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图中的山水画意味浅探

2012-08-15 00:46郭文芳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山水画绘画

郭文芳

(郑州轻工业学院 易斯顿美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地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名片,在方寸之间较为精确地展示了山川城邑的方位及其走向,以独特的地理符号来指示方向。山水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在纸隅之中形象的显示了自然景观的气韵情致,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和审美的意识。可见地图与山水画,都是为山河做注,皆能在小空间中体现出大宇宙。

一、地图与绘画的同源性

“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所以在中国古代,地图也被称为“舆图”,“舆”乃车厢底座,具有大地、疆域的意思,暗指承载万物。舆图就是载有山川河流、城镇村落、道路田赋、四方地物等内容的图画。传统意义上的地图,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用特殊的图示符号和颜色将测量后的地面目标、相关要素有选择的浓缩、绘制在平面之上的图形。

中国早期的地图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传统形象画法地图,计里画方地图,实测经纬网地图,实用网格地图四大类型。”[1]所谓形象画法的地图就是山水画式的地图,它吸收了以表现山水为主题的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见山画山,见水画水,遂将地形、地物等诸要素用形象逼真的方法绘制而成了具有艺术性的图形。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绘制的中国古地图,不仅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虽然精确度不高,但由于具有形象直观、立体感强的特点,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最为厚重的沉淀,最能体现意境、格调、气韵等诸如此类代表中国艺术独特风韵的审美体系。所谓山水画是 “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其支科虽然仅有山水和写屋木(一称界画)两种,但名山大川,风景佳胜,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均可入山水画。”[2]“中国的山水画,先是从实用的地图演变而为艺术品,它们是完全脱离了地图上实用的山水地形而变成纯艺术的山水画了。”[3]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在中国大地上就有了记录周围环境和生活情景的原始图画,如内蒙古自治区的阴山岩画。原始图画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逐渐发展演变为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绘画艺术、象形文字和原始地图。

“原始地图与绘画艺术同源于原始先民所绘制的原始图画,这也导致了后来的地图,尤其是志书地图带有很明显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烙印。”[4]“地图的起源很早,可能在人类发明象形文字以前就有地图了。因为原始的地图都是形象化的山川、道路、树木用图画实物来表示,以为旅行和渔猎的指针。”[5]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於天然”,也就是说在绘画时要观察入微;能看到事情细微的变化;能够正确的把握和判断时令节气,然后用自然的道理和天然的手法进行作画。而在这一方面,地图也是一样的。

从史籍记载的相关传说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远古地图中所渗透出来的浓郁的山水画意味。“禹收九枚之金,铸九鼎,象九州”(《汉书·郊祀志》),传说夏禹时期绘制的《九鼎图》,便是在鼎上铸名山大川、奇异之物的鼎地图。记录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的先秦古书《山海经》,据说原书中就有绘有植物虫兽、山川地理、矿产分布、国家之界等诸因素的地形图,称之为“山海经图”。虽然对这些传说的研究尚停留在训诂阶段,亦缺乏可考证的实物,也不足以说明我国地图萌芽时期的真实状态,但从中我们仍可猜想出,远古时代的人们已经在使用描绘地形物象的“地图”了。

二、地图即画,画即地图

山水画式的地图在南北朝时期才逐渐得以形成。这种地图融进了作者更多的主观看法,对景物之间的具体位置、距离、比例等不作严格的区分,这种亦图亦画性质的地图虽然较之其他形式的地图更容易失真,但由于这种地图直观易懂,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因此被多数人所接受,并构成了中国古代地图的大部分,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唐代以后中国画的发展达到了很高水平。舆地图学家将形象直观、易懂美观的中国山水画风格移植到地图绘画中,使得形象画法地图在唐、宋时期发展起来。”[6]五代的《五台山图》,南宋的《地理图》,明代的《南京府县地图》等都可谓是山水画式的地图。

典籍对古代山水画形象的记载,有很多也是与地图联系在一起的。“《画史会要》云:‘炎帝神农氏,命其臣白阜,甄四海,纪地形而图画之,以通水道之脉。’是为中国绘画之源”[7]又《云笈七签》云:“黄帝以四岳皆有佐命之山,乃命潜山为衡岳之副,帝乃造山,躬身写象,以为五岳真形之图。”从文字推测,则可以算作山水画的题材,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论证说,我国的山水画,由黄帝的《五岳真形图》,已经露出了端倪。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不仅把张衡的《地形图》和裴秀的《地形方丈图》归于绘画艺术的行列中,而且对早期地图的创作过程也有所的记载:“孙权尝叹魏蜀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形,夫人乃进所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夫人又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列国地形,时人号为针绝。”[8]虽然这些记载,更看重的是其地图价值,但这同样也说明了在张彦远及其以前的时代中,人们是把地图归于绘画艺术的范畴中的,或者至少是说这些地图不仅具有科学性,同时还具有艺术性。

此外,地图和山水画都可以以题诗作为其完成的标志。“在传统中国地图绘制人所工作的环境中,地图绘制人或地图读者可能会将诗题写在地图上,就像他们会将诗题写在画上一样。地图和山水画是一体的,如果没有题诗,地图便被视为尚未完成。最好的地图是图画和文字艺术的融合。”[9]可见,地图与绘画一样,都是一种“心理景观”[10]。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地图即画,画即地图。

三、山水画之“效异山海”

王微在《叙画》中,要求山水画要区别于地图。如果画家作画时只是“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11]那么这只能算是在画地理图标,并不是在创作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烈裔“度方寸内五岳四渎”、赵夫人“作五岳列国地形”等,尽管其作品中也含有浓郁的山水画意味,却也只能作为地图来看待。“披图按牒,效异山海”[12],如果打开一幅艺术作品,里面呈现的尽是一些地理标志之类的符号,其趣味必然迥异于我们所期待山水画。所以山水画之“效异山海”比起描摹山海更能引人入胜。

地图和山水画虽然各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但他们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明确。有些地图如果去掉一些地名标志,就可以变为一幅山水画,而有些山水画如果加上地名标志则就成了一幅地图。“任何表示实际地方的山水画,像王维的‘辋川图’,作者强调逼真,不加修饰,也标明所表示的地理现象,即视为地理图。”[13]不管怎样,地图不可能代替山水画,反之亦然。地图和山水画两者之间虽然具有一定共生关系,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价值取向不同。地图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用科学的方法实地测量之后在画面上标注出地理景观,主要帮人辨识方向。山水画具有艺术性、审美性和情感性,是艺术家宣泄情感的载体,通过艺术意象透露出空灵诗兴以体会心灵宇宙,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其次,符号意象不同。“地图属于指示图像,山水画属于指挥图像,前者的方法是描绘,后者是叙述。”[14]地图与山水画都是借助于图形符号来传递信息的,但置于地图中的与存在于山水画中的同一符号,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含义。在地图中它是一种地志符号,旨在表达地理信息,在绘画中它是一种精神符号,具有我们所看不到的内在气韵。

再则,创作理念不同。制作地图的目的在于其实用性,不管自然环境是好还是坏,无论制图者面临的是穷山还是恶水,都需要忠实地反映客观物象。这种对客观世界真实内容的反映往往是通过“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15]的方式来实现的。山水画是画家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载体,故在创作山水画时画家可以根据需要,对自然景物进行取舍,使山川河流发生位移以便更好地体现出画家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情思。可见,地图拥有“规规矩矩”的真实,山水画具有“大象无形”的气势。

总之,地图和山水画隶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领域,各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所以,对于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我们不能因为其中隐藏着地理学的某些要素,就把它笼统地归之于地图的范畴当中。反之,也不能因为地图中蕴含着山水画的意味,而把它约束到山水画的名义之下。

[1] [6]孙果清.初探中国古代地图的类型及风格[J].地图,1998(1).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美术》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709.

[3] [5]王庸.中国地图史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4] [14]韦峰,王鲁民.关于中国古代图经与古代地图的讨论兼与《中国古代图经概述及分类探讨》一文商榷[J].华中建筑,2004(4):125.

[7] 潘天寿.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5.

[8] 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M].俞剑华,注释.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112.

[9] [10][13]余定国,著.中国地图学史[M].姜道章,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2.

[11] [12]宗炳,王微.画山水序叙画[M].1985:3.

[15] 王利器.史记注译(一)夏本纪第二[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21.

猜你喜欢
山水画绘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