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轮滑课学习兴趣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①

2012-08-15 00:54崔学开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5期
关键词:某大学学习动机动机

崔学开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00)

本文拟通过对山东某大学学生关于轮滑课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期望能发现问题,进而对改进轮滑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身对轮滑课的兴趣,完善轮滑课教学体系能有所裨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东某大学选修轮滑课的60名大学生(其中男生40人,女生20人)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山东某大学的轮滑课,主要是本人曾在山东某大学实习,更有机会获得第一手资料。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轮滑网等网站,查找与轮滑相关的资料,并参阅了和轮滑有关的书籍,为论文的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2)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走访相关轮滑课教师,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关于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60份,回收率100%。(3)数据统计法。将回收问卷逐项统计整理数据,通过百分比计算,并进行分析讨论。

2 结果与分析

(1)关于大学生对选修轮滑课兴趣的调查统计分析。关于对60名大学生对选修轮滑课兴趣的调查统计分析显示:有38.33%的大学生非常喜欢上轮滑课,并愿意为之付出辛苦的训练和作为自身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之一;另有38.33%的学生不愿意上轮滑课,他们选修轮滑课的动机不明确,往往只是为了学分,为了毕业,或者一时的心血来潮而选修轮滑课,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轮滑练习及训练的学生仅有13.33%。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在课上喜欢观看关于轮滑方面的比赛录象;部分学生意识到轮滑课对自身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也表示有机会也愿意参加各种轮滑活动,这说明学生对轮滑运动是喜爱的,调查显示有15个同学曾经参加了由山东某大学、某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主办的“大学生轮滑比赛”和疯狂轮滑阵线山东站比赛以及山东某大学时尚轮滑交流赛等多项赛事,轮滑运动在山东等地以颇受欢迎,这也和频繁的赛事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被赛事的举办带动起来。但还是有小部分大学生对上轮滑课存在消极情绪,这与学生自身兴趣的养成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激发、引导兴趣教学的角度出发,使每个教师都有清晰的认识,以便进一步提高轮滑课的教学质量。

(2)关于大学生选修轮滑课的目的调查分析。调查大学生选修轮滑课的目的,也可以直接反映出大学生对轮滑课的学习兴趣。对60名选修轮滑课的大学生的学习目的进行调查显示:有61.67%的学生认为选修轮滑课是自身需要,这部分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积极正确的鼓励,能进一步巩固其学习兴趣,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有效的榜样作用;有43.33%的学生上轮滑课是为了应付考试,这部分大学生对于学习轮滑运动的动机不端正,往往为了应付,而不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教师,深挖原因,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3)影响学生对轮滑课兴趣的因素。大部分学生本身喜欢轮滑运动,也希望自己专项成绩能得到提高,但由于某种因素而不愿上轮滑课,对影响学生学习轮滑兴趣因素进行调查。调查得知,山东某大学轮滑课在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上存在一定问题,有些教师,在进行轮滑课教学时不论学生情况如何,都按同一尺度进行授课,一刀切,这样使部分运动能力差的学生长期遭受高难度、技术动作不过关等困扰,让他们当反面教材,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失去了对轮滑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可见,如果改进教学方法,比如利用分层教学、游戏等教学方法,并逐步完善轮滑课程的设置,多加入一些学生喜爱的轮滑课内容,实施加入一些小游戏来活跃气氛,不断提高教师在轮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使兴趣贯穿于轮滑课,使轮滑课上的生动、活泼、就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4)学生自身因素。除了以上几个因素外,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与自身因素有关。调查显示,由于身体素质的影响,对轮滑课不感兴趣的,占23.33%,由学生自身情绪而产生不愿上轮滑课的学生,占28.3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自身素质对上好轮滑课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轮滑课教学中,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己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技能水平低,故缺乏自信,易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人为地夸大了轮滑课的技术难度。对于这类学生建议采用分层教学法,主要从考核、技评、日常表现三方面出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明确学习目标,从而逐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5) 对学生选修轮滑课动机进行调查。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选修动机是正确或较正确的。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大学生对轮滑课的学习有着更深入的认识,掌握运动技能已经成为大学生内在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

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将学生学习轮滑的学习动机分成三类。

第一类的同学选修动机是正确的,他们的身体各方面基础较好,绝大多数同学都从事或接触过轮滑或者类似体育运动,他们的第一志愿也是选择。因此在学习中积极主动,肯于吃苦,求知欲强。技术水平提高也很快,技术水平处于中上等水平。所以我们将这类学生确定为学习动机明确型。

第二类学生的选修动机不完全明确。他们中有一部分人玩过轮滑,一部分人没有玩过轮滑,纯属业余爱好,所以这部分人各方面基础一般。他们中多数人只简单从兴趣出发,参加轮滑选修课。这一类同学在轮滑学习中表现为时好时坏,情绪不稳定。他们只是从表面上看到了轮滑运动外在的动感与时尚,而没有深刻的意识到轮滑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这项体育运动对身体素质的高度要求。由于他们的学习主动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因此他们掌握轮滑技术动作水平提高则显示很慢,运动技能和考试成绩一般。我们将这类学生确定为学习动机模糊型。但是,这部分大学生只要通过任课教师的合理引导、积极诱发,完全可以促使他们参加积极的兴趣,逐渐明确学习轮滑的动机,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第三类同学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型,部分选修轮滑课的学生,可以说根本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这类大学生,在选修轮滑课之前,体育运动强度很小,绝大多数都未接触过轮滑运动。他们选择轮滑选修课仅仅是为了混个选修学分,顺利毕业,因此他们在轮滑技术教学课堂中表现为怕苦怕累、严重消极被动,在上课时抱着60分万岁的思想,没有全方位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因此他们在轮滑课的学习中积极性不高,甚至还经常缺课,考试时成绩较差,部分同学还未能及格。我们将这一类学生的动机确定为动机错误型或不明确型。

由于以上这三类同学,无论是在选修动机上,还是在自身兴趣培养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进而所带来的后来就是,选修课之后,学生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好的特别好,差的很差,这就要求我们轮滑课教师,认真反思——如何才能激发大学生们的轮滑课热情,让他们真正的爱上轮滑课。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调查结果表明:有大约3/4的学生喜欢观看轮滑比赛,这说明轮滑运动在山东某大学很受欢迎,学生基础较好。(2)调查结果表明:山东某大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上轮滑课是自身需要,说明选修轮滑课目的明确。(3)调查结果表明:授课教师技术和理论如何,都会影响到学生对轮滑课的兴趣。(4)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自身素质和情绪对上轮滑课的兴趣也有较大影响。(5)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选修轮滑课的动机明确。

3.2 建议

(1)加强轮滑运动的宣传力度,逐步开展中小学学生轮滑普及活动,参与者不仅能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还能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2) 加强高校轮滑课教师的队伍建设,作为未来轮滑运动的宣传和教育者,高校轮滑课的师资状况也显得拙衣见肘,几乎没有老师从小是专门从事轮滑运动的,教师的技术水平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3)教师应把研究的重点从对过去“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的研究。(4)教师应努力改变大学生的成败体验,使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5) 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改善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1]倪同云.中西方群众体育现状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4):226.

[2]于立强.对轮滑运动促进全民健身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1,17(2).

[3]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公告[J].中国学校体育,2004(1):527.

[4]丛松.浅谈单排轮滑运动的兴起对速滑运动的影响[J].冰雪运动,2001(4):45-46.

猜你喜欢
某大学学习动机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动机不纯
我太喜欢考试了等5则
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