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庆航运中心建设的高素质船员培养研究

2012-08-15 00:45刘元丰易吉洪
关键词:内河高素质船员

刘元丰,易吉洪

(1.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2.重庆海事局,重庆401121)

基于重庆航运中心建设的高素质船员培养研究

刘元丰1,易吉洪2

(1.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2.重庆海事局,重庆401121)

重庆航运中心建设目标宏伟、规模庞大、涉及面广,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高素质船员队伍是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是当前航运中心建设最为紧缺的人才。分析重庆船员队伍的结构,航运中心建设对高素质船员的需求以及影响高素质船员培养供给的因素,提出培养高素质船员的对策。

重庆;航运中心;高素质船员;需求;培养

重庆是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水路运输是重庆交通综合运输体系中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重庆要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必然涉及到船舶运输业、港口服务业、造船/修船业、海事咨询业、拖航救助打捞业、银行保险业、船舶代理业等,在这些行业中均需要高素质的航运人才为之提供充分的人力和智力支持。一方面需要高素质航运专门人才,即水上运输、港口、物流、监督、检查、海事等,这类人才是航运中心人才队伍的核心,是航运中心人才建设的主体;另一方面需要与航运相关领域的人才,这类人才涉及许多方面,每一个方面又因航运活动关联程度不同而分为不同层次和类型,如金融、管理、外语、法律、信息技术及相关技术、各类服务和管理人才,他们是航运中心建设的支撑和保证[1]。其中,航运中心建设所需人才最突出的便是围绕航运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特色鲜明的、不可替代的高素质船员队伍,也是当前建设重庆航运中心最为紧缺的人才。

一、重庆内河船员结构现状

据调查统计,重庆辖区有注册船员29180人,其中持有适任证书的高级船员有18032人,非持证船员11148人,海船注册船员1955人。有特殊船舶技术船员10951人,持特殊船舶培训证书船员22376人;有航程20km客渡船199艘,船员1004人。在持有船舶驾驶三副及以上、轮机管理三管轮及以上适任证书的高级船员中,其结构如下:

(一)船员队伍的年龄结构

在重庆辖区,持有适任证书的高级船员,年龄在30岁以下占15.8%、30~50岁占59.3%、50岁以上占24.9%,但30岁以下的高级船员比例偏低。

(二)船员队伍的学历结构

在重庆辖区,持有船员适任证书的高级船员18032人中,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船员仅占0.7%,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船员也仅为4.3%,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6.9%,而且38.2%的船员仅有初中文化程度。可见,船员文化程度严重偏低,95%的高级船员没有系统接受过船舶驾驶、轮机管理专业教育,高级船员队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整体偏差。

(三)船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结构

通过调查分析,重庆内河高级船员在素质和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95%的船员没有接受过中等和高等专业教育,缺乏扎实的船舶驾驶或轮机工程专业知识;缺乏经营管理常识以及水上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知识;缺乏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以及对航运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知识的自适应能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服从意识和团队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建设重庆航运中心对高素质船员队伍的需求

(一)量的需求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内河航运院校的布局基本上按长江、珠江和黑龙江三个主要水系的航运发展情况而设置,以长江最多,除有培养内河航运本专科院校1所以外,部属中等专业学校、各省市开办的中等专业学校以及企业开办的技校和职工大学共有10余所。就重庆辖区而言,有部属航运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航运技校2所、职工培训学校1所,基本形成了全日制学历教育、开放式学历职业教育和船员培训三种模式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和船员培训两种层次,其培养能力满足重庆内河航运发展的需求。

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长江干线从事内河船员教育和培训的航运院校纷纷按照《STCW79/95》公约的要求,将高素质船员的培养方向由内河或江海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全面转向海洋,以至于长江高素质船员的培养总量严重不足。就重庆而言,辖区内船员教育和培训机构共5家,即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长江航运学校、涪陵第二交通学校、万州技工学校、重庆船员培训中心。其中重庆交通大学船员教育和培训主要面向海洋,培养航海人才;重庆船员培训中心主要开展对600总吨以上油船、化学品船船员的特殊培训;重庆长江航运学校、涪陵第二交通学校、万州技工学校主要开展在职船员的适任培训和业务培训,兼有少量的船舶驾驶、轮机管理专业的中职教育,年毕业生总量每个专业不足100人,远不能满足建设重庆航运中心以及大型航运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以至形成在重庆高级船员队伍中95%的船员没有接受过中等以上专业教育。

(二)质的需求

重庆航运中心的建设加速了重庆航运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水上运输受到新型运输方式的冲击,客运由单一运输方式向旅游和客货组合运输方式发展,货运出现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商品汽车滚装运输、大件长途运输以及专业化、快速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对船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对培养船员的航运院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航运企业对高素质船员的培养期望是:具有现代化船舶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船舶先进设备(如GPS、电子江图、雷达、VHF、无人控制机舱等)的操作技术,懂得货运组织、货运代理、船舶供应、船舶金融和保险等管理,善于应用海事法律和法规处理船舶事故、船舶纠纷,具备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服从意识、团队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2]。

三、影响重庆高素质船员培养供给的因素

高素质船员的供需变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其中主要涉及个人、学校和航运企业[3]。个人是指愿意接受内河航运教育、从事内河航运工作的人,即“初次供给”,它为学校培养合格的高素质船员提供量的积累;学校负责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素质船员,“再供给”给内河航运企业,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前提下,它为航运企业所需的高素质船员提供质的积累;航运企业则是高素质船员最终的需求者。

(一)影响船员初次供给量的因素

影响船员初次供给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接受内河航运教育所交付的费用;个人将投资内河航运教育所交付的费用用于其他专业可以获得的收益;内河航运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给毕业生带来的心理影响。目前,内河船舶驾驶和轮机管理专业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相同,如学费、住宿费、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费用与其他专业比较无任何优势可言;其次,内河船员工资、福利、奖金等待遇与岸上其他职业比较相差无几,与海船船员同职务比较相差6~8倍;再次,内河船员工作环境艰苦,如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流动频繁、远离家人等,都会给船员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与此同时,重庆航运业还受区域综合运输交通方式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直接影响重庆航运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船员的工资、福利及社会地位等。因此,目前个人愿意接受内河船员教育,毕业后从事航运工作的学生与其他行业比较无任何优势可言,是影响重庆高素质船员初次供给量最主要的因素。

(二)影响船员再次供给量的因素

船员教育和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内河船舶驾驶、轮机管理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开展船员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明显高于其他专业教育,如果投资力度加强,会使航运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强,学生实习、实训条件得以改善,教师待遇及教学积极性得以提高,这一系列良好诱因都有助于内河高素质船员的培养,增加船员的再次供给数量。反之,如果投资经费不足,则会导致各种外部条件难以到位,最终影响高素质船员的再次供给量。

船员教育和培训办学规模小。这是目前影响重庆内河船员供需状况的主要原因,扩大教育和培训规模,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从而增加内河船员的供给量。由于内河船舶驾驶、轮机管理专业生源的初始供给量严重不足,重庆船员教育办学层次低、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下,未能形成“规模、效益、质量”的良性循环,导致原从事内河船员教育和培训的航运院校将人才培养方向转向海洋,船员的再次供给量出现严重萎缩。

毕业生就业于航运企业待遇差。近年来,重庆航运受公路、铁路、航空运输方式的冲击,油价上涨,部分大型企业机构臃肿,导致企业生产效益低下,船舶运输成本提高,管理成本增加,生产一线的船员工资、福利等待遇差,其整体待遇与岸上工作相差无几,加之工作环境的艰苦等,是造成内河船员队伍不稳定和高素质船员流失的主要原因。

四、培养高素质船员的对策

(一)树立重庆航运中心建设需要高素质船员队伍的理念

重庆航运中心建设目标宏伟、规模庞大、涉及面广,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高素质船员队伍是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是当前最为紧缺的人才。作为一种对策,在思想上、理念上必须树立不能用一般的人才理念来代替航运业需要的专门人才,航运中心建设所需专门人才的专业技能的特点和特性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高素质船员的培养无论在时间周期还是建设难度上,都要比航运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时间长和难度大。因此,行政管理机关、航运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树立航运专门人才战略的指导思想,深化制度改革,为航运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机制环境。

(二)充分发挥重庆船员教育和培训资源,利用现有条件培养高素质船员队伍

由于重庆以及长江干线内河船员教育培训的数量和质量与航运的快速发展严重不适应,导致低学历、低素质者大量进入船员队伍,而经过正规院校专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船员却严重短缺。重庆在内河船员教育和培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本科院校1所、高职院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关键是管理机关应制定相应的特殊政策,鼓励有志于内河航运事业的青年接受船员教育和培训,对贫困地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允许学校招收一定比例的船舶驾驶、轮机管理专业的保送生,允许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具有专业学历的毕业生,以充分发挥重庆内河船员教育和培训优势。

(三)航运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船员工作环境

航运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树立人才是航运企业发展的核心,切实改善船员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防止高素质船员的流失,保证高素质船员队伍的稳定[3]。航运企业应努力培植企业文化,把企业的远景发展和船员个人的职业生涯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船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航运企业应从船员个人利益出发,提高船员工资、福利待遇,建立激励机制、职务晋升机制,最大限度实现船员的成就感、荣誉感和满足感;同时,航运企业还要切实关心船员的生活和工作,帮助船员解决实际问题。

(四)采取多层次、分阶段的方法,加快高素质船员队伍的培养

内河高素质船员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该采取多层次、分阶段,并有机结合的方法全方位培养高素质船员队伍。

1.通过航运院校培养船员队伍

航运院校的培养包括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船员培训三个层次[4]。其中高等教育层次包括大学本科和高职专科,中等教育层次包括中专和技校,船员培训层次包括船员专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高等教育层次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以培养内河一类船舶的驾驶人员和轮机员以及未来的航运企业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中等职业教育层次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内河二、三类船舶的驾驶员和轮机员为主要目标;船员培训层次的定位主要以船员的专项培训和职业培训为主要目标,其中专项培训指内河船员的专项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应包括内河一、二、三等船舶的水手、机工和四、五等船舶驾机人员培训、船员职务考前培训以及船员知识更新培训等。

2.通过航运企业培养船员队伍

航运企业的培养包括岗前培训、知识技能更新培训和知识技能再提高培训。岗前培训主要是对新录用的船员能较快地胜任岗位工作而进行的职业道德、法规及制度、企业文化、企业运作程序及模式、安全意识及知识、设备及设施特性、特殊技能等企业及岗位需要的培训;知识技能更新培训是对在职船员的知识技能等素质能适应企业新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新政策、新观念、新法规和新制度的教育,以及国内外最新的科技知识、设备设施等的学习和培训;知识技能再提高培训是对在职船员的知识技能等素质能进一步跟上企业新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观念、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提高。

[1]吴长春,赵莹.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人才战略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6,(3).

[2]范晓飚,陈永洪,张丹.三峡库区航运人才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6).

[3]王昭翮.关于我国航海人才培养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航海,2005,(2).

[4]李勇.论航运安全与航运教育[J].武汉造船,2001,(Supp.).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Qualified Marin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ongqing Shipping Center

LIU Yuan-feng1,YI Ji-hong2
(1.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2.Chongqing Marine Bureau,Chongqing 401121,China)

Building up Chongqing shipping center is a complex project.The target of the project is significant while its scale is colossal which involves many people.The cultivation of high qualified mariners hence becomes the main task of this construction.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mariner structure in Chongqing,the construction demand for high qualified sailors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ailor training,some strategies of how to cultivate high qualified mariners were put forward.

Chongqing;shipping center;high qualified mariner;demand;training

U6

A

1674-0297(2012)01-0035-03

(责任编辑:张璠)

2011-09-29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重庆航运中心建设的高素质航运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编号: 0822088)成果。

刘元丰(1963-),男,重庆人,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航海技术和水上交通安全研究。

猜你喜欢
内河高素质船员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
内河搜救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规则库和证据推理的内河通航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