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手术后经鼻胃养管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探讨

2012-08-15 00:43卞瑞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营养液食管癌黏膜

卞瑞娟 马 娜 牛 枫

河南温县人民医院 温县 454850

食管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癌肿,我国食管癌其发生率占各部位癌肿死亡的第2位,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化学药物等综合治疗。术后吻合口多在颈部、主动脉弓水平;代食管器官大多为胃、结肠和空肠。由于术前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进食量减少,术后长期不能进食,消耗增加,加之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同时治疗过程较长,患者代谢与营养失调的问题特别值得关注。既往采用全胃肠外营养(TPN)对食管癌术后病人进行营养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生存与预后,但是显示了TPN的一些弊端,由于静脉营养费用昂贵,很多病人事实上仅维持了最低热量需求,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加之免疫功能低下、并发症及病死率大大增加,近年来随着对肠道黏膜屏障与细菌移位研究的深入,肠内营养(EN)在食管癌术后治疗中的意义愈来愈受到重视,经鼻置入营养液既可使病人得到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又避免经口进食或经胃灌注造成病情加重的不良影响。2009-09—2010-12我科对6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行EN支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45~89岁,平均62岁。均为食管癌手术后患者。

1.2 营养支持方法 术后2~12 d内经术中置入的空肠营养管实施EN,输注肠内营养液前1~2 d常规先缓慢滴注5%的葡萄糖氯化钠500 mL/d,滴速自10~15滴/min开始,逐渐加快,无胃肠道反应,此后滴入高能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配方的要素饮食1 000~2 000 mL/d,持续5~10 d,温度为38~40℃,滴速自20滴/min开始,根据病人耐受情况逐渐加快,一般采用24 h匀速输入。随着肠内营养液输注量的提高,在保证总热量和各营养成分供给的前提下,经静脉营养液逐渐减量至完全停用。

2 结果

35%患者出现喂养初期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腹泻。发现腹胀的间断滴入或管喂吗丁啉10 mg,以腹部不胀为准;腹痛者暂停EN治疗后抗炎治疗1~2 d症状缓解,发生腹泻的暂停实施EN,予食醋5~10 mL或予易蒙停2 mg管喂后病情缓解,重新开始EN治疗均无明显不适。

3 讨论

3.1 营养支持方法的选择 由于食管癌术后禁食期间不可下咽唾液,以免感染造成食管吻合口瘘[1],而TPN正符合而成为过去对食管癌营养支持治疗的标准方法。但是大量的实践表明,长期应用TPN,可因长期禁食,胃肠道黏膜缺乏食物刺激和代谢燃料致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受损,通透性增加而导致肠内细菌移位和菌群失调,并发全身性感染[1]。而肠内营养可以使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入肝脏,促进肝脏的蛋白质合成;营养物质经肠道吸收,对肠黏膜有直接营养作用[2],真正实现从门静脉系统供给营养物质,又能满足肠黏膜营养物质[3]。故提倡尽可能应用肠内营养或在TPN时增加经口饮食机会。

3.2 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 尽可能采用24 h持续滴注可减少胃潴留与误吸,可同时行胃肠减压并定时抽吸,了解有无营养液潴留与反流,要防止营养管向上移位,有疑问可借助X线定位,必要时在胃镜下重置。(1)营养液的选择:肠内营养对营养液的配方、浓度、渗透压及污染情况要求相对较高,对营养液的细菌污染要特别注意,要求按静脉标准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污染。每日仅配制当日量,4℃保存,输注时饮食的温度应接近室温,配好的饮食在容器中悬挂的时间不应超过8 h,新鲜饮食不应与已使用过的饮食混合。配置前应检查要素饮食等原料的质量,防止霉变、腐败的食物引起细菌或霉菌性肠炎。(2)注意营养液灌注的速度与温度:灌注的速度与温度是保证病人良好耐受的基础,在开始灌注时应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速度开始要慢,最初20~40 mL/h作试验灌注,如无不良反应可按40 mL/h递增,一般最大可耐受速度在150 mL/h左右。营养液的温度以38~40℃为宜,温度过低,可造成肠黏膜微血管收缩,肠蠕动加强引起腹痛、腹泻;温度过高可烫伤肠黏膜,甚至引起黏膜溃疡,如溃疡面侵及血管时,可造成便血。(3)基础护理:①滴注营养液期间,患者应取半卧位,以利于肠蠕动,减少营养液反流,污染吻合口。②为防止导管堵塞,通常在每次输注前后均用温开水或0.9%的生理盐水20 mL冲洗管道,输注完毕后将管口封好,持续滴注时冲洗每1次/8 h,可有效防止导管堵塞。③由于禁食,患者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因此应该注意口腔护理。④留置营养管一侧的鼻孔每日用清水清洗,并涂上液体石蜡,以减少营养管与胃管的摩擦,防止鼻黏膜损伤。⑤固定营养管的胶布定期检查,及时更换,防止因汗液浸湿而脱落。⑥指导患者及家属妥善保护好经鼻营养管,防止滑脱及扯脱,不可随意调整营养液输注速度。

3.3 胃肠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胃肠功能紊乱较常见,包括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原因在于胃肠功能部分未恢复或膳食配方不合理,渗透压过高,营养液输注量过多,输注速度过快以及碳水化合物不耐受等,多数患者并发症轻,通过调整配方,减少输注总量,减慢输注速度等,上述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2)误吸是行EN时严重的并发症,定期检查有无胃潴留,保持呼吸道通畅,若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应疑有喂养管移位并且说明有误吸的可能,应立即停喂,并鼓励和刺激病人咳嗽,以利排出吸入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经纤维镜清出误吸物。此外要防止营养液污染,配制时严格无菌操作,输液器应24 h更换。

3.4 心理护理 需EN的患者病情变化快,治疗周期长,在开始实施时还可出现并发症,有时需反复尝试,患者才能逐渐适应。为避免患者不愿意继续治疗或出现并发症后产生厌烦心理,在实施时应先告诉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解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3.5 体会 我们体会到肠内营养的优势在于:(1)营养全面有效。(2)保持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减少感染及并发症。(3)费用较TPN低。(4)操作简单、应用安全、并发症少且临床处理容易。食管癌患者术前由于吞咽梗阻,基础代谢增高,精神情绪紧张等因素,常伴有营养不良,而手术创伤后一系列代谢反应更加重了患者营养不良的程度。肠内营养符合正常生理特点,能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而且节约医疗费用,正因如此,肠内营养目前已成为我科食管癌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案,对于术后远期的影响我们正在做跟踪观察。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5-437.

[2]任建安,黎介寿.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J].肝胆外科杂志,2004,12(2):83-84 .

[3]江志伟,李宁,刘福坤,等.肠内营养对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和急性炎性反应的调理作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0,7(4):200-203.

猜你喜欢
营养液食管癌黏膜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不同营养液对火力楠移植的影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