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与喜剧小品中的幽默——以喜剧小品 《街头卫士》为个案研究

2012-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关联理论幽默

曹 军

关联理论与喜剧小品中的幽默
——以喜剧小品 《街头卫士》为个案研究

曹 军

摘 要:自从作为一盘艺术大餐被搬上春晚的舞台后,喜剧小品以其独特的幽默表现形式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本文将以小品 《街头卫士》为例,运用关联理论解释其幽默语言,希望能从理论的角度说明关联理论对幽默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从而为观众更好地解读和欣赏喜剧小品提供一个新的语用学视角。

关键词:关联理论;幽默; 《街头卫士》

曹军/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江苏南京211112)。

一、引言

作为一种通俗艺术,喜剧小品倍受大众的青睐,其核心艺术手法是幽默,如果没有幽默,小品的喜剧特质将不复存在。因此,探究幽默在喜剧小品中的生成与理解,既有助于我们解读和欣赏喜剧小品,对喜剧小品的创作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 世纪50年代以来,语言学的研究在理论上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已经不只是停留在传统的语法研究阶段。在此期间,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基础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壮大,尤其是关联理论的诞生,为我们研究幽默语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2008年春晚,由韩雪(马璐莎)、周炜(庄严) 和句号(酒鬼)上演的小品《街头卫士》,深受观众喜爱,给千家万户带去了欢笑。本文将以该小品为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解析其幽默语言,希望能为观众更好地欣赏喜剧小品提供一个新的语用学视角。

二、关联理论的创立及其核心思想

1986年Sperber和Wilson的专著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问世,标志着关联理论的诞生。它的核心思想是一条认知原则——关联原则。“决定关联的两个因素为语境效果和心智努力。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为进行加工而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就越强。人类认知活动的目的是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心智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达到最大关联。”[2]

三、用关联理论分析小品 《街头卫士》中的幽默言语

(一)以 “话轮转换”和 “相邻对”为依据截取言语分析单位

萨克斯等人在研究会话结构时认为,所谓会话就是参与者轮流说话。一个人说的一段话被称为一个话轮。用来构建话轮的句法单位称为“话轮建构单位”,句子、分句、短语,甚至单词,不论长短,都可以作为“话轮建构单位”,但是,只要说话人变了,一个话轮就结束了。而会话都是成双成对的,一次会话至少由两个话轮组成。用萨克斯的话说“问题后面常常跟着回答”,这种两两相对的语句就被称为“相邻语对”。本文将以“话轮转换”规则和“相邻对”理论为依据,将小品《街头卫士》中的会话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对话单位进行分析。

(二)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不一致产生的幽默

关联理论将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对说话人而言,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即用明示话语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信息意图;对听话人而言,交际是一种推理过程,即听话人从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暗示的意图——交际意图。幽默的产生是由于说话人和听话人对语境的期待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即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的明示与听话人的推理产生了不一致,致使会话双方的语境关联性减弱而产生幽默。

例1 马璐莎: “讨厌!警察同志,庄严您熟吧?”

庄严: “嗯,太熟了,不过,他好像还没结婚呢吧!”

马璐莎: “哎呀,结不结婚其实不就是那么回事嘛!”

酒鬼: “啊?这你也敢无照驾驶啊!”

马璐莎说:“哎呀,结不结婚其实不就是那么回事嘛!”这是符合当时情景的明示,她这么说的意图是希望庄严看在熟人的面子上能对她网开一面,但是酒鬼却故意曲解她的意思,说了句“啊?这你也敢无照驾驶啊!”这时观众需付出有效的心智努力,进行推理来获得最大语境效果,达到最佳关联,由此可推出酒鬼的言外之意:她违反交通安全法不应该,还没领结婚证就称人家庄严为老公更不合适,幽默效果由此产生。

例2 庄严: “同志,你这是超速行驶了,而且还闯红灯,积分已满12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暂扣您的驾驶执照,三天之内,到执法站接受处罚啊。”

马璐莎: “哎哎,我不都跟您说了我是庄严的未婚妻?”

庄严: “我开的也不是结婚证啊。”当庄严要给马璐莎开罚单时,马璐莎忙说:“我不都跟您说了我是庄严的未婚妻?”当然观众都知道她是希望庄严不要罚她。可是庄严故意曲解她的意思说:“我开的也不是结婚证啊。”此时,观众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才能获得最大语境效果,达到最佳关联,推导出庄严的隐含意思是,在执行交通安全法时是不会讲情面的,从而产生了幽默效果。

在以上两个例子中,观众领会幽默的过程显然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幽默正是在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不一致中得以实现。

(三)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不协调产生的幽默

关联原则包括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根据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人类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读者期望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可能的认知结果,[3]即最大关联;根据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人们交际的目的不是寻求最大关联,而是寻求最佳关联,即听话人以最小的信息处理努力获得足够的、最佳的语境效果。[4]人们在欣赏喜剧小品时,会根据语境对下文产生一种推测,这种推测就具有最大关联性,此时观众认为这种最大关联就是最佳关联。然而,随着小品剧情的发展,观众不得不否定先前最大关联的假设,必须在认知上再次付出更大努力,寻找最佳关联,观众也因此获得更多的语境效果——幽默。

例3 庄严: “唉呦呦,你喝这么多酒,还敢开车,这车流量这么大,你没看见哪?”

酒鬼: “看见了。”

庄严: “看见还敢开?!”

酒鬼: “我不是没看见警察吗?!”当听到“看见还敢开?!”观众的心里都会形成这样一个符合当时情境的言语语境预设:酒鬼会解释他“看见了还敢开”的原因,以达到人们认知的最大关联。但是,酒鬼的回答却出人意料,“我不是没看见警察吗?!”与观众先前建立的语境预设相冲突,迫使观众在认知上再次付出努力。结合语境,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达到最佳关联,在这种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不协调中产生了幽默。

例4 马璐莎: “我超速,您的意思是说我开得太快?”

庄严: “对啊!”

马璐莎: “我开得太快?我开得太快?我开得太快?!”

酒鬼: “哎呀,纠正一下,你不是开得太快。”

马璐莎: “就是嘛。”

酒鬼: “你是飞得太低。姐们,你要安俩膀子,要赶上波音747了你。”

当马璐莎为超速行驶而与庄严狡辩时,酒鬼打断说:“哎呀,纠正一下,你不是开得太快。”为了达到认知的最大关联,观众心里都形成这样一个语境假设,即酒鬼可能认为庄严有点言过其实,夸大其辞了。而紧接着,酒鬼的话却让观众感到意外:“你是飞得太低。”因为观众都明白,车子是不能飞的,与假设的语境冲突,观众通过付出一定的心智努力再结合前面庄严与马璐莎之间的争论,明白了酒鬼的意思,即马璐莎开得不仅是太快,而且是飞快,以达到最佳关联。同样,在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不协调中产生了幽默。

例5 酒鬼: “你要送我回家?”

庄严: “唉!”

酒鬼: “你是我哥!”

庄严: “哎,你比我大!”

酒鬼: “你是我大哥!”

当庄严提出要送酒鬼回家时,酒鬼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称庄严为哥,紧接着庄严说:“哎,你比我大!”这时,观众的心里便产生了一个情景预设,即酒鬼会改称庄严为弟,达到人们认知的最大关联,因为它符合当时的情境背景。但是酒鬼却说:“你是我大哥!”完全出乎观众意料,与观众刚建立的言语语境预设相冲突。酒鬼的话构成语义冲突,造成理解上的认知错层,促使观众在认知上重新付出努力,结合当时酒鬼的实际情况,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达到最佳关联,在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逆转中,幽默得以实现。

在以上三个例子中,当观众付出较多的努力来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寻找最佳关联,他们就获得了更多的语境效果——幽默。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关联理论对言语幽默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

四、结语

自从被搬上春晚的舞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喜剧小品就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对其幽默言语的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联理论在幽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幽默中的关联使得幽默更加能让听者接受、理解而又不乏新意。本文通过分析喜剧小品《街头卫士》中的幽默言语,证明了关联理论作为人类交际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研究幽默交际。进而为观众更好地解读和欣赏喜剧小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语用学视角,同时,对喜剧小品的创作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Blackwell Publishers Ltd&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徐宜良.幽默话语的关联理论阐释[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91-194

[3]何自然.近年来国外语用学研究概述[J].外国语,1995(3):60-62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54

中图分类号:H109.4

A

1671-6531(2012)10-0015-02

:贺春健

猜你喜欢
关联理论幽默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幽默”教学法
从合作原则看言语幽默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的创作艺术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美国导演昆汀电影的幽默元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