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工学结合”模式的旅游管理教学思考

2012-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学专业技能

张 萧

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推广开来。作为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工学结合模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应该注意哪些因素呢,相信旅游管理专业中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旅游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旅游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所以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非常的旺盛。那么,当前我国的旅游行业都需要的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特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又有什么特点?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当前我国蓝领收入快速追赶白领收入,可以看出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的需求是多么旺盛。从我国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生主要面向的是管理层次的,对于职业院校的旅游人才管理的目标则是实用性的人才,必须掌握一定的旅游专业技能,因此,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所以在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不断加大实训课的课时量,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具有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

要想做好旅游管理,仅仅学习一些简单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那只是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要想做好旅游管理工作,提高自身工作绩效,提高自身能力,就应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充分掌握,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旅游管理从业者。只有学生掌握更加宽阔的知识面,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就业渠道广阔

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游玩,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途一片光明。另外,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所学知识综合性非常强,因此,学生的就业面也非常广,这就给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提供了双重保障。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既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拥有一定的优势,就业面不仅包括旅游方面,还包括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

二、采用工学结合,提高学生能力

市场对旅游管理人才的以上需求是要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来实现的,这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工作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书本知识又可以指导学生实践,这是一个双向互益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工学结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要想在学校内部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打破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打造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企业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这样既实现了学校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优化了学校的课程设置,还缩短了用人企业的人才培训时间,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适用人才,也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并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教育教学思想要转变,首先,应采取开放办学的模式,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一体化。要想实现学校和市场的无缝对接,要及时让市场上的人才需求信息传导到学校的教学改革上来,这就要求学校在开设各种课程之前,应对市场上的人才需求信息进行调研,明确市场对人才的各项要求,并将其转化到学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来。其次,教学思想的转变要靠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来实现,因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只有和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才能充分了解当下市场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具体要求;只有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才能实现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的互补;只有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才能实现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深入改革。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党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方针,最终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赢。

(二)针对相关能力,构建旅游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施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须打造一个相应的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教学体系的打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学校应根据市场需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实施计划表,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教学实践当中去。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旅游专业所需的方法和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教学与实践中真正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其次,应采取一种边学习边工作,边工作边学习的半工半读模式,让学生真正的参加工作,受到企业的管理,在社会中得到锻炼,另外结合学校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给予学分。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校以实践为主的目标的实现,实现了学生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有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除了教学模式的改变外,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也应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来进行设置。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旅游公司、酒店以及景区景点,为了能够更好适应就业公司、酒店的要求,学校应在主要技能“必须、够用”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以便学生能够取得更大的就业竞争优势,取得更大发展。具体来说,应在一年级开展了文学、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英语等科目后,在二三年级设置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主要包括旅游美学、中国茶艺等。在专业课程方面,比如英语课程,应根据自身发展方向的不同开设不同的课程,在酒店方向的学生可以开设酒店专业英语。旅游公司方向的学生可以开设旅游英语。不过这些拓展技能的实现应以学生核心技能的充分掌握为前提,学生只有真正的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之后,才能真正学到这些专业技能模块,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在学生充分掌握了需要的专业技能之后,还要开设一些考证模块,道理很简单,这是学生未来就业的敲门砖。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习课程体系应是:行业基本素质→核心知识模块→核心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职业考证模块。在进行核心知识模块到核心技能模块进行过渡时,应逐步淡化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之间的界限,让学生以平滑的形式从学习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

(三)打造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创新教学方式,规范实践管理

要在学校实施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方式,学校需要一个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双师型的教学团队的打造主要有三种方式,首先,学校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有关单位进修实习;其次,可以充分利用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的人才,让他们到学校来做兼职。第三,在学校内部,鼓励教师考取第二系列的职称证书。另外,由于实践环节涉及的因素比较多,目标也比较多,过程比较复杂,协调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实践环节,一定要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实践管理,以确保实践目标的实现。具体方式上,应先从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开始,然后在进入校外实习。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实习时,应以增加教学的现场感,以提高校内实习的效果。对于教学过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讨论,活跃教学气氛。实训教学应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更平滑的形式过渡到校外实训单位。在实训单位进行实训时,为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应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大纲,与实践单位积极洽谈,制定比较详细的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的校外实践过程有章可依。另外,在学生实习单位的选择上,一定要坚持严格筛选的模式,并且要保证实习单位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只有参照一定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质量过硬的实习单位实习,才能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工学结合模式的注意事项

尽管以上工学结合模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如果在实际的工学结合教学过程中不注意以下事项,工学结合模式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笔者以为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旅游管理专业的定位,尽量从酒店管理、景区管理和旅行社管理三者中选其一作为重点,做到专业够专。其次,要实现校企之间的互利,学校不能只从企业里要学生实习机会,要各种兼职教师等,这样会大大影响企业参与工学结合教学的积极性。再次,学校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就业是学校学生教育的最终归宿。可以说,一个学校的学生就业情况基本上能代表这个学校的教育水平。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扎实掌握一些基本知识,认识到自己日常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1]曹令秋,陈晓亮.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01)

[2]刘君,秦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双轨式教学中的音乐欣赏课[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11)

[3]杨香花,余琳,廖晓中.对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周记制度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4]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2015年工作规划[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5]孙伟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6)

[6]2010年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工学专业技能
盐工学人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