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精准定位 稳中求进

2012-08-15 00:45吴娇
陶瓷 2012年4期
关键词:烧窑价格战机遇

■文/吴娇

夹江:精准定位 稳中求进

■文/吴娇

2011年底,夹江有多家陶瓷企业提前停窑。一些陶瓷企业销售负责人表示,今年,夹江陶瓷企业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部分去年停窑的陶瓷企业今年极有可能暂时停产。如果陶瓷行业发展持续低迷,夹江乃至全国其他产区将会有部分陶瓷企业倒闭。所以,夹江陶瓷企业应该积极应对市场“寒冬”,要紧紧抓住宏观调控的机遇,稳扎稳打地度过过渡期,迎来行业的春天。

适应市场环境 抓住行业机遇

建陶行业在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形势和行业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给大多数陶瓷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原材料价格大幅度攀升,以及其他影响建陶产品出口的负面因素,使许多陶瓷出口企业成本大大增加。

单个企业要对抗横扫整个行业的“寒流”,很明显会力不从心。但是,抓住宏观利好政策的机遇,稳定并发展自己,应该是陶瓷企业管理者努力做到的。在今年2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专项资金作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并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建立小企业信贷奖励考核制度、加大对小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装备的鼓励政策、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由此来看,今年或将是中小型陶瓷企业难得的机遇之年。

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大部分城市陶瓷市场销售情况均有所下滑,但三、四线城市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总体上基本持平。这说明中小型陶瓷企业和三、四线城市市场受到大环境影响的幅度较小,同时表现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四川夹江作为西部重要陶瓷产区,中小型陶瓷企业占了绝大部分。随着我国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和新调控措施实施,夹江陶瓷企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遭遇了新的机遇。在当前考验与机遇并存的时期,如何适应市场大环境,并抓住行业机遇发展壮大,是夹江陶瓷企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精准定位 着眼未来

一直以来,夹江陶瓷产品以内销为主,这本来是各种因素限制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但在目前的特殊时期,反而成为夹江陶瓷的一大优势。如今,国外形势迫使很多外销企业转战国内,但这种转型需要一定时间,因为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国内装修风格、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和款式等问题,需要外销企业研究和分析透彻。夹江一直在做内销市场,占有地利人和优势。但夹江陶瓷企业并不能因此疏忽大意,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在已确立地位的市场中稳扎稳打,守好地盘,同时还要积极应对从国际市场转型而来的对手,学习对方长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并做好产品定位和精细化服务,着眼未来,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打下基础。

积小成大 稳中求进

虽然很多夹江陶企去年提前停窑,但以外墙砖、西瓦为主的一批生产线停产比较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市场需求大、库存少;二是销售以走量为主,竞争压力小;三是产品性价比高。

据有关数据统计,夹江西瓦在西南地区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由此可见,今年生产外墙砖和西瓦将是夹江陶瓷企业的主要任务。虽然外墙和西瓦主要针对广大农村市场,生产技术难度较低,属于附加值不高的低档产品,但由于目前的市场形势不乐观,低档产品也不能被轻视。夹江陶企应以外墙砖和西瓦作为稳定市场的基础,积小成大,稳中求进,以期困中突围,迎来陶瓷产业的春天。

另外,在生产方式上,煤烧窑能够表现出更强的优势。2011年,夹江大批煤烧窑停产时间相比气烧窑要晚,生产时间长,其主要原因在于煤烧窑产能较小,基本上可以实现就地消化,大大降低了物流及其他成本。因此,在大部分大产量生产线相继停产时,煤烧窑生产线却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生产量。所以,采用煤烧窑也是积小成大、稳固企业发展的一个有效措施。

放弃价格战

一直以来,低价是夹江大多数陶瓷企业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当前,产品同质化、价格战激烈、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利润缩水等问题日益突出,一味地进行价格战将会使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慢慢丧失,难以长期生存,更谈不上发展转型。价格战打不得,这一点在夹江陶瓷企业中形成了共识。因此,在精准定位、积小成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品种、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应成为夹江大部分陶瓷企业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烧窑价格战机遇
驼背伍烧窑
Cartoons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不打价格战也能赢得漂亮! 2020年虾苗企业要打的是价值战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最后的砖窑
沉着应对价格战 创新引领行业良性发展
最后的砖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