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护理

2012-08-15 00:42卫丽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损失量补液婴幼儿

卫丽霞

小儿腹泻,又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近两年,我科收住小儿腹泻患儿587例。通过合理调整饮食,控制感染和及时补充电解质,以及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收住腹泻患儿587例,其中男286例,女301例。6个月至1岁281例,1~2岁295例,<6个月11例,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精神反映差,个别患儿出现嗜睡状。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①健康史:详细了解喂养情况,包括喂养方式,人工喂养的小儿喂养何种乳品,冲调的浓度,每天喂哺的次数和量,添加辅食及断奶情况等。注意有无不清洁饮食史和食物过敏史;询问患儿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气味,有无发热、呕吐、腹胀、腹泻、里急后重等不适;既往有无腹泻病史,有无其他疾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史。②身体状况: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如神志、体温、脉搏、呼吸、皮肤黏膜情况和营养状态;记录24 h出入量,测量患儿体重,观察患儿前囟、眼窝、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和尿量等。评价脱水的程度和性质;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红,发炎和破损。了解血常规、大便常规、大便致病菌培养和血生化等化验结果。③心理社会状况:了解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是否缺乏小儿喂养和卫生知识;评价患儿家庭居住环境条件、经济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等。

2.2 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 ①腹泻:与喂养不当、感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低,对食物的质和量有较大变化时耐受力差。②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③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婴幼儿血清免疫球蛋白、胃肠道SIgA水平及胃内酸度均较低,新生儿出生后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或因过多使用抗生素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时均易引起肠道感染;人工喂养的患儿由于不能从母乳中得到SIgA、乳铁蛋白等体液因子,更易患肠道感染。④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害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且便稀刺激臀部皮肤有关。⑤潜在性并发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症。⑥知识缺乏:与患儿家长缺乏合理喂养知识,饮食卫生习惯知识以及腹泻患儿的护理知识有关。

2.3 护理措施

2.3.1 控制腹泻、防止继续失水 ①调整饮食 适宜的营养对促进恢复,缩短病程非常重要。故腹泻脱水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 h(不禁水)外,均应继续进食。②控制感染感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必须严格消毒隔离,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必要时根据临床特点,结合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针对病原菌的抗生素,并随时进行调整。③观察排便情况观察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气味、性状、量,及时送检,采集标本时注意应采集粘液脓血部分。作好动态比较,为输液方案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3.2 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根据病情可选择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①口服补液:由WHO推荐的ORS液可用于腹泻时脱水的预防,以及轻度和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的患儿。补液量:一般轻度脱水约需50~80 mg/kg,中度脱水约需80~100 ml/kg,于8~12 h内将累计损失量补足;脱水纠正后,将余量用等量水稀释按病情需要随时口服。有明显腹胀、休克、心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服用ORS溶液期间,应适当增加水分,以防高纳血症。②静脉补液:用于中、重度脱水或呕吐频繁的患儿。根据不同的脱水程度和性质,决定溶液的成分,容量和滴注时间。第一天补液:输液总量: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 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 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 ml/kg,包括补充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溶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而定。输液速度: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和继续损失的量和速度,遵循先快后慢原则。一般前8~12 h,每小时8~10 ml/kg,若中度和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先快速扩容,用2:1等张含纳液20 ml/kg,于30~60 min内静脉输入;脱水纠正后,补充生理需要量和异常的损失量时速度宜减慢,于12~16 h内补完,每小时约5 ml/kg。第2天以及以后的补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已基本纠正,主要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损失量,可改为口服补液,补液量需根据吐泻和进食情况估算。

2.3.3 维持皮肤完整性 腹泻时,大便次数频繁而且性质改变,肛门周围皮肤容易发生糜烂甚至引起溃疡及感染。需选用柔软布类尿布,勤更换,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吸干,局部皮肤发红处涂以5%鞣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并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皮肤溃疡局部可用灯泡照射。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尿布皮炎发生。

2.4 严密观察病情 ①检测生命体征:对高热者给予头部冰敷等物理降温措施,擦干汗液,及时更衣,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②密切观察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当患儿出现呼吸深长、精神萎靡、口唇樱红,血pH下降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及时使用碱性药物纠正;密切观察低血钾表现:当发生患儿全身乏力、哭声低下或不哭、吃奶无力、肌张力低下、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腹胀及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时,提示有低血钾存在,应及时补充钾盐。

2.5 健康教育 ①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按时逐步添加辅食,防止过食、偏食及饮食结构突然变动。②指导患儿家长配制和使用ORS溶液。③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避免肠道内感染。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④及时治疗营养不良,加强体格锻炼,适当户外活动。⑤气候变化时防止受凉或过热,夏天多喝水。⑥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

3 结论

通过上述的护理方法,住院患儿明显缩短了病程。轻度脱水患儿,补液1~2 d,中、重度脱水患儿补液2~5 d。个别重症患儿,1周即可,护理效果满意。因此我们认为,婴幼儿合理喂养,注重饮食卫生,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同时指导患儿家长了解小儿腹泻病的病因,预防措施和正确喂养知识,对治疗和预防小儿腹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均有着重要意义。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6-255.

[2] 崔焱.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5-172.

猜你喜欢
损失量补液婴幼儿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开采对矿区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碳损失量的影响
煤层瓦斯损失量计算方法探讨及其实践*
关于石嘴山矿区煤层气含量测试中损失量计算的探讨
基于Pareto前沿的塔河油田高含氮天然气分离过程研究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