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无职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问题研究

2012-08-15 00:50王思林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党员队伍先进性党组织

王思林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浙江杭州 310026)

农村无职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问题研究

王思林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浙江杭州 310026)

农村无职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其先进与否,直接体现着党的形象,影响着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农村无职党员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加强农村无职党员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考验新挑战。

农村;无职党员;先进性;作用

一、发挥农村无职党员先进性作用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

农村无职党员是指没有在村级组织中担任职务的农村普通党员。首先,农村无职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最大群体。这支队伍的先进性,很大程度上体现或代表着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其次,农村无职党员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根基。农村无职党员生活和工作在农村,农民群众对于党的先进性的认知,最直观、最具体地来源于农村无职党员。第三,农村无职党员作为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第四,发挥农村无职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难点问题。农村无职党员处于社会最基层,与农村有职党员相比,缺乏党性锻炼的机会和作用发挥的平台;与机关党员相比,组织性、纪律性相对较差,自身的思想观念、文化程度和能力水平整体落后。因此,保持和发展农村无职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突破的难点和重点课题,也是我们基层组织部门应该着力探索的重要领域。

农村无职党员队伍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农村无职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这支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党员意识不强,在发挥先进性作用上感到“动力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在发挥先进性作用上显得“力不从心”;宗旨观念不牢,在发挥先进性作用上信奉“无职无为”;自身要求不严,在发挥先进性作用上存在“负面效应”这四个方面。

二、影响农村无职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原因分析

农村无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复杂的主客观因素。

(一)市场经济加快发展推进了农村社会阶层变化,也促使农村无职党员队伍结构分化,逐步分化为务农党员、务工党员、个体化党员、私营企业主党员等不同群体,并表现出不同的活动规律、组织形式和利益诉求,增加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队伍先进性作用的复杂因素。

(二)价值观念多元化,引发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对农村无职党员思想观念形成较强的冲击。农村无职党员作为普通群众中的一员,思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良莠不齐的思想文化进行鉴别和选择的能力相对较弱,使农村无职党员队伍思想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三)农村无职党员位于党员教育管理网络的“末梢”,既是党组织需要加强教育管理的重点对象,也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难点对象。一些农村党组织对无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对日趋增多的外出流动党员,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成为薄弱环节。

(四)农村无职党员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弱化等结构性缺陷,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是在一个较长的社会演变过程中沉淀而成的,需要历史辩证地加以分析和看待。

(五)农村无职党员具有党员和群众的双重属性,对自身角色的追求存在趋利性,弱化了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内动力。

三、发挥农村无职党员先进性作用的路径选择

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先进性,必须要把握新农村建设对推进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利条件,积极探索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农村无职党员先进性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核心任务,在增强农村无职党员“双带”作用上取得突破

1.转变评价导向,增强农村无职党员发挥“双带”作用的意识。坚持把“双带”作用作为衡量、评价农村无职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农村无职党员“双带”意识的教育,加强对“双带”典型的评选表彰,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同时要健全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及时把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的无职党员选拔到村干部队伍中,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

2.突出发展重点,抓好农村人才队伍的“入党”工作。党组织要转变党员发展理念,进一步开拓视野、敞开大门,把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生产经营骨干等各类农村人才上,侧重培养发展优秀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种养能手、务工经商能手、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入党,努力把农村各类先进分子吸纳到党内来。通过持之以恒的工作,逐步改善农村无职党员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从根本上为发挥无职党员“双带”作用奠定基础。

3.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增强农村无职党员的“双带”能力。要坚持把加强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农村无职党员能力素质的重要措施来抓,把农村党员培训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重要议事日程,加快建立政府扶持、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实行“菜单式”、“订单式”培训,建立上下联动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党员技能培训体系。

4.创新组织设置,为农村无职党员发挥“双带”作用提供保证。要顺应农村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改革目前传统、单一的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积极探索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在新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以及比较稳定的产业链上设置党组织,为发挥党员作用特别是农村无职党员“双带”作用提供组织保证。

(二)着眼于新农村建设“以城带乡”的政策导向,在发挥农村无职党员议事决策作用上取得突破

1.完善村党组织的决策机制,落实农村无职党员的参与权。农村包括无职党员在内的全体党员是村级党组织决策的主体,村级党组织在实施决策过程中,不仅要在党组织领导班子内发扬民主,而且要充分发挥普通党员的参与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决策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村党组织要及时将决策实施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向全体党员进行通报、反馈,主动接受党员的监督,切实保障无职党员参与党内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的权利。

2.建立完善党员议事制度,落实农村无职党员的知情权。要建立完善党员议事会、党情村情通报会等制度,定期组织党员讨论研究和了解掌握村党组织决策、党内事务管理、村级各项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使党员尤其是无职党员的意见建议能够得到及时反映。同时,村党组织在选拔村级配套组织干部,组织选举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民主理财小组的过程中,要为无职党员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增加党员在村级各类组织中的构成比例,让无职党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村务管理活动。

3.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制度,落实农村无职党员的监督权。要借鉴村务、财务公开的做法,加快推进村级党务公开制度,将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分工情况及联系方式、村党组织任期目标、村党组织工作制度、党员发展情况、党内年度“双评”情况、党费收缴情况以及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内容,通过公开栏、公开会等形式,向党员群众进行公开。

(三)着眼于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的目标要求,在发挥农村无职党员服务群众作用上取得突破

1.实行分类管理,提高农村无职党员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对农村无职党员,要注重发挥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突出传帮带和个人影响力的作用,在弘扬社会公德、化解民间矛盾纠纷方面发挥作用。对流动党员,要保持经常性联系,加强沟通交流,发挥他们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传经送技、牵线搭桥的作用。对年龄轻、文化程度高的党员,要重点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供信息文化服务方面发挥作用。对生产经营骨干和种养能手,重点要在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技术指导,在带领群众调结构、保增收、共致富方面发挥作用。对无技术特长、文化优势的无职党员,可以引导他们在服务村级公益事业上发挥作用。

2.实施设岗定责,搭建农村无职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重点要把握四个环节:一是分类设岗。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农村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地划分不同类别的岗位。二是以岗定责。根据设定的分类岗位,细化分解,把每个类别的岗位合理设置到岗,使大多数党员都能发挥个人所长,做到“无职有岗”。三是按责配员。充分尊重无职党员的意愿,在自身选岗的基础上,按照就近便利、择优选配的原则,确定上岗人选。四是视绩评效。党组织对无职党员履岗表现进行考核,结果作为党内双评和党员奖惩的重要依据,促使无职党员“有责有为”。

3.用好活动载体,拓宽农村无职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围绕“建设新农村、党员当先锋”主题,大力组织开展各类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和完善党员经常性发挥作用的活动载体和服务阵地。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党员义务巡逻队”等活动,引导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开展好“双联双服”等结对帮扶活动,实行无职党员结对联系示范户、联系困难户制度,帮助联系户发展生产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四)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发动群众”的内在需要,在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示范表率作用上取得突破

1.加强思想教育,奠定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健全“三会一课”制度,经常组织农村无职党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农村无职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先进意识。改进农村党组织活动和理论学习方式,充分运用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引导式教育,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将理论学习和农村形势政策教育结合起来,让农村无职党员先进一步了解新农村建设中的路线、方针、政策,争做新农村建设政策方针的贯彻者、宣传者、推动者。

2.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注重建立完善农村无职党员的关心激励机制,在政治、思想和工作等方面多关心关怀,满足无职党员的内在需求,进一步增强无职党员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激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热情和动力。

3.严格监督管理,维护农村无职党员的整体形象。依据《党章》规定,制定具体细化的农村无职党员行为规范,对农村无职党员实行“底线管理”。改进农村党员民主评议制度,积极推行农村党员评议“两票制”,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制订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具体办法,畅通农村党员队伍“出口”,保持农村无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3:141.

[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88.

D267.2

A

1008-8431(2012)05-0045-03

2012-06-28

王思林(1982-),男,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党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党建专业博士。

(责编:李园)

猜你喜欢
党员队伍先进性党组织
信息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建设探究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篆刻
国有企业如何切实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水平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