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探析①

2012-08-15 00:54刘嘉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科学人才

刘嘉

(哈尔滨医科大学体育学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

作为我党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切合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和战略,标志着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水平,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而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和难点都在教育教学上,没有教育教学的不断探索,就没有人才的科学培养,也就没有社会的科学发展,也就不能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日益繁多的教学任务和迫在眉睫的教学改革是摆在高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高校体育教师,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才,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指导,努力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

1 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在“人”,落脚点也在“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师的教育”,落脚点在“人才的取得”。高校体育教师作为一种专业人才,切合科学开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教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在。首先是全社会,特别是高校的领导阶层要把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重要人才来尊重。要尊重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格发展、尊重体育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还要尊重高校体育教师终身学习进修的权力,充分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使得高校体育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被充分激发,教出满足社会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理解学生,体育教师教育也要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深入理解学生,设置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和项目,要废除“以考为本”、“分数至上”的陈旧思想,从传统的“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到“参与式”、“趣味”课堂,注重学生的自身需求,引导学生学习锻炼,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 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体育教师较其他教师来讲受教育水平不高,并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尊敬和重视。新时期以来,人们越来越意思到高校教育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性,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工作的实施主体,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的发展关系到未来人才体质的增强、身体的健康。故此,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文化学习、道德培养,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实现教师整体建设的良性发展。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绩效考核、奖惩激励、榜样教育、制度规范等加强高校体育教师教育,实现体育教师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应更加注重与社会合作,通过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与经营,培养可以承办比赛项目,开发体育用品的体育管理者和研发者,以全民健康教育和终生运动为契机,开拓体育消费市场,吸收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高校体育教师将具有无穷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3 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事物各要素及事物周围的相关要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协调发展,是指所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各领域、各层次、各要素在发展过程中要互相适应、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实现各自系统、各领域、各层次、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系统在整体上的稳定有序与和谐发展。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社会与教师自身把教育的发展看做是终生的、全面的,系统的发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体育教学的核心在课堂,高校体育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在授课中因材施教,灵活掌握、有的放矢,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当今全世界正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高校体育教师仅仅依靠以前的知识的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的。故而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职前教育,也要注重在职培训和校际交流,让他们知行合一,教书育人,实现体育教育教学的扬弃与发展,充分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4 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落实途径是统筹兼顾

教育本身便具有不平衡性,无论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还是教师的整体发展的不平衡性,都制约着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统筹兼顾,就是追求教师教育的协调发展,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部门要定期组织交流会,让老师们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要加大对教育不发达地区教育教学的重视,定期投入资金举办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同时,也要客观的实事求是,不能对教育急于求成,毕竟,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是需要周期性长,不能一蹴而就的教育实践才能完成的,首先要求的不能是一味追求大规模、高层次,而是要从管理制度上入手,建立有效的监督奖惩机制,慢慢的使教师转变观念,自觉地、主动的进行学习,之后再进行科学的引导,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5 创新是高校体育教师进步的灵魂

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具有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创新才能使教师灵活驾驭课堂,才能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和丰富,才能使教师具有崇高的激情,让师生共同学习,课堂内容丰富有趣。体育教师要立足与基本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终身思考与学习,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用创新使学生受益,使社会受益。学校和社会要给予教师充分提升的空间,满足他们对知识的向往,用各种方式激励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高校领导者要把握体育课程的灵活度,科学管理,给体育老师充分的教学自主权,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对优秀创新给予奖励,鼓励科研成果投入实际。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高校才能拥有拥有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满足高校学生的需要,满足体育教育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实现体育教育的和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21世纪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期,在新时代体育教师素质建设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创新的理念。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全面性”、“创新性”新世纪人才,使得教育发展有效的不断前进。为了完成高校体育教师教育这一宏伟目标,我们首先要发挥自身优势,要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引入健全的管理监督机制,强化高校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要“走出去”,要吸收国际优秀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国际、省际、校际合作,鼓励中国高校体育产业人才走出本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为高校体育产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1]林显鹏.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

[2]林永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教育的发展[J].北华大学学报,2007(2).

[3]高玉柱. 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33-34.

[4]赵发旗.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27(6):188-190.

[5]石培华.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宏观政策环境[Z].在世界体育论坛的演讲,2005.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科学人才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人才云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毛遂自荐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