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北非地缘格局变动探析

2012-08-15 00:50丁兴安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中东伊斯兰土耳其

丁兴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校 新疆 五家渠市 831300)

作为二战后的世界火药桶,中东地区因为其丰富的能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五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以及两次伊拉克战争。这个世界三洲五海的战略要地不断上演大戏。然而此次阿拉伯之春却成为另类的大戏,内乱取代外战。而在这背后却隐藏着不同的赢家与输家。

一、美国在中东利益格局变动中的得失

美国是此次中东北非地缘变动的大赢家之一。2002年开始布什政府提出了“大中东计划”提出要实现中东北非地区独裁政府的民主化改革。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面却是美国的全球战略野心。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革,美国所主导的全球体系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从恐怖主义到全球问题。美国自二战以来建立起的全球格局大有分崩离析的趋势。而在这些复杂的问题背后却是两个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对美国来讲,发展问题对其自身的挑战更具实际意义。作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能源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掌握能源制高点成为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共同的命题。中东地区作为世界能源储量接近三分之二的地区的作用也就更加凸显重要性。中东稳定则油价稳定,油价稳定则经济稳定。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发展链条。

美国从二战期间便开始了对中东的经营。曾几何时美国独占中东地区的能源,然而随着中东北非地区国家的自我发展,美国对中东北非的控制越来越力不从心。完全掌握已经不可能,美国更多的通过对主要国家的联系来稳定自己的能源供应。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冲突让全世界为中东紧张。为了摆脱中东北非地区能源高度依赖,美国从进入新世纪开始就逐步减少从热点地区的能源进口。在2001年,美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266万桶每天,占其原油总进口规模的28.6%。但随后美国从中东进口原油的比重持续下降,到2010年从中东进口原油仅占总进口规模的18.5%,已较1977年最高时期从中东进口占比36.6%下降近半。在此次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国家中,美国的主要进口国沙特和阿尔及利亚仅有极短的小规模骚动,并没有影响到当地的能源生产。可以讲美国十多年来的经营为美国抽身此次事件之外创造了基础。就目前的中东北非地区的动荡形势来看,几乎对美国的能源供应形成不了大的威胁。无论是此次动荡国家实现“民主化”还是持续动荡都对美国有利。如果实现民主化那么美国的中东民主进程就获得了胜利,在世界上和美国国内美国都获得了加分。而美国在此次事件当中对于反对派的支持也为以后美国对中东北非地区的控制增加了筹码。如果陷入持续的动荡那么遭受损失更多的是美国的竞争对手。高企的油价让美国的竞争对手在于美国竞争当中将处于不利位置。另一方面,油价高涨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通过三轮量化宽松释放了大量的美元,美元持续贬值。国际上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新兴经济体,美元的吸引力降低。而此次中东北非地缘变动引起世界能源恐慌,作为能源计价体系的美元有更多的受到了青睐。而石油富国膨胀的美元又为美国国债找到了销路。美国可以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自己的发展。中东北非的地缘变动打击了深陷债务危机的欧盟和那些高度依赖中东能源的新兴经济体。为美国赢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因此,无论中东北非地区此次事件的结局如何美国都会是赢家之一。

美国可以获得中东北非地缘变动的收益,但是同时它也失去了多年来在中东北非地区的经营,特别是埃及和也门。埃及扼守欧亚非三洲的战略要冲,是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力量。埃及的和平与稳定特别是苏伊士运河的畅通对于世界具有战略意义。然而,随着穆巴拉克政权的消亡,埃及的未来政治走向也扑朔迷离。也门是美国在阿拉伯半岛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伙伴。随着也门国内局势的动荡,恐怖势力也借机壮大势力,并通过武装夺权的方式在南部建立政权。强硬打击恐怖分子的领导人的下台让动荡不安的也门未来政治局势充满变数。除此之外,多年来相对平静的中东北非地区陷入动荡也让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受到损害,特别是美国在中东北非地区的能源利益。

二、中东有关国家利益格局分化

(一)伊朗。伊朗为自己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中东北非的地缘动荡吸引了世界的眼光,对于已经对持续低迷的经济条件下高油价苦不堪言的大多数国家来说,如果伊朗再次出现危机将是雪上加霜。因此,伊朗得以获得喘息的机会。首先,中东北非的动荡让欧洲人出现了能源上的空缺,能源价格也随之升高,这对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来说是个沉重打击。伊朗咄咄逼人的核发展进程又是世界不愿意看到的,美国不断向伊朗发出强烈警告而以色列更是磨刀霍霍随时准备摧毁伊朗的核设施。作为伊朗核问题的重要关注方,欧盟决定追随美国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一方面对伊朗的核活动给予惩罚,另一方面也是让美国放弃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一种妥协。其次,动荡的时局为伊朗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提供了机遇。一直以来逊尼派是阿拉伯世界的主导力量,什叶派在一些国家虽然人口占多数,但是都是“被统治者”。在按照民意决定国家意志的西方游戏规则里占人口多数的人应该成为国家的主导。发自民间从群众崛起的 “阿拉伯之春”运动让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到政治进程中。作为什叶派国家伊朗一直期望能够成为世界什叶派穆斯林的领袖。这次席卷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运动为伊朗提供了机遇。对中东而言,拥有核武器的伊朗将有大得多的战略和政治影响,必将增强伊朗、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抗击以色列以及在波斯湾国家支持什叶派运动的信心。其三,美国以色列对伊朗的关注度下降。特别是叙利亚局势一天比一天复杂,以色列将面对更大的挑战。一旦叙利亚陷入内战和持续动荡以色列的安全环境将会更加恶化。相对于伊朗,目前紧张的叙利亚局势更是关键。

伊朗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喘息机会,但是中东北非国家“革命”的模式也为推翻伊朗政权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伊朗2009年总统大选后败选的总统候选人穆萨维声称大选中有大量舞弊行为要求重新计票。支持穆萨维的人走上街头,伊朗的抗议运动迅速从首都向全国蔓延甚至传播到了伊朗的海外侨民那里。为了平息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不得不宣布调查舞弊行为,并对部分选票进行重新计票。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及其盟国开展大规模的制裁行动,目标就是以压促变。随着制裁的深入,伊朗的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伊朗的货币贬值,依靠能源出口的财政出现了恐慌。不排除伊朗经济恶化下出现国内动荡的可能性。

(二)中东北非的地缘变动为土耳其增强在本地区的影响力提供了机遇。土耳其在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之后一直期望能够恢复过去对中东地区的主导权。然而由于土耳其走世俗化的发展道路与周边的穆斯林国家在政见上有诸多冲突,特别是土耳其积极加入北约和欧盟让周围国家感觉土耳其“离经叛道”。从去年开始的政治动荡给土耳其提供了良机。随着政权的更迭,面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讨论也随之成为热门话题。土耳其在二战后的国家成功转型成为各国学习的榜样之一。土耳其也积极给予这些国家必要的帮助。自叙利亚危机以来,土耳其给予叙利亚反对派巨大的支持,不仅叙利亚反对派的重要会议在土耳其召开,土耳其为了制裁叙利亚政府还切断了叙利亚的贸易通道。土耳其外交部长达武特奥卢2011年11月30日宣布,土耳其将暂停与叙利亚的一切金融联系、冻结叙利亚政府资产,阻止向叙利亚移交一切武器及军事装备,暂停执行与叙利亚达成的战略协作协议。

(三)传统伊斯兰势力。传统伊斯兰势力成为政权更迭后国家的主导力量。特别是穆斯林兄弟会。目前发生政权更迭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也门强人政治家退出舞台。在强人政治时代很少产生能与当局分庭抗礼的政党或者领导者。而在中东北非地区传统的伊斯兰势力却是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政治力量。在缺乏治国理政的政党和领袖的情况下,传统伊斯兰势力将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突尼斯高级独立选举机构2011年11月14日公布了制宪议会选举最终结果,伊斯兰复兴运动获得89个席位,保持制宪议会第一大党地位。在本·阿里执政期间曾经饱受打击的伊斯兰势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崛起。埃及议会选举的结果显示穆斯林兄弟会(简称穆兄会)的自由与正义党独占鳌头,赢得总席位的近一半,成为下院第一大党。曾经是穆巴拉克总统头号打击对象的穆斯林兄弟会也摇身一变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第二大党依然是伊斯兰背景的光明党。利比亚尚未进行选举,但是,部落社会为主体的利比亚已经出现了分裂的迹象。而在现在临时政府的执政团队当中对于恢复传统的伊斯兰法的兴趣相当浓厚。在以宗教信仰和家族为核心的传统社会里,宗教力量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对于政府,人更多的忠诚于自己的家族和宗教信仰。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伊斯兰势力将会对这些国家产生重要影响。传统伊斯兰势力也成为动荡的赢家之一。

(四)以色列通过对阿拉伯国家分而治之的策略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面临洗牌。以色列西部的埃及政权更迭,国内要求废除埃以和平协定的呼声也不断传出。一旦埃及强硬伊斯兰势力执政,埃以的和平进程可能受到影响,以色列相对稳定的西部边境将会出现裂痕。一旦埃及加入支持巴勒斯坦极端势力的阵营当中,以色列将面临重大安全威胁。北部叙利亚政权政治形势依然不明朗,反对派的力量在不断积聚,未来叙利亚一旦陷入内战,如果有伊斯兰极端势力进入将会在以色列北部产生新的不稳定因素。如果黎巴嫩的真主党与他们进行联合将增大以色列的安全困境。土耳其将会利用此次动荡的机会增强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2011年9月土耳其已经开始中断与以色列的一系列的贸易、军事和国防工业关系。借此来与以色列拉开距离,增加周边国家对土耳其的好感。土耳其在国家独立和强大进程中大国雄心逐步复苏,此次动荡为土耳其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土耳其的发展模式也成为很多动荡国家的一个选项。土耳其远离以色列让其在中东地区的压力增大。

三、欧亚国家的面临新的局势

(一)欧洲国家一直以来期望稳定的后院失火。地中海计划当中期望建立的稳定的欧洲能源供应格局打破。利比亚并没有和欧洲人预想的那样恢复成为稳定的能源伙伴。特别是随着东部地区谋求自治很可能带来利比亚的分裂。部落矛盾在没有了卡扎菲的强硬政策后爆发。叙利亚局势持续不明朗,联合国的斡旋并没有让局势缓和。埃及即将到来的大选是否能够解决国内的冲突,军队是否会交出权力。持续深入的债务危机让欧盟在处理中东北非局势上的精力更加有限。

(二)动荡的中东北非局势让对中东地区能源高度依赖的亚洲国家出现能源压力。一方面动荡的形式让国际市场的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时期对于依赖世界市场的亚洲主要经济体来说无疑增加成本减少收益。亚洲溢价让亚洲国家将为能源付出更多的外汇,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亚洲国家在中东北非地区的投资面临更大的风险。近年来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持续上升。发展中国家经济规模越来越大,遭受海啸袭击的日本几乎停止了国内核电的生产不得不增加对其他能源的进口。为了获得更多的能源供应这些国家加大了在中东北非地区的投资。动荡的局势让这一地区的投资环境恶化。

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变动让持续多年的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动,未来的局势不明确性增加。对于占世界三分之二的能源储备地区来说,中东北非的地缘环境直接影响着世界市场的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各方势力在此时纷纷为自我需求进行战略布局。中东北非地区进入新的不稳定期。

猜你喜欢
中东伊斯兰土耳其
土耳其T-129攻击直升机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车 站
我也叫“土耳其”
土耳其政变为何以失败告终
土耳其医改后来居上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山推800万元装载机大单落定中东市场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
拉登攻击奥巴马中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