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改革探索

2012-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数字通信通信原理原理

朱 珺

《通信原理》课程改革探索

朱 珺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通信原理》是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利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该课程涉及理论较多,内容抽象、难懂,不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改革教学,并提出了实施办法。

项目驱动;互动教学

目前高职学生的一个普遍状况是:对于先修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够好;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容易产生厌学、怕学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通信原理》这一课程做深入的改革探索。

在《通信原理》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基本思路是:

1.淡化公式推导,强调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架、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分析通信系统的基本方法,并引入真实项目,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2.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果维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设置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到的目标区域。

一、以真实项目带动课程教学改革

以“无线通信技术在石油钻探中的应用研究”项目为切入点,并将该项目的任务贯穿在整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

在课程开始就提出该项目的主要任务,需要达到什么效果,给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通信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方面: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按照项目功能分类,将一个大项目分割为若干个小项目,各个小项目之间功能独立又相互衔接,实现难度逐步加深。无线通信项目在通信原理课程可实现范围内的子项目有:信源编码、解码,调制、滤波。

首先学习模拟通信系统,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在该项目中采用模拟通信的方式可以达到效果吗?经学习讨论,认识到由于模拟系统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在该项目中不适宜采用。

接着学习数字通信系统,学习完数字通信的基本构架、基本性能指标,对比数字、模拟通信系统的优缺点之后,经过讨论,可以采用数字通信系统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实施方法,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重点学习数字信号频带传输、编码、无线信道等相关知识。在理论知识学习完成之后,利用一个整段的时间,例如8个教学单元来进行项目实践,需要利用到通信原理实验室。实践阶段是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还要比对各个小组的实现结果进行项目总结报告。

以一个真实项目带动一门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让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紧扣实践应用,还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专业的逻辑思维,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有一定辅助作用。

二、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循序渐进的设置课程目标

《通信原理》课程内容难度较大,若一味的按照书本的章节进行教学,在其中很容易就陷入了一点不懂,后续断层的恶性循环当中。因此,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很重要。前苏联心理学家果维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在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最受重视的是他倡议的可能发展区(或叫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所谓可能发展区,维果茨基的说法,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1]这首先要我们明确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习惯,明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接着按照课程的整体目标分阶段的设置阶段性教学目标。例如,在第一个教学阶段,学生对于通信系统的认知是比较单薄的,并且也没有形成专业思维模式,我们的目标是学生能够看懂并分析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框图,能根据框图确定该系统的大致功能;在第二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简单通信系统的认识能力,则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对具体系统当中的编码、译码和调制、解调模块进行分析,能分析出具体模块的功能并设计简单的模块;第三个阶段目标是根据项目目标,设计控制系统当中的重要参数,比如信噪比增益、误码率等等。

学习的难度逐渐加深,在每一个阶段都通过作业、小结等形式来监控效果,会比传统的教学效果好。

三、采取“互动、互助”教学方式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尽管辅助有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的积极性依然难以调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学生分成小组,每次课堂上设置的小问题,都鼓励小组的成员共同讨论,培养日后工作所需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课程的后期,我们设置了“通信方式的探秘”这一趣味性演讲题目,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来准备这次专业演讲。评委也由学生中选出,要求评委对每一个选手都要提问。实践证明,这种让学生利用所学、展现自我的方式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

如果脱离了实践,工科课程一般都比较枯燥、生涩,教师教的困难,学生学的吃力。从《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来看,只有深入贯彻落实“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指导思想,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依托,才能将课程的教学改革深入发展,不断的提高我们的课程教学效果。

[1] 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G71

A

1008-7427(2012)03-0044-01

2011-12-24

猜你喜欢
数字通信通信原理原理
数字通信&数学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数字通信系统中自适应均衡技术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在通信专业当中《通信原理》扮演的角色
“通信原理”教学中OBE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通信原理”教学中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地铁中压环网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