计算量、存储时间等方面来制定收费标准,以便用户的操作使用。

6 结束语

云计算给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带来了一系列变革。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解决文献资源需求量与经费紧张之间的矛盾,减少信息资源的重复购置。建立江西省高校图书馆云计算服务平台,构建共享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促进江西高校图书馆服务网络化、数字化,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重要措施。

[1]石美清.云计算对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5):65-67.

[2]杨经铭.关于建设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思考——以广东省公共、高校、科研三大系统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3):73-76.

[3]刘星星.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以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联盟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0(6):50-52,56.

[4]蔚晓慧,黄磊,孙睿阳.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网上特色服务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2):98-105.

猜你喜欢
馆藏纸质数据库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