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观察及护理

2012-08-15 00:42高彩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透析液低血压心功能

高彩莲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5%~50%[1]。指平均动脉血压比透析前下降超过30 mm Hg,或收缩压降至90 mm Hg以下[2]。透析过程中一旦发生低血压就会影响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影响透析效果。早预防和有效护理是降低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我院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经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共接诊血液透析患者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为27~72岁,平均 58.3岁。所有患者共行血液透析3326次。

1.2 方法 血液透析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预防低血压的发生。透析过程中一旦出现低血压应立即停止超滤脱水,减缓透析血流量,嘱患者取头低脚高体位,保证重要脏器血供,同时给予氧气吸入,并静脉输注200~300 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氯化钠。

2 结果

本组患者共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227次,占透析总数的6.83%。其中201例次(88.5%)经有效处理后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完成血液透析;26例次(11.5%)经治疗无效,停止血液透析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 导致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常见原因有:①超滤脱水过多过快或开始透析时血泵速度过快,大量血液短时间内进入体外循环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引发低血压。②透析液钠浓度过低,使血浆渗透压下降,血管内水分移出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③血液透析前服用降血压药物。④血液透析过程中进食导致体内血液重新分布,外周循环血量减少致低血压。⑤患者有失血、贫血、低蛋白血症、心功能不全、植物神经紊乱等基础疾病者血管的调节能力较差,较易导致低血压。

3.2 护理体会 患者行血液透析前护理人员应加强血液透析相关基础知识的宣教工作,嘱患者积极治疗贫血、低蛋白血症、心功能不全、植物神经紊乱等基础疾病。患者透析期间应严格控制体重增长的速度,对体重增长过多的患者可适当增加透析次数和时间。行血液透析的当天早餐进食应充足,透析前应尽量避免服降压药物,可根据医嘱停服降压药以次或减少服用降压药物的剂量。透析前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情况,穿刺针是否脱落,防止透析过程中刺破血管导致失血。根据患者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透析模式,对体质较弱、心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可采用碳酸盐透析、高钠透析、序贯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等多种透析模式[3]。对有痔疮出血、月经期患者及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在不造成血路管凝血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肝素的使用量,以防失血过多导致低血压。确定合适的干体重,透析开始后要严格控制血泵速度,动脉血引出速度以80 ml/min为宜,脱水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脱水量过多,有效循环血量快速降低导致低血压。开始透析时透析液钠浓度以145~150 mmol/L为佳,透析结束前1 h降至140 mmol/L,以避免透析钠浓度过低导致的低血压。透析液的温度以35.5℃ ~37℃为宜,可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升高血压[4]。透析过程中应避免进食,确实需要进食的患者尽量选择在血液透析开始后1~2 h,若血压低于110/60 mm Hg者应绝对禁食。护理人员在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每半小时测血压、脉搏一次。透析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头晕、眼花、出冷汗等低血压表现应立即关闭超滤,减慢血流量,及时补充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必要时可给予升压药物帮助患者纠正低血压现象,若采取处理措施后患者血压仍没有恢复,则应果断停止透析,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1] 冯婉娜,谢美珍,钟宇芳,等.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9-10.

[2] 单文红,郝娟芝,崔秋竹.血液透析中发生血压异常情况分析.齐鲁医学杂志,2006,21(1):40.

[3] 马桂芝,赵宪华,苗继芳.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0):184-185.

[4] 陈春叶.透析性低血压的护理.护理与康复,2005,4(1):61.

猜你喜欢
透析液低血压心功能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含糖透析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血糖血压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迟发性腹膜透析液渗漏的CT诊断及分析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参蛤散对腹主动脉缩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