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五年制语感语文课程

彭 雷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无锡 214011)

浅谈朗读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彭 雷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无锡 214011)

朗读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其他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重技能、轻人文现象,五年制高职学生不高的语文素养和五年制高职语文课时较少的现状都决定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和文本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坚持朗读教学,灵活应用教师范读,学生反复朗读、重点品读等方法,让学生开口读书,爱上朗读,进而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育;朗读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法,有着其他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朗,是说声音的清澈、响亮;读,就是读书,念文章。朗读,也可以叫诵读。[1]p37朗读作为阅读的一种,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需要朗读

1.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现状决定了朗读的必要性

为了能让学生能顺利找到一个工作,五年制高职学校把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摆到了首要位置。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校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就不够重视。“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一个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和精神价值等方面得不到全面发展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是难以立足的,更何谈具备综合职业能力”[2]p25。五年制高职的语文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人文精神是语文的灵魂,因而五年制高职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学校重技能、轻人文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显得重要和急迫,朗读这种作为最直接、最及时了解文本的方法尤为必要。《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要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未来发展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听、说训练”。朗读是学习语文基本的方法,也是重要的训练内容。

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不自觉的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主动把语文放在次要位置,不去研究教材教法,也不关心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朗读在课堂上基本不存在。二是把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讲解课文,帮助学生应付考试上,朗读只是一种“走过场”的摆设。如果要把语文课上好,为学生未来前途奠定好基础,朗读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2.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现状决定了朗读的导向性

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自于初中,在经过初中三年或多或少的应试教育后,学生的阅读量普遍较少,学生经常朗读的也只是中考要求考察的默写内容。同时,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更多来自中考成绩的中下层,这些同学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较差,视朗读为畏途。在教学中的集体朗读时,经常会出现不少同学嘴都不愿意张开的情形。

学生在朗读上缺少训练,就非常缺乏中文语感,体现在问题回答词汇不足、文本理解困难、语言缺乏幽默等方面。如在教学《故乡》时分析“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里的“横”字时。教师问:“‘横’和荒凉有关系,请大家能不能具体说一下?”学生:“那个时候,……荒凉,看上去好像……很……”[3]p5学生对语言毫无感觉,教师大感头痛。朗读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和基础方法。朗读在建立视觉与思维的联系基础之上,还加进听觉传入这个因素,有看与听的双重作用。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1]p37学生在在朗读中加深了记忆,很多词汇、语句以及表达方式自然而然就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语感在训练中也会逐渐形成。王尚文先生认为语感伴随着读、写、听、说、思的运作而产生形成,一个人的语感能反映出其身份意识、生活体验、文化素养和思想感情[4]p179-196。可见对于学生将来驾驭语言文字有很大的帮助。

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其文学鉴赏力,但不借助朗读,不少学生会把这些锦绣文字埋在脑子里,很难形成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感。我们必须倡导朗读,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学习语文,可以说,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拥有积极导向作用。

3.五年制高职的课程设置情况决定了朗读的重要性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建议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开设四个学期,总课时不少于250个。每周的语文课最多在4课时左右,除去作文和考试占据的课时,可供上课的就相对较少了。很多老师觉得课时紧张,让自己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好像珍惜时间,结果造成了学生不愿听讲,甚至不知道文本内容的尴尬局面。其实这种情况下,应把时间合理分配给学生,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学生至少可以熟悉文本。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一般来讲,学生在一年级就要学完必修课程,在二年级进入选修课程。《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在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将得到应有的加强,在语文的探究和审美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内容和要求的拓展与延伸,体现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发展性。”两个学期的必修课学习要达到《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同时为选修课开设奠定坚实基础,如果单是教师的满堂灌,是无法完成这些任务的。

学生的选修课程侧重与专业的联系,朗读离他们越来越远。五年制高职学生在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之后,大部分同学再也不会碰到语文了,课堂上的朗读是他们这辈子最后的阅读记忆了,朗读在其一生中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朗读教学,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引导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培养学生语感,为其今后发展夯实语文基础。

二、朗读的应用

朗读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手段富有表情地把语言材料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在不经意间,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严谨有序的结构有深切微妙的体验,进入‘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5]p84。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朗读教学法的充分应用。

1.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可以吸引学生,也对学生朗读的语音、语调及情感都起到了示范作用。美国学者威廉•莱尔在研究鲁迅文章时发现:“鲁迅风格中最打动人的因素是语调,他的语调有时恨,有时爱,有时讥讽,有时抒情,但从来不曾有过漠然中立的时候。”[6]p334可以看出,只有在教学中通过朗读去“复活”一个作家的语调,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作者感情,感受文本。教学中教师必须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引领他们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的精妙,在吟诵中感受情感的细微差别。

在教学中,我们还会碰到教师普通话不标准,或者学生朗读很出彩的情况,许多人认为老师可以不必范读[7]p52。这种观点忽视了教师范读对课堂气氛的营造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对文本的理解力。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寿镜吾先生朗读文章,“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认为老师读的是“极好的文章”,学生都静了下来。显然,寿镜吾先生的范读对学生产生了吸引力。

梁启超先生一口广东官话,距离国语很远,但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认为“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公无渡河》一诗,经梁启超广东官话一朗诵,再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梁实秋在听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衷来,顿时忆起梁启超讲的这首古诗。老师的一次范读对学生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见,教师在对文本的理解、对情感的把握上的范读,远比普通话标准来得更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大胆范读,用真情感染学生。

2.反复朗读

反复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促进学生对文本理解。就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现状来讲,每节课的朗读、每篇文章的反复朗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民国时期著名的无锡国专在教学中就非常注重文本的反复朗读。无锡国专创始人唐文治要求学生:“学者读文,务以精熟背诵一字不差为主,其要法每读一文,先以三十遍为度”[8]p155。当时无锡国专,不论早晚,教室内外,总是一片朗朗读书声。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既增添了读书的节奏感和兴趣,又加深了对其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无锡国专也培养了大批国学研究大家。国专学生、著名学者钱仲联说:“由于我当时在反复熟读上下功夫,不少诗文名篇至今倒背如流”[8]p155。

朱熹云:“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抓住朗读这个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把学生“读”放在第一位,不读不讲,不熟读不算过关。在教学中,教师少分析,学生多朗读。对于每篇课文,都注重“三读”:课前预读,扫除字词障碍,提出疑难问题;课中细读,品味涵咏,领悟深意;课后诵读,强化巩固,改善语感图式。[9]p59务必让学生熟读每一篇文章,了解每一篇文章。还可组织读书会、朗诵比赛等活动,以赛促读,促使学生由不读到开口读、由小声读到大声读、由磕磕巴巴到流畅自如。

背诵默写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件头痛之事。教师大多采用人人过关的办法,这种教学效率很低。学生一方面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在短时强记之后,很快就忘记。其实,教师可以每节课固定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这些文章。学生熟悉了文本,教师再让学生默写,同时继续每节课的朗读,这样默写和记忆两者可以兼得,“熟读成诵”就是这个道理。

3.重点品读

品读就是对文本反复朗读、重点品析和精心赏玩。在对经典的阅读上,唐文治先生要求学生读文章要“先以三十遍为度”,“前十遍求其线索之所在,划分段落,最为重要。次十遍求其命意之所在,有虚意,有实意,有正意,有言中之意,有言外之意。再十遍考其声音,以求其神气,细玩其长短疾徐抑扬顿挫之致”[8]p155。唐先生的宏论对重点品读的过程和方法作了阐述。对一些经典文、段、句、词,教师要带领学生重点品读,引导学生从文本中体会玩味作者的情感。

在学习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时,学生在朗读“我要用手指那通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一句时,大部分都会读成“我要用手∕指那通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停顿方式来朗读这句话,让他们体会诗句要传达出的真实意思。在教师的鼓励下,一部分学生发现了“我要用手指∕那通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这样的停顿方式。通过朗读,学生也体会到了“排浪”与“手指”、“大海”与“手掌”之间的比喻关系,学生采纳了后者的朗读方式,读出惊天动地的壮阔气象。

在重点品读时,我们还可以拓展文本,有意识进行比较品读。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用无声的文字表现出了雨的声音,文章的语言富有韵律和音乐美。比如开头一段:“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也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朗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了文本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来自于叠字的应用,知道了到叠词可以增强文字音乐感的作用。此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朗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体会余光中对李清照的用词方法的沿袭。在满篇的叠字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中淅沥的雨声、凄清的雨天和哀伤的乡愁,进而品读到余光中对中国传统写作手法和传统文化的继承,理解文中“美丽的中文不老”深刻内涵。

[1] 尹小玲.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1).

[2] 徐宏博.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J].辽宁高职学报,2009,(8).

[3] 李维鼎.语言支援:语文教师的重要“作为”[J].语文学习,2007,(9).

[4] 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 查爱霞.语感对语文能力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4).

[6] 威廉•莱尔.故事的建筑师语言的巧匠[A].乐黛云.国外鲁迅研究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7] 蒋雅云.诗歌教学中的朗读[J].语文学习,2007,(12).

[8] 吴湉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9] 王晓慧.“读”出来的语感——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语感培养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 2011,(11).

G71

A

1008-7427(2012)03-0034-02

2012-02-01

作者系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五年制语感语文课程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