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专路桥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2-08-15 00:46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路桥教学模式专业

吴 芳

(山西省交通干部学校,山西 太原 030006)

“公路与桥梁”专业一直是我校的骨干专业之一,多年来,为我省的公路建设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为我省交通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环节,使得学生的适岗能力差。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在教学中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自身素质,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把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相结合,力求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一、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生基础较差,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学习基础较差、成功体验较少的初中毕业生。他们的自我接受能力较差,自我认同水平、自信心偏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其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难以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第二,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和专业课程衔接有差距。路桥专业开设的专业课主要有:工程制图、测量学、基础工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公路工程地质、钢筋混凝土与砖石结构、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几何设计等。课程涉及设计、计算较多。学生的计算量相应加大,出错率也比较大。

第三,学生的性格、意志力以及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认知活动的结果。而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提高。因此,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创造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的精神。

第四,职业发展方向不太明确,导致工程实际中适应时间长。教学中路桥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脱节,使得有些学生认为专业知识用处不大,学习有时困惑,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教学中应设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路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课程介入、专题辅导、教学渗透等途径来教育和引导他们。对初中毕业生来说,他们除了知道常用的交通工具以外,几乎很少接触交通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我们要通过翻阅交通方面的书籍,观看交通建设方面的影像资料,请专家进行交通知识专题讲座等一些途径,使学生对交通知识有了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万事开头难”,首先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学生们有了对专业知识的迫切需求,再循序渐进地引入新课,就能尽快接受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问题教学”中培养接受能力。“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对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并注意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是培养学生接受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二,结合路桥专业课,进行专业知识结构的培养。路桥专业基础课“工程制图、基础工程、土力学、钢筋混凝土与砖石结构”等以“基础性点状知识”为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与道路桥梁相关的绘图、力学分析计算、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等,培养学生相应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测量学、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几何设计”等以“线状知识”的培养为目标,每门课程设计均以道路施工的阶段产品的施工过程为主线,将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编排,便于学生对整个工作过程的理解。为了使学生们在步入工作岗位前,快速建立起基本的知识体系,便于就业,需要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剖析、精炼,使相应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建立起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知识结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分两大类:(1)测量类。测量学是路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工程性、实践性非常强。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认识并了解水准仪和经纬仪,同时对于现在工地上多用的全站仪进行详细的讲解;紧接着安排为期两周的测量实习,使得学生能熟练操作仪器,掌握距离和角度的测量。实习完成后,进行测量技能比赛,进一步强化测量技能。(2)设计类。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几何设计是路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每门课中都包含有相应的课程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桥梁初步设计、公路选线、平面纵横设计等,这些设计是学生随课程进行的。通过这些随堂设计使学生对所学各个设计部分有所了解并逐步掌握,而最后的毕业设计就是前面所做各设计的有机组合。因此,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个设计,熟练掌握其设计过程。

路桥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过程是学生自发与老师引导相结合的过程,需要学校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相应的实践技能和课程设计教育,一般最好选在每门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使学生能趁热打铁,学以致用。优化教学课程、吸引学生对重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实践环节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第三,在中专路桥专业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利用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促进教与学质量的提高,并为学生今后踏上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等职业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促进个性发展,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以教材知识为基础,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围绕基本知识点,采用形象生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讲解,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公路几何设计中的超高设计时,通过学生自己联想在车辆转弯处身子向外倾斜的原因,说明在弯道上有离心力。而我们设计超高的目的正是消除离心力,获得向心力,增加乘客的舒适感。另外,离心力的大小和半径有关,具体关系可以回想车辆转弯时,坐在汽车内侧和外侧乘客的身体倾斜度,不难得出,离心力和半径成反比。通过密切联系实际的方法,学生一目了然,问题解决了,公式也记住了。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逐步激发起来。借助多媒体,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PPT、3D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单一的黑板教学,一些呆板的、机械的操作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动漫化,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教师讲解轻松,学生们也乐于接受,更容易接受。(2)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性格。鼓励学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努力克服困难,不断磨练他们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性格。充分重视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在用经纬仪测量角度时,经常出现忘了盘左、盘右的旋转,以及读出数值后却计算错误,这就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集中精力,认真读数,细心计算,如此反复练习,坚持不懈,最后出错率明显降低了。钢筋混凝土与砖石结构这门课程,在进行不同构件(受弯构件、轴心受压构件、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和强度复核时,学生经常互相混淆。还有就是公路几何设计时,平曲线要素计算、逐桩坐标计算、竖曲线要素计算、纵断面设计高程计算、土石方计算等,这些内容计算量特别大,所以要求学生具有足够的细心、耐心、恒心。路桥专业学生就业时,作业在野外,环境差、条件艰苦,良好的品质能使他们能尽快适应作业环境要求,尽快进入角色。

第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就业。积极开展 “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教学模式。路桥专业的教学环节主要有:理论学习、认识实习、实践操作、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教学模式实用性强,体现“工学结合”特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实施:(1)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的建立。学校应配有多媒体教学设施,书本上的文字内容配以精彩的实际操作讲解,最后再加以施工实训,真正达到了闻、观及动手操作多方面相结合。路基施工过程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2)教师素质的提高。任课教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从而能较好地辅导学生,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主讲教师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专业教师要有工程实践的工作经验,兼职教师应为企业的专家。(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操作方法。通常采用的操作方法有先理论后实践和先实践后理论两种。“先理论后实践”是指学生学完所有的专业理论课后再到工程单位进行实习。其优点是:学生对理论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能较完整地掌握理论知识点,实习中专业能力提高得快;学生初步接触社会,相对好管理。缺点是:实习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积极性;接触工程实际较晚,对就业不利。例如:勘测实习就是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到工地后,通过现场专业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巩固,理论与实践能很快地结合,专业技能很快就提高了。但是在介绍如何选线、定线以及放线时,有些学生总以为已经学过了,听的过程难免有些心不在焉。“先实践后理论”是指学生学完大部分专业理论知识后到工地进行实习,然后再到学校边学习边实践。其优点是:提高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学生从工地回来是带着问题而来的,有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就是带着问题来听课,边听理论讲解,边想实践操作,不知不觉问题就解决了,而且印象也加深了。这种“工学”交替进行,使学生与用人单位双方有了更早更多的了解,相应地就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其缺点是:因学生理论知识不全面,在工地适应时间长。这两种操作方法各有利弊。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结合教学进程,学习实践穿插进行。二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三、结束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路桥专业教学应适应新形势,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结合现代教育的研究成果,推行教学改革,注重教学质量和效果,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1]孙祥林.中专物理教学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专物理教学,1997(6).

[2]杨海马,刘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自我知识结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7).

[3]郑传峰,王磊.研究型大学道路桥梁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

[4]丁烈梅,张美珍,钟建民.校企合作探讨《公路工程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J].科学之友,2009(6).

猜你喜欢
路桥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
河南万里路桥集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级别分明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