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研究

2012-08-11 06:23莫翔伶
图书馆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均等化图书馆服务

莫翔伶

(柳州市图书馆,广西 柳州 54500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快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文化服务均等化。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准确、充分地理解、把握和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当前公共图书馆界的紧迫任务,更是公共图书馆事业未来的长期使命。分析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策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投资兴建、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联共同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年)》指出,公共图书馆应该在人人享有平等利用权利的基础上,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服务。公共图书馆推行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公民平等、自由、合法利用图书馆获取文化信息权利的重要途径。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以保障居住其中的所有人,无论其经济社会地位、居住场所、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种族、宗教等区别,都能就近获得知识、信息、文化资源以及其他图书馆服务。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文化产业和版权部负责人戴奥克拉奥女士提出的 “我们必须保证让世界上每个角落的每个人都有书读”,这是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最简明而全面的表述。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全体公民享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机会均等;二是服务结果大体相等。

2 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公共图书馆事业投入不足

公共图书馆作为完全由政府财政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政府投入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图书馆发展水平的高低。尽管各地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但图书馆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收入的份额仍然较低。200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550 808万元,根据财政部网站公布的数字,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8 518.30亿元,据此计算,200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仅占全国财政收入的0.08%。由于财政投入大部分用在了人员支出上,图书购置和开展活动的经费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事业发展。2009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总支出606 630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96 331万元,占总支出的32.4%。在全国2 491所县级公共图书馆中,1 030所图书馆的人员支出超过了财政拨款的80%。

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事业建设,是解决基层图书馆建设经费不足的有效途径。但因缺乏相关制度,公共图书馆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步伐缓慢。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社会资本投入有限,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均等化服务的开展。

2.2 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

“十一五”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2 884所,比2005年增加122所。但公共图书馆事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和投资数额较大,服务覆盖范围广,人员素质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文献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水平较低,设施条件简陋,文献资源相对匮乏。在经济发达地区,同样也存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失衡的现象。如广东省大中型公共图书馆多集中在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而东、西、北部等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分布稀落,不少市尚未建立区级图书馆。

2.3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偏少

文献是图书馆开展均等化服务的基础。经费不足导致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修订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中规定,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应达到1.5~2.5册,而我国2009年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44册,远远低于国际图联的标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由于购书经费的短缺,全年没有添置读者所需的文献资源。据统计,2009年,675所县级图书馆全年无购书经费,占县级图书馆总数的27.1%。

3 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实践策略

3.1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图书馆的投入

公共文化具有全民共享的公共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主要靠国家的财政投入。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的文化机构,政府加大投入,是其开展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条件。因此,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经费的投入力度,保障读者服务工作均等化开展。如表1所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收入逐年增长,这就为均等化服务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经费基础。同时,中央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中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需经费予以补助。另外,公共图书馆要与社会开展广泛合作,多渠道筹集经费,吸收民间资本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以壮大图书馆的发展实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公共图书馆要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以文化服务的品牌效应积极主动地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一是利用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建馆。如苏州职业大学,利用民间资本参与新校区的建设,民间资本直接投资馆舍建设。二是合作投资办馆。如浙江省金华市严济慈图书馆采取民办公助、联合投资、股份合作、拥有产权、共享资源的运作模式,是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合作办馆的成功范例。三是采用项目合作方式,建立图书馆。如公共图书馆可与企业合作,建设数字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和培训业务。如上海图书馆与上海市有线电视服务机构合作,用户每户每月只需缴纳5元信息服务费,在家里就可以通过闭路电视点播文献信息服务。

表1 省级图书馆财政拨款收入占经费总收入比重表

3.2 建设较为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较为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基础。只有当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达到一定覆盖率的时候,均等化服务产品才能到达相应的服务点,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基本的文化服务。因此,在计划建设新图书馆时,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和建设要求,合理安排图书馆网点。在目前情况下,一是大力倡导总分馆制。总分馆制实现了“整合资源、统一管理、共建共享”的图书馆建设理念,节约了图书馆建设投入和管理成本,提高了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了服务覆盖面,方便读者能就近得到图书馆提供的文化服务。如厦门市图书馆积极开展直管型、联办型、加盟型和托管型的总分馆模式,建立起富有厦门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二是建立流动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可以将服务触角深入到居民区、厂矿企业及边远地区,极大地方便了基层群众借阅文献。如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牵头建设的广东流动图书馆,以资源共享为目标,推动了广东全省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改革和建设,构建了较为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3年至2012年5月,广东流动图书馆已建立了74个分馆,进馆总人数达36 591 098人,阅览总册次有69 595 446册次,外借办证数量达154 328个,外借册次达4 524 759册次。三是与各种机构合作建设行业分馆。公共图书馆与单位合作建设行业分馆,实行的是单位独立管理图书馆,而公共图书馆负责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如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有关部委合作,建立的部委分馆,为各部委提供立法决策文献咨询服务,这不仅有利于各部委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而且节约了财力、物力和人力,使文献信息保障工作更为畅通和有效。

3.3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方式与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公共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大力度建设和购买相关数字化图书文献资源,力求借助于最普通和最为便捷的网络通讯工具把服务送达服务对象。2010年12月15日启动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以国家图书馆为服务中心,以国内各大图书馆为服务节点的数字资源传递和服务体系,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传播手段,通过国家骨干通讯网,向全国和全球提供高质量的以中文数字信息为主的服务。截至2010年9月底,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保有量已达480 TB,内容丰富,种类齐全,其中超过76%的资源可以提供全国服务。尤其是国家图书馆“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的实施将使全国2 940所县级图书馆具备数字图书馆服务能力,使全国的县级图书馆都进入数字图书馆时代,形成资源总量丰富、资源更新及时、服务方式便捷、服务手段多样的县级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

另外,各地公共图书馆要创新服务内容,在调查读者需求的基础上,主动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积极开展讲座、展览服务,定期举办读者服务活动,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服务需求。

3.4 关注弱势群体,实行服务均等化

公共图书馆要降低服务门槛,为所有读者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实现服务内容的基本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要保障公民平等获取文献资源、平等阅读、平等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在做好馆内服务的同时,坚持进社区、进农村,注重对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服务,满足各种群体的阅读需求。第一,按照文化部的要求,实行基本文化服务的全免费,使低收入的读者同样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第二,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的文化服务项目,如为盲人建设专门的阅览室,为其他残障读者提供送书上门服务。

4 结束语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国民收入分配原则,成为缩小差距、促进和谐的重要选择。在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今天,公共图书馆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不但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撑和财力的支持,更需要图书馆人的思维创新。

[1]余雪丽.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实现途径的探讨[J].才智,2010(22):203-204.

[2]洪凯.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均等化:目标、途径与保障条件——基于公共政策分析视角[J].图书馆论坛,2010(1):104-107.

[3]王自洋.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图书馆,2008(5):18-20.

[4]岳慧艳.对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思考[J].现代情报,2011(4):106-107.

[5]陆晓曦.近5年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经费状况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7):61.

[6]杨永,朱春雷.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三维视角分析[J].理论月刊,2008(9):150-152.

[7]黎华兴.浅析民间资本介入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以百色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0(6):53-55.

[8]吴洪珺,冯守仁,肖维平,等.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12-17.

猜你喜欢
均等化图书馆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