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

2012-08-15 00:42汤其婷秦艳萍
种业导刊 2012年10期
关键词:播量纹枯病中耕

汤其婷,秦艳萍

(柘城县农业局,河南 柘城 476200)

1 选用良种

注意选用适合本地生态特点的国审与省审品种。因为小麦品种的地域性较强,所以推广适应本地气候生态特点的优质小麦品种易获成功,柘城县近几年推广的主导品种有众麦1号、淮麦22、周麦22等。

2 精细整地

近年来,随着旋耕机械的普及,土壤耕层变浅趋势明显,一般只有16~20cm,因此适当深耕有利于小麦深扎根及扩大根系吸收范围,而且对改良土壤结构和小麦增产都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耕深要达到23cm以上。播前要平整地表,起埂作畦,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要求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cm,适当增加氮肥用量或使用催腐剂,加速秸秆腐化。旋耕作业的地块土层比较悬虚,必须镇压踏实,做到秸秆还田与深耕,旋耕之后必须耙实,以防麦苗吊死及冻害发生。

3 合理施肥

增施肥料,培肥地力,充分满足小麦对各种养分的需要,是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基础。麦田施肥的基本原则是:增施有机肥,控氮、稳磷、增钾、补施微量元素,实现小麦平衡施肥,大力推广小麦专用配方肥。有机肥养分全,肥效稳定持久,既能改善小麦品质,又能培肥土壤,一般要求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3000kg左右,在有机肥的基础上配施化肥,一般每667m2目标产量500~600kg的麦田,每667m2底施小麦配方肥50~60kg。

4 提高播种质量

4.1 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是培育冬前壮苗的关键,播种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小麦高产稳产。一般适宜播种期为日平均气温14~16℃之间。半冬性品种如众麦1号、周麦22号等适播期为10月8~18日。最佳播期10月10~15日。

4.2 适量播种

适量播种是保证适宜基本苗,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具体播量应根据品种特性、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等合理确定,一般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如众麦1号、周麦22号等,每667m2基本苗控制在18~20万范围内,一般每667m2种子播量9~10kg。10月20日以后,每晚播3d,增加0.5kg播量。

4.3 推广机播

机播能较好地控制播量,能达到下种深浅一致,是实现小麦苗齐苗匀苗壮的重要措施。严格控制小麦播种深度,一般播深控制在3~5cm之间。

4.4 足墒下种

足墒下种是确保一播全苗的关键,若土壤墒情不足,宁可晚种两天,也要浇透底墒水,做到足墒下种。

4.5 土壤处理与药剂拌种

防治地下害虫应采取土壤处理与药剂拌种相结合的方法。土壤处理应在整地前每667m2用3%甲拌磷粉粒剂或3%辛硫磷颗粒剂2~3kg,拌细土15~20kg均匀撒于地面,随肥料耕翻入土。

药剂拌种选用3911、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按药、水、种子1∶50∶500比例进行。在拌杀虫剂的同时,每667m2用2.5%适乐时悬浮剂20mL混合拌种,预防小麦纹枯病等根部病害。对全蚀病发生区用全蚀净拌种,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5 搞好田间管理,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5.1 冬前管理

5.1.1 查苗补种 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选用本品种种子在缺苗断垄处补种,以保证适宜的基本苗。

5.1.2 化学除草 11月中下旬是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每667m2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g,对水30kg均匀喷施。对猪秧秧、泽漆发生较多田块,每667m2另加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45mL。

5.1.3 防治纹枯病 11月中下旬,每667m2用20%的三唑酮乳油75~100mL,对水30~40kg喷雾。

5.1.4 镇压控旺 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于11月中下旬进行镇压,控制旺长,防止冻害,发生严重旺长的麦田,间隔7~10d,连续镇压2~3次。

5.1.5 浇好越冬水 优质高产麦田浇好越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浇水时间以立冬至小雪期间为宜,浇水后,应及时中耕保墒,破除板结。

5.2 春季管理

5.2.1 中耕 小麦返青后及时中耕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各类麦田均可中耕,对一般麦田应浅锄不宜伤根,以促根增蘖育壮苗。对群体超过80万头的偏旺麦苗,结合镇压适当深中耕,以控制旺长。

5.2.2 化控防止倒伏 对于群体偏大的麦田,起身拔节期喷施壮丰安,有显著的防倒效果,一般每667m2用壮丰安30~40mL。

5.2.3 以防纹枯病为重点,搞好春季病虫害防治 2月底至3月上旬是防治纹枯病的有利时机,每667m2用20%三唑酮乳油100~150mL或12.5%烯唑醇可湿

性粉剂40~60g,对水30~40kg喷雾,严重发病田块,间隔7~10d,重喷一次。4月上旬后小麦白粉病、锈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相继发生,要搞好“一喷三防”。

5.2.4 合理追肥 施肥浇水时间,要根据品种、地力水平和苗情灵活掌握。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或地力一般,群体略小的麦苗,宜在起身期追肥浇水;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或地力水平高,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期追肥浇水。一般667m2追尿素10kg或小麦追施型复合肥15~20kg。对各类麦田要严格控制追氮量,防止倒伏或贪青晚熟。

5.2.5 适时浇水 小麦孕穗挑旗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此期浇水利于减少小花退化,保花增粒,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如果此时田间墒情好,可推迟到开花期再浇。

5.3 后期管理

5.3.1 浇好灌浆水 在浇好挑旗水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浇灌浆水,灌浆水对延缓小麦后期衰老,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一般应在小麦扬花后10d浇灌浆水。

5.3.2 防治病虫害 近年来,小麦后期病虫危害猖獗,对小麦产量品质影响很大。预防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抽穗后每667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40~50kg喷雾。防治锈病、白粉病每667m2用20%三唑酮乳油100~150mL,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60g,加水40~50kg喷雾。防治小麦穗蚜应选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如10%吡虫啉或2.5%三氟氯氰菊酯等。

5.3.3 叶面喷肥 小麦灌浆期结合病虫防治叶面喷肥,能有效提高小麦千粒重,改善小麦品质,一般每667m2用尿素500g加磷酸二氢钾200g,对水50kg叶面喷施。

5.3.4 适时收获 小麦在腊熟末期收获最好,此时籽粒千粒重高,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

[1] 石静姝.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2(01):18-19.

[2] 鲁磊.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04):11-12.

[3] 高魁英.小麦高产关键技术环节[J].种业导刊,2011(05):19.

猜你喜欢
播量纹枯病中耕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 适应性的影响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播期和播量对春小麦银春10号产量的影响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不同播量对新麦26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