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读学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①

2012-08-15 00:54高晓龙张学生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5期
关键词:课程学生

高晓龙 张学生

(1.南京市建宁中学 江苏南京 210015; 2.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三河 065201)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蔡元培),学校体育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具有一定的艰苦性、疲劳性、紧张性,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从而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1]。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拓展训练的价值功能也由生存训练演变成生存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时至今日,拓展训练以“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逐渐得到教育界的认可,多所学校(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北科技学院等)都开设了拓展训练课程。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促进身心健康。本文把拓展训练引入到工读学校教学中,研究了工读学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意义,分析了工读学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和注意的问题,旨在为工读学校学生的教育增加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1 工读学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意义

1.1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

工读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动机等方而存在较多的问题,多数学生学习比较困难。他们认为读书无用,学习动机长期停留在短浅、消极的水平上,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低下,很多严重行为问题的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读写算技能。上课不是睡觉就是捣乱,要不就逃课,课堂教学效果较差[2]。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教师设定各个项目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拓展训练的每个项目就是一个游戏项目,趣味性较强,在快乐的氛围中,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参与热情。在工读学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让工读学校学生耳目一新,避免常规教学方法和内容给他们造成的逆反心理,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2 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团队精神

工读学校学生同伴接受性较差,这些学生普遍存在遭到同伴拒绝的经历。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社会交往技能缺乏,冲动控制性差、缺乏问题解决能力、存在社会感知问题、缺少合作性与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笔者在和工读学校学生交往过程中发现,工读生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一句话或只是简单的目光对视,就可以导致冲突。一些工读学生承认自己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而且有过被欺负或欺负别人的经历。

拓展训练需要每个学生学会与别人沟通、交流、分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体认知能力,发展有效的沟通技巧与合作技巧,随着学生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增强,以及问题的建设性解决,能增进相互间的信任、理解与尊重,形成合作性学习的良好氛围[3]。有关研究表明,经过拓展训练的培训,对学生的交际交友、与异性交往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均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在交谈和待人接物两个方面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4]。对工读学校的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可以使工读生在模拟的挫折环境下,认识群体的作用,增强对团队的参与意识、责任心和归属感,学会关心他人和集体,形成发展性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社会化的健康的发展。

1.3 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

工读学校学生人格方面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承受挫折,自尊水平比较低,意志力薄弱,容易接受他人的暗示和教唆,而产生爆发性的行为[5]。在多年的工读学校的工作中发现,工读学生做事敷衍,责任心差,缺乏远大理想;部分工读学生因为家庭等因素,自信心不足,自我封闭,存在抑郁现象。

拓展训练是身体力行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各项挑战,自己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自身价值和团队的温暖。有研究表明,拓展训练对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性作用。在工读学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可以有效帮助工读生心理健康发展。

2 工读学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

2.1 拓展训练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现代的体育教学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作为教学客体的现象,注重学生自身的心理结构和学习结构,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变成学生的帮助者和合作者,学生和老师相互协作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学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相互合作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社会现象。拓展训练以其自身的项目特点,体验式学习是其主要学习模式,符合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

2.2 拓展训练场地、器材要求简单

拓展训练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包括高空项目、中低空项目、地面项目、户外项目、组合项目等庞大的项目体系。如果学校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建设一组拓展高空组合架、逃生墙、背摔台、电网和一些地面项目,购买一些安全带、安全帽、保护锁、下降器和一些零星用品。如果学校经济条件不允许,拓展训练课程就使用一些简单的地面项目,利用废报纸、眼罩、绳子、体操棒、呼拉圈等器材,同样可以达到效果。

2.3 师资具有保障

工读学校具有丰富的教师资源,很多教师都具备很高的学历和知识储备,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选出一些责任心较强的老师,进行拓展训练的专业培训,比如绳索保护和各种器械的操作等,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工读生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必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4 安全具有保障

拓展训练给人的一种感觉是属于高风险的项目。虽然有的项目(比如高空项目)存在一定的危险,但是其危险系数较低。美国专业体验培训机构Project Adventu根据其15年内培训学员的受伤数得到一份统计数据(培训内容为空中单杠、攀岩等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体验式培训每百万小时活动的受伤数为3.67次,篮球和足球每百万小时活动的受伤数分别为2650次和4500次[6]。关键是拓展训练过程中,教师做好组织工作,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按要求操作,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不安全行为,控制不安全因素。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拓展训练内容丰富,项目趣味性强,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效果。拓展训练的这些本质属性对于工读学校的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拓展训练全新的教育理念、场地器材的需求和安全特点为工读学校开展提供可能,工读学校庞大的教师资源、场地器材条件也为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提供必要的保障,工读学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2 建议

工读学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安全问题应充分重视。拓展训练的场地器材一般建在校园中,对于高空项目和半高空项目的器材需要封闭管理,防止课后学生随意攀爬出现安全事故。场地建好后一定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每次课前老师要进行几次尝试,确保器械安全。每年都要进行连接点松紧检查和防锈处理,不能超期使用。严格执行器械使用规定,实行淘汰制度。

[1]杨东锋.高校体育教育与拓展训练结合的现实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2]张福娟,刘新学.工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其教育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

[3]宣海德.论拓展运动在当代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价值[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5).

[4]孙永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7).

[5]江琴娣,杨福义.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3).

[6]田海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拓展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

猜你喜欢
课程学生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快把我哥带走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计算机类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