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茶道的起源、形成发展及其现状

2012-08-15 00:49李晓雪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茶室茶道饮茶

李晓雪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8)

论日本茶道的起源、形成发展及其现状

李晓雪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8)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在不断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日本民族风格和内涵。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等融为一体,成为了一门集宗教性、艺术性、社交性、礼仪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体系。

日本茶道;起源;形成;发展;现状

日本是一个十分善于学习和吸收他国文化的民族,日本的很多文化思想起初大多是外来的。但一经移植到日本本土上,总是会加上“大和民族”的思想元素进行重新整合,使其更符合岛国文化的特征。比如:中国的围棋传入日本便有了“棋道”;书法传入日本便有了“书道”;剑术传入日本便有了“剑道”;拳术与气功传入日本便有了“柔道”,饮茶文化传入日本便有了“茶道”。日本“茶道”具体是指什么?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之后,日本茶道又是如何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本文试图从以上的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探讨日本茶道的概念、起源、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现状。

1 .日本茶道的概念

日本茶道是日本美的象征,日本文化的代表,是日本文化的结晶。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准则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栖息地,是艺术化了的生活,应用化了的哲学。谷川澈三在其《茶道的美学》(1977)中曾指出,茶道的内容由艺术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修行因素四个方面构成。并以艺术的隔离性为根据,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的动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1]茶人与客人们身处四张半榻榻米的茶室中进行严肃的点茶等各项茶事时,茶道不再仅仅是自然、单纯的饮茶活动,而是有意识地与自然的世界和日常的世界隔离开来,从而确立茶道这一日本传统艺术的独立舞台。茶道大师久松真一从宗教的角度给日本茶道做了解释。他在《茶道的哲学》一书中曾指出,茶道文化是饮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茶道文化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包括艺术、宗教、哲学、道德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茶道的文化内核是禅。[2]熊仓功夫则将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

2 .中国茶文化初传入日本

日本自古没有自生茶树,也就没有饮茶的习惯。饮茶的习惯和由此而生的饮茶文化是在公元七、八世纪的平安时代,由当时的空海、最澄大师从中国大陆带回日本的。初传入日本时,一方面主要作为珍宝向宫廷敬献;另一方面是寺院的僧侣们,为了坐禅时能够祛睡、清神而作为妙药饮用。在《茶道入门》中记载道,749年孝谦天皇在奈良大寺召集五千僧侣在佛前诵经,事毕以茶犒劳。当时的茶是由遣隋使、遣唐使带回来的,非常珍贵,一般只有天皇、贵族、高僧才能够享用。故日本的茶道文化从其开端就有别与中国,不是从庶民百姓发端,而是从贵族、僧侣发端;不是从简单的饮茶解渴开始,而是贵族、高僧学习唐风文化、修心养德的载体开始。

3 .日本茶道的形成、发展与大成

到了镰仓时代,临济宗的禅师荣西从中国带回禅宗的同时,也带回了一种新的制茶方法——抹茶。在此之前一直都是采用的煎茶的方法。抹茶的方法和今天日本人饮茶的方式极其相似,点茶时将已经研磨好的绿茶末放到茶具中加水搅拌即可。据日本《吾妻镜》记载,公元1214年,将军源实朝因醉酒二日而感到周身不适,禅师荣西得知后献上了一盏茶和一部茶书,即《吃茶养生记》,源实朝喝完茶后顿觉身体轻快舒爽,并对《吃茶养生记》一书大加赞赏。《吃茶养生记》是由荣西撰写的日本第一部茶书。其内容主要是论述茶的各种药用性能,很少提及吃茶的方法和思想性。在源实朝将军的大力支持和荣西《吃茶养生记》的影响下,茶在当时的日本被奉为“养生之良药,延龄之妙方”,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推广开来,并逐渐普及到民间。镰仓时代后期,政局长期不稳,失意的贵族和武士整日无所事事,把炫耀精致的茶具、品茗猜茶赌输赢的“斗茶”当做游兴。进入室町时代“斗茶”更是作为上层武家社会的新娱乐、新游戏开始广泛流行。1479年,足利义政将军在京都修建了银阁寺,以此为契机,日本茶道才从武人娱乐游戏的“斗茶”发展成带浓厚宗教色彩的,具有一定茶室、茶人、茶具、茶礼的“书院茶”。侍奉将军的能阿弥及其子孙吸收和消化中国式的茶席,采取一边品茶一边鉴赏中国唐物、欣赏宋元书画的吃茶方法,且为吃茶人鉴定名画和名工艺品,结合日本式房间的特点,将站立式的禅院茶礼变成了纯日本式的跪坐茶礼,创造了日本茶道的基本雏形。室町末期,作为将军府上书院茶道活动的领军人之一——村田珠光,将禅与茶结合在一起,提出“禅茶一味”的观点,开创了新的茶道论。他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珠光反对奢侈的华丽之风,提倡清贫简朴,认为用质朴的茶具真心实意地待客,即有审美情趣,也利于道德情操的修养。这也使得他成为日本茶道史上的开山者。

继珠光之后,武野绍鸥将纯净、素淡的日本和歌带入了茶室,使得日本茶道向本土化、艺术化、正规化更大大前进了一步。绍鸥以珠光古朴简素的“草庵茶”为契机,诞生了更为简约枯寂的“侘び茶”。“侘び茶”之意即为,邀请几个朋友,在简朴素净的茶室,以至诚之心相待,在茶礼茶香中,忘却世事烦恼,纯洁净化心灵。

促进日本茶道全面形成,并使之成为日本文化之代表的是安土、桃山时代的千利休。他是把日本茶道从唐风大陆式转向和风岛国式,从贵族社会的一种娱乐形式转变成庶民性的宗教形式的最后完成者,是日本茶道集大成之人。千利休把源自中国的禅学思想的“和”、“静”、“清”、“寂”看做是日本茶道的真谛。“和”,即调和,指的是茶主人与客人、客人与客人之间的和睦,自然环境与吃茶人的和谐;“敬”指的是互相真诚谦恭、有礼有节地交往;“清”指的是茶室茶具的干净整洁,亦指饮茶者心灵的洁白。“寂”则指的是茶事上的恬静的气氛,茶人们庄重的表情,人们在茶室中不需言语,只需通过茶壶烧水的咕噜声和弥漫整个茶室的茶香,就能进行精神交流了。千利休去世以后,他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草庵式“侘び茶”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形成了许多流派,每个流派都以家元为中心,传承自己的流派的茶道技艺。其后的400多年中,从千利休之孙千宗旦隐居开始,千家流派便开始分裂,最终形成了“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大流派。以上述三千家为中心,又产生了薮内流派、远州流派等等。

4 .日本茶道的现状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茶道这一自古以来被认为是男人的专利的活动,也出现了女人的身影。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增强,要求参加各种文化活动,逐渐地学习茶道的绝大多数都是女性了。1875年,36岁的迹见花蹊在东京神田仲猿乐町设立了迹见女子学校,并在学校教学科目中设点茶一项,打开了学校茶道的大门。之后,当时的文部大臣森有礼又提出:“国家的富强的根本在于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女子教育”,“女子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贤妻良母所必须地气质”。[3]从此,茶道被认为是女子修身养心、陶冶情操的必修功课而普及起来。持有一定级别的茶道修习证书,是日本女性婚配时的有利因素。二,在现代社会茶道作为一门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礼仪教育课程,是日本中小学生课余学习的重要科目。三,茶道作为心理辅导的重要一课,是白领阶层缓解压力、寻找心理平衡、消除疲劳的好方法。

5 .结束语

茶道虽源于中国,一经传入日本之后与日本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文化形式,其形成过程就是中国茶文化不断在日本本土化的过程。研究和分析日本茶道的发展历程,一方面可以为中日茶文化的对比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另一方面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以便更好地认识日本人的民族文化性格。

[1] 谷川徹三. 茶道の美学[M]. 京都:淡交社,1977.

[2] 久松真一. 茶道の哲学[M]. 東京:講談社,1987.

[3] 江静,吴玲. 女性的茶道[J]. 中国茶叶,2004,(05).

[4] 桑田忠親.茶道の歴史[M]. 東京:講談社,1987.

H319

A

1008-7427(2012)03-0077-01

2012-01-20

作者系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茶室茶道饮茶
体验茶道魅力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息心茶室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茶道人生
《茶道六百年》
四季饮茶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