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中的急救护理

2012-08-15 00:42张彤彦籍虹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室颤术者心源性

张彤彦 籍虹

高危冠心病患者指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 变致严重心肌缺血或伴左室功能不全者。对这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尽快重建血运,可 改善预后,但也明显增加了PCI的危险性。因此,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护理,配合医生进行急救起着重要作用。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为1 81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施行PCI,本文就术 中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816例中2例三支病变患者造影后即出现 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共完成PCI 1 814例 其中男1 100例,女714例;年龄38~89岁,平均(62.3±10.5)岁,其中高龄(≥75岁)862例。冠脉造影单纯左主干病变29例,三支血管病变1 785例,其中合并左主干病变138例,并发心源性 休克85例,心功能不全926例,肾功能不全216例,伴糖尿病726例。2结果:1 814例PCI,1 812例术终达竹M3级血流,成 功率99.9%。术中新发生心源性休克33例,出现心室颤动(室颤)9例,心包穿孔10例,急性血 管再闭36例,发生左心衰187例。1例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梗,开通相关靶血管,但由于在高危冠心病患者指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致严重心肌缺血或伴左室功能不全者。对这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尽快重建血运,可改善预后,但也明显增加了PCI的危险性。因此,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护理,配合医生进行急救起着重要作用。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为1 81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施行PCI,本文就术中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完成高危冠心病患者PCI术1816例,本文就其术中急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完成PCI术的高危冠心病患者1816例,年龄38~89岁,平均(62.3±10.5)岁。男子1102例,女714例。冠脉造影单纯左主干病变29例,三支血管病变1787例,其中合并左主干138例。心源性休克85例,心功能不全926例,肾功能不全216例。糖尿病726例,高龄(≥75岁)862例。术中新发生心源性休克33例,出现室颤9例,心包穿孔10例,急性血管再闭36例,发生左心衰187例。

1.2 手术方法 局麻下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置入导管鞘,从指引导管送入指引钢丝及球囊导管至病变部位,疏通阻塞血管,置入合适支架,术毕拔出鞘管,局部压迫止血。

1.3 结果 PCI成功率99.6%(1813/1816)。2例三支病变患者行造影后即出现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1例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梗,开通相关靶血管,但由于在院外心脏骤停时间较长,虽血流恢复,但最终死亡。1816例PCI术患者,1813例术终达到TIM3级血管,术中抢救88例次,抢救成功率为96.6%(85/88)。冠造及PTCA术后,出现入睡困难、失眠36例(53%),排尿困难27例(40%),术中及术后出现迷走反射12例(18%);PTCA后出现心律失常2例(4%);注射部位瘀斑及全身出现出血点1例(1.5%);急性血管闭塞1例(1.5%);其余造影及PTCA后老年患者均完全,行及PTCA支架植入术患者,症状得到改善,生存质量提高。

2 术中护理

PCI术成功效果与病变程度相关密切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PCI术风险增加。但我们认为高危患者的特殊病变和累及合并其他疾病本身并不是PCI术绝对的限制条件,术者娴熟高超的技术以及针对高危患者特点所采取的术中急救护理措施才是关键。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术中顺利的基本要求,对于高危PCI患者尤其重要。患者上手术台后,护士要及时准确连接外周血管压力和心电监测,建立静脉通路,有其他合并疾病的患者在术者上台前予以及时纠正,功能调整接近正常。多数患者进入导管室后,心理负担较重,即有快速治愈的迫切,又有惟恐手术失败而失去生命机会的矛盾心理,因此我们除了要做好常规的心理护理外,还帮助患者配合医生完成术者术中的各种要求,减少术中不必要的意外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是高危冠心病患者PCI术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影响高危PCI患者手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术中并发症抢救包括:心源性休克、室颤、急性血管闭塞、纠正酸中毒、避免外伤及感染、保护呼吸道通畅给氧、穿孔及心包填塞。

急性血管闭塞的护理急性血管闭塞是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TCA后出现。患者表现出持续剧烈的心前区疼痛,血压下降。心电图表现为ST段改变等急性血管闭塞表现,遵医嘱立即进行抗凝、溶栓治疗后缓解,并给予严密的观察:①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表现:术后出现心绞痛即可记录心电图,并 与术后心电图相比较,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同时给予止痛、镇静治疗。②血压变化:术后要勤测血压,发现血压下降要查原因。③周围血管栓塞表现:有无原因不明的相关部位剧烈疼痛,术前与术后测量的下肢周径要做比较,判断有无栓子脱落、肢体水肿,造成术肢动脉栓塞。

术后严密监测心电图和血压的动态变化 严重心律紊乱是ptca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持续心电监护对预防和早期发现一些并发症至关重要。护士要严密观察有无频发室早、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同时应注意观察st-t的改变,以便及早发现心肌缺血及心肌再梗死表现。本组老年患者ptca后,出现心律失常3例,其中1例频发室早、1例室颤、1例室速,均得到及时观察救治,转危为安。

3 小结

PCI术成功效果与病变程度相关密切。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PCI术风险增加。但我们认为高危患者的特殊病变和累及合并其他疾病本身并不是PCI术绝对的限制条件,术者娴熟高超的技术以及针对高危患者特点所采取的术中急救护理才是关键。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术中顺利的基本要求,对于高危PCI患者尤其重要。患者上手术台后,护士要及时准确连接外周血管压力和心电监测,建立静脉通路,有其他合并疾病的患者在术者上台前予以及时纠正,功能调整接近正常减少术中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猜你喜欢
室颤术者心源性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心电形态学特征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室颤能力的比较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投照角度对介入医师辐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1例重度低钾血症致反复室颤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室颤抢救成功1例
胸腔镜手术中扶镜者的重要性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