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生理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2012-08-15 00:43聂黎虹李光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1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生理学章节

聂黎虹,周 旭,李光华

(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系,宁夏银川 750004)

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生理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聂黎虹,周 旭,李光华

(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系,宁夏银川 750004)

PBL和LBL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各具优缺点,将两种教学法相结合,实行互补,构建适合生理学教学的新模式。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保证理论课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生理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生理学;PBL教学法;LBL教学法

生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学科,研究正常情况下机体生命活动规律,它的发展与医学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为了适应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提高生理学课堂教学效果,自2006年以来,作者在本科水平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探索和研究,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采用PBL与传统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的特点

PBL教学法由加拿大 Memaster大学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在1969年创立,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参与下,围绕医学问题或临床病例进行讨论的学习模式。多年来,PBL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已得到了世界医学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它重视多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使学生早期接触到临床问题,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1]。

LBL教学法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体地位,采用大班“灌输式”教学,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LBL教学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由于其具有系统性强、对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低,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控制和节约教学资源等优点,它的主体地位并没有改变,只是在探索中不断进行改进。

2 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2.1 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合适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由于生理学学科的特点,完全依赖于学生自学有很大的困难,且我校生理学课程设置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此时多数医学基础课程尚未开设,学生对很多医学专业知识不熟悉,,对多数医学专业名词含义的理解较肤浅。因此,在实施PBL教学法时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采用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选取《呼吸》章节,在实施小班教学的中医和护理专业时引入PBL教学法,目的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讨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病例如下:患儿,男,1天,因“早产21d伴呻吟、青紫3h”入院。其母孕33周,胎膜早破,顺产。患儿出生后不久出现呻吟,青紫,口吐泡沫。入院后呼吸困难逐渐加重,查体:反应差,全身发绀,SpO2约65%,心率90次/分,呼吸频率70-80次/分,三凹征(+),两肺可闻及湿啰音。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收住院,入院后行对症支持治疗,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症状逐渐缓解。让学生从生理学角度解释以下问题:①患儿为什么出现呼吸困难,而且是吸气性呼吸困难?②SpO2:65%,呼吸频率:70-80次/分等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③为什么双肺闻及湿啰音?它对肺换气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影响?④为什么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后症状缓解?⑤如何预防此病的发生?(附:SpO2的正常值为95% -100%;婴儿呼吸频率的正常值为40-60次/分;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是由于上部气道部分梗阻所致吸气性呼吸困难;湿啰音: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泌物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

教学大纲中,《呼吸》章节教学时数为6学时,在不改动原教学时数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一定改动,其中4学时仍进行LBL教学,2学时用于PBL教学。由于需压缩LBL教学时数,我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过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首先,要求学生课前进行章节内容的预习;其次,LBL教学过程中尽量保证章节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教学时间,对于易于理解的章节内容实行串讲的方式,鼓励学生自学,以节约教学时间。将选取的病例作为引言,展开章节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对该病形成初步的认识。第一次理论课结束时,将教学病案发给学生,每8人一组(尽量按宿舍进行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每组抽取一道讨论题。

2.2 收集资料

首先,病案中的问题要求学生结合临床问题对《呼吸》章节中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复习;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校园网、图书馆等途径收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再次,教师建立班级QQ群,学生可以将资料收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疑惑在QQ群中进行讨论。教师参与QQ讨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及时、合理地引导。收集资料过程中,学生体现出极大地学习热情,QQ群讨论热烈,学生不仅复习了肺通气、肺换气等章节重点内容,而且对该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的新进展也有了初步了解。

2.3 论证总结

经过一周的资料收集,小组讨论后,最后确定论证方案,每组挑选1名学生在课堂进行主体发言,依据所抽取的问题,阐述对该病案的认识并进行分析,本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完善。

通过解释“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而出现呼吸困难”的问题,自然引出肺通气,复习肺通气的过程,加深对通气阻力(肺的弹性阻力、顺应性)这个难点问题的理解。通过讨论“湿啰音产生”的问题,首先加深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的理解,其次复习肺换气过程,尤其是呼吸膜通透性的问题。针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缓解症状”这一特点,总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就该病案中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所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进行充分讨论,生动地复习了肺通气和肺换气过程的内容,使学生体会到了基础理论与临床问题相结合的过程。学期末,学生关于《生理学》课程教学反馈调查中,超过60%的学生认为,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将基础理论与临床问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此种教学模式。

3 应用PBL和LBL相结合教学模式的体会

PBL教学法具有LBL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点[2]。它以临床问题为中心,使基础理论与临床问题有机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资料收集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进行文献资料检索的能力;小组讨论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人际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课堂陈述过程,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3];班级QQ群的建立,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但PBL教学法也有其不足之处,它以临床问题引导基础理论的学习,打破了基础知识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忽视一些重要内容。此外,此种教学法对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要求较高,这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很难实现。而对于基础知识的传授,传统LBL教学法具有很好地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可与PBL教学法很好地互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采取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LBL教学为主,辅以PBL教学。通过教学实践证明,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生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尝试过程中我们以小班教学为试点,在向大班教学推进过程中,仍可选择合适章节,合理划分教学时间,LBL教学后,安排讲习课进行PBL教学。相信这两种教学方法结合、互补的形式在今后将会有更广阔地发展和应用前景[4]。

总之,在我国现有的教育环境下,对于医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某些章节实施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合适的,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较早开设的医学基础课程,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各高校在引入PBL教学法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各种教学法的优缺点,实行互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5]。

[1]Neill PA.The role of basic sciences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clinical curriculum[J].Med Education,2000,34(8):608-613.

[2]Mc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859 -867.

[3]宋 利,史海水,高 媛,等.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评价[J].医学教育探索,2009,8(3):260-263.

[4]董六一,李维祖,郭 岩,等.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药理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安徽医药,2011,15(7):923-924.

[5]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00-102.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PBL Plus LBL Teaching Mode in Physiology Teaching

NIE Li-hong,ZHOU Xu,LI Guang-hua
(Physiology Department,School of Preclinical Medicine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Ningxia 750004,China)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and lecture-based learning(LBL)teaching has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We propose combining the two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making them complement each other to construct a new mode suitable for physiology teaching.The PBL plus LBL mode can not only ensure theory teaching but also stimulate students’learning initiative,thus help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physiology;problem-based learning;lecture-based learning

G642.0

A

1006-2769(2012)01-0085-03

2011-12-12

聂黎虹(1977-),女,宁夏盐池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呼吸神经生理学和心血管生理学的研究及生理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生理学章节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粗茶皂素的制备、纯化及其表面活性研究
《烃》一章中的实验考点大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