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高效运作体系的建立及政策建议

2012-08-15 00:48唐春宇
物流技术 2012年11期
关键词:物流业物流企业

唐春宇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占GDP的增加值也逐年提高,而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指出:“要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打造一批全国性、区域性、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在新时期,从宏观角度探索城市物流高效运作体系的建立,对于物流节点城市的打造具有重要意义。

2 影响我国城市物流发展的因素

2.1 政策体制的制约

一是政府对物流业的引导与服务功能不够,普遍存在行政“越位”与“缺位”的问题,物流发展所涉及的发改、交通、经信、工商、税务、商务等各个部门之间职权交叉严重,出现了“齐抓不共管”的局面。二是一些地方政府普遍把重点力量放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引进上,对中小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例如,对大企业实行“免税区”、“免税期”等相关优惠政策,而中小物流企业却出现融资难、审批难、用地难等问题,一味的抓大放小,使得物流市场结构不够均衡,对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三是地方政府在物流业的发展中短视化严重,不注重参与城市区域间的物流产业协作。

2.2 基础设施的制约

由于资金、土地等问题,政府对物流园区的建设投入不足。我国许多城市在没有把握好自身产业定位的情况下,都在盲目建立物流园区,政府成为物流市场的主体,而不是主导,园区产业布局“大而全、小而全”的缺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得以显现,虽然在政府的投资下实现了基础设施的“七通一平”,但是园区的后继经营则相继出现问题。此外,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间没有形成联动体系,货物的物流成本大多集中在不同运输方式的转运上,在转运过程中存在多次中转、分拆倒装的情况。

2.3 物流信息化的制约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中,ICT、EDI、JIT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通过物流行业协会对全国的物流进行监管和高科技研发推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现代物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还明显滞后,同时许多物流企业规模较小,运营不规范,缺少进行现代物流技术研发的条件。另外,条形码、GIS、GPS等技术也仅在少数大型物流企业应用,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而这种技术的落后,会造成缺少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为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控制等带来了困难。

2.4 市场环境的制约

在市场环境方面,首先,目前我国缺少物流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物流企业行为不规范,物流企业间恶性竞争严重,市场环境的恶化,遏制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其次,目前TPL(第三方物流)、FPL(第四方物流)等新型物流运作模式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一些企业“重商流、轻物流”思想严重,不能接受现代物流的管理思想,缺乏优化产品供应链的理念及作法,企业与上级批发商及下级零售商间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没有形成长效物流管理链条,同时,企业间对于物流成本的控制,也大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相互推托,都试图把物流成本转嫁给对方。另外,大企业自营物流在城市物流体系中仍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没有形成物流信息的沟通与共享机制,从而造成流通不畅增加物流成本,使得企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繁冗。

2.5 物流人才的制约

现代城市物流体系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既通晓物流技术、又熟悉物流宏观政策、经营运作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我国受粗放型物流经济的影响,从事物流管理的人才大多为运输、仓储、包装等传统物流的人员,通晓电子物流技术、宏观物流政策的人才较少,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极为稀缺。企业对物流人才的培训也仅立足于减少物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短视化严重,不能对人员进行现代物流技术及经营管理知识的全方位培养。行业协会的物流人才培养趋于空白,高校过于侧重理论研究,不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建立城市物流高效运作体系的方法

3.1 完善城市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首先,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强化物流园区和基地的建设,使之成为物流企业的孵化器,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促进城市物流业的裂变式发展。例如,要摒弃目前国内传统物流“大而全”、“小而全”的特色,增强园区的针对性,根据自己城市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节点物流园区。例如:深圳建立的面向工业原料的物流园区、浙江义乌的小商品物流园区等。此外,还可以增强园区的包容性,积极引进各类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在园区落地,促进各类物流场站功能提升。同时,在园区的建设中,政府要摆正自身的角色,即:由传统的大包大揽的“保姆”身份向成为园区建设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园区企业的合作者方向转变。与此同时,要大力实施园区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模式,积极运用PPP、BOT等融资模式,合理设置“特许经营期”,吸引企业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其次,要建立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立体化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各种不同方式运输的联动,积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设置水、陆、空多种运输的切入点,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例如:欧美发达国家目前较为流行的“虚拟空港-空陆联程中转转关模式”对我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我国,通常情况下货物进入航空港后要经过“货栈理货-货物分拨-报关提货”的流程,到下一个机场还要重复该流程,货物在机场停留时间大多在5-6小时以上,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而在实施“虚拟空港”后,货物只需要拥有国际航空组织颁布的“城市代码”,就可以实现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避免了重复报关和查验,机场设立专门的配货机构,由机场统一调配货物通过公路运输直达收货方手中,实现空-陆一体化联运。

3.2 健全物流信息化体系

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依托优势企业,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构建其覆盖全市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传输、发布和信息共享。具体来讲,一方面,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构建全市物流信息总平台,帮助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连通,降低物流运作成本,全面提升城市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形成便捷、快速的信息网络。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物流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各区域间的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数据共用、信息互通,提高全社会物流效率。在加强物流技术的研发方面,政府可给予一定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发挥物流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推广电子数据交换、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新材料、全面质量管理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物流订单管理、仓储、货物跟踪、库存查询、包装等方面提供物流信息支持,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减少资源的消耗。例如:目前我国上海、杭州等沿海城市已纷纷建设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信息平台以ICT技术为支撑,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对物流订单进行分析和定位。企业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很方便地选择最优的运输方案。又如:美国甲骨文公司通过开发的Oracle系统,致力于全球的供应链管理,Oracle帮助物流业整合供应链条,进行运输的最优化设计,我国可引进类似甲骨文公司等第四方物流管理系统。

3.3 构筑物流市场要素体系

要积极优化物流业市场结构,促市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指出:“我国应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技术和方法,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要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在未来的发展中,TPL、FPL将是商业企业主要的发展模式。在这个趋势下,要大力推动传统物流企业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转变,支持大规模的生产性企业逐步分离其物流业务,提高物流的整合率,提高物流业的集中度,增强城区物流集聚与辐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市场,依赖于强大的信息沟通机制,为企业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例如:目前我国的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电子商务领域的B2B、B2C(京东商城)、C2C(如:淘宝网)大多在使用自营与FPL相结合的物流模式,用来最优化自己的供应链。另一方面,要在政府引导下成立物流行业协会,运用协会力量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市场主体,制定物流行业标准,规范物流企业行为,推进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进行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联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帮助企业推广城市区域品牌战略,促进企业知名度的培育。

3.4 建立“三位一体”的物流人才体系

物流人才是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强“高校、企业、社会”三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协调联系,形成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长效人才培养机制。企业要积极与高校合作,进行现代物流人才的定向培养与选拔,促使物流专业的学生优先就业。企业要积极进行培训外包,探索“第三方”培训,与国内外优秀的培训公司合作,对员工进行现代物流技术、物流运营管理、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培训,为物流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环境。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把物流人才的培养上升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高度,大力开展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工作。同时政府还可设立物流人才培养基金和创业天使基金,实施SYB的就业指导模式,在物流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较强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为物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4 建立城市物流高效运作体系的政策建议

4.1 加强行业引导

在行业引导方面,一要根据《国家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立足于整合物流资源、转变物流业发展方式,高质量的制定和实施城市物流业发展规划,引导行业发展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城市物流发展目标。二要提高物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通过市场准入条件来改变物流业“小而全”的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细分化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三要树立“服务”理念,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积极理顺物流发展所涉及的发改、交通、经信、工商、税务、商务等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彻底改变政府“缺位”与“越位”现象,提高行政效能,充分发挥好政府的服务、协调职能,建立公平、规范、开放的物流市场环境,促进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4.2 实施差异化政策帮扶

政府要积极探索差异化物流扶持政策,加大对大型物流企业的引导以及对中、小物流企业的帮扶。一方面,可实施差异化税收,根据物流企业的经营现状,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对中小物流企业在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等方面给予税收优惠支持。另一方面,实施差异化服务,为中小物流企业设立备案、规划、土地、环评、能评等绿色审批通道。政府与行业协会合作,研究制定物流企业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的并轨方案,在基础设施方面给予帮扶,积极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4.3 加强资金政策扶持

在资金方面,一是政府可为物流业建立“行业发展引导基金”,从常规的财政预算中为物流企业拨付一定的行业引导资金,用于对地区经济带动较大的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仓储设施、重点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可探索出台引导物流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对现代物流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吸引民间资本介入物流产业,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股、控股、联合、收购等多种方式介入物流资源的整合中,推进物流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例如:在当前银根紧缩的形势下,商业银行贷款办理周期长,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可实施“金融物流”的运作模式,由信誉较好的物流企业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有货物质押或商业返利质押贷款,向自身物流业务链上下游的企业客户提供借贷融资。

4.4 推进城域间物流统筹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性也逐步加大。物流的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才能使其更好地为改革开放的全局服务。因此,要树立起大物流的理念,推进城市区域间物流的一体化发展,取长补短,更好地实现城域间资源优势互补与共享。同时还要做好城市间物流业的分工,即每个城市都要找准自己在区域大物流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物流业,最大限度的减少物流成本,提高边际效益。另一方面,政府可制定相关的物流区域一体化政策,在各地的物流园区划出一定的区域,为其它城市物流企业的入驻提供土地、税收方面的优惠条件,在城域间形成相互依托、互为支撑的物流发展格局。

5 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物流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也逐步提升。目前影响我国城市物流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政策体制、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化、市场环境、人才等方面。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对这些因素不断进行完善,加强行业引导、实施差异化政策帮扶、加强资金政策扶持、推进城域间物流统筹发展,才能构建起城市物流高效运作体系。

[1]孔文.基于现代物流下的物流产业分析及政策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3).

[2]张海峰.基于区域空间结构的中心城市流量经济效应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

[3]吴琼.物流园区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 (6).

猜你喜欢
物流业物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