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三三制”建设减灾防灾社区

2012-08-15 00:44江来明
中国民政 2012年2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隐患

江来明

近年以来,湖南省津市市以争创全国“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通过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先后投资200多万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区社区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普遍提高,社区应急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加强,大大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在减灾组织上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领导机构。全市23个社区都成立了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减灾活动的开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强化工作部署。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大会,专题安排部署减灾防灾工作,并制定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减灾工作三年规划、减灾工作制度,实现了减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成立了减灾志愿者队伍,安排专人对水灾隐患、火灾隐患、交通安全隐患等进行排查,并及时解决隐患。三是强化责任分解。将社区减灾工作划分为宣传发动、灾后救援、恢复重建三个工作组,分层责任到人,分级各司其职。同时,将减灾防灾工作分解到居民小组,明确了各自的防火、防盗、防灾责任。

在减灾活动上做到“三个贯穿”。基于减灾工作的基层性、群众性特点,津市市通过“三个贯穿”将减灾防灾落实到社区。一是减灾活动贯穿千家万户。专门印制了《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防灾减灾知识手册》发放到每个社区居民家中;发放《避灾自救 珍爱生命》宣传资料;聘请地震专家、气象专家、消防官兵对社区减灾志愿者和居民代表进行减灾知识培训,同时,结合城区易发生火灾的特点,组织志愿者开展了消防演练活动;二是减灾活动贯穿厂矿企业。市区内有企事业单位100多家,每年担负城区10000多米防汛大堤的防汛任务;造纸、建材、化工企业较多,火灾隐患较大。针对这一特点,每年2次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开展减灾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并请水利专家讲解防汛抢险知识、消防官兵现场指导消防栓的使用和灭火演练;三是减灾活动贯穿社区学校。每学期组织防灾知识宣传进学校不少于2次,通过市区13000多名中小学生影响千家万户,形成辐射全体市民的全域宣传氛围。

在减灾设施上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有固定的宣传阵地。在社区办公楼外设置永久宣传标语和固定宣传橱窗。同时,将多功能会议室作为减灾教室,并设置减灾图书专柜;二是必须有应急避难场所。将社区办公坪院、辖区内的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大院和中小学作为避难场所,并在社区、主要街道显眼位置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引导居民紧急疏散和避难;三是必须有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示范社区建立了救灾应急物资仓库,储备了衣被、帐篷、铁锹、灭火器材、应急手电筒等物资。同时,与市区2大超市签定了救灾应急物资供应协议,确保临灾期间的基本生活物资供应。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扬州市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准备工作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隐患随手拍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