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探索

2012-08-15 00:49李慧男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实践性素质教育

李慧男

(伊春职业学院,黑龙江 伊春 153000)

林区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探索

李慧男

(伊春职业学院,黑龙江 伊春 153000)

大学语文实践性教学,是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改革。如何在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实践性教学,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职业养成教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大学语文实践性教学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大学语文;实践性教学;时代需要;高职教育

一直以来,大学语文一直是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积淀人文素养的必修课程。作为高校中肩负着人文素质教育使命的一门公共基础教育课,与核心课、专业课的语文教学差异明显。它的非核心化和非专业化的特点,使它不具备强势政策的支撑,不具备学习动力的推动。然而,它所承担的重大使命,又使得它必须发挥高效的、综合的教育职能。同时,作为边远林区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与其他的高职院校相比又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我们知道随着社会需求和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边远林区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还应该继续探索适合林区高职教育发展的道路。对大学语文课程理论性教学,同仁们研究得比较多,也比较得心应手,但对实践性教学,却考虑较少。笔者从事大学语文教学时间比较长,在这里浅谈下自己的想法。

一、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语文是思考、表现和理解的主要手段,任何学科的研究和开拓,都要有深厚的本国语文作基础。大学语文应该是高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方面必须具有语文课的色彩,开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在此基础上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目前大学教育已把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到很重要的地位,而这一任务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得以实现。由此看来,大学语文必须舍弃其原有的工具性,淡化知识性,突出其人文性。大学语文课堂应当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大学语文课程应当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指引者。这样的定位一定可以为大学语文教学开辟一块新的天地。

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上,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注重创新精神。当下的大学语文教材种类众多,但是通用的权威性教材却相对缺乏,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那么,面对这样的形式,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我们首先当然是要从历史的长河里搜取凝聚了人类先进文化的经典性文学作品,同时也应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紧跟时代的步伐。更重要的是,在选择教材时要凸显其价值性,舍弃其工具性,真正适应对高职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所谓实践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安排实践训练的环节,使学生在干中学、在干中练、在干中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并不强调知识的体系性和完整性,而强调学生将来面向专业工作岗位的职业通用能力。因此,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融知识传授、素质教育于一体,淡化理论体系教学,加强能力环节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将课程融入到学生整体学习、生活过程中,才能真正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总之,实践性教学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特征所做的一种教学改革尝试,它可以催生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在准备、思考、设计、展示、对照、省察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增强储备、提高能力、培养素质。实践性教学可使学、习、用三者结合,事半功倍,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高速高效的教育职能。

三、实践性教学的实施

大学语文教育进行改革,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关键在于重建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互动关系。学生不再是呼应的配角,而是登台的主演;教学也不再是自由参与的课下活动,而是课上课下连接一气、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因此应积极构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自主学习为精神指归的多向互动创新型语文教学和学习模式,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阅读、写作及课外活动各个环节之中。

(一)自主讲课法

在讲课之前给学生 5~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讲课。讲授的课程内容由学生自主选定。这就避免了因为对规定材料不理解所产生的应付现象,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效果。而自主选取讲课内容的好处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同时,把自己辛勤的积累和切实的感受展示出来唤起同龄人的强烈共鸣。学生所讲的内容可能不是大学语文的范畴,但是却提高了素质教育。它不仅反映了学生在人文思考方面的关注点、兴趣点,而且在知识视野、思维方式、表达能力等方面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二)情境教学法

即借助于形象化课件和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富于变幻的课堂环境,使教学鲜活而有节奏感。语文是由语言构筑的一种形象艺术,其学习离开了语言的活动和交往,离开了生活的运用和实践便难以使语文知识内化为真正的语文能力。情境还原就是感悟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文字表情达意的功用,抓住关键词,把文章写景抒情的文字转换成脑海中形象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这种情境还原的程度可以反映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和感悟文字能力的程度。

同时,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筑与文本相似的情景,课堂教学还可以提供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春江花月夜》中如学习《春江花月夜》,配以同名古筝名曲及月色下的江南水乡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特定情境中,以刺激和唤起其情感的共鸣,在情景交融中把握作家的内在情绪。看过《黄土地》,让学生用语言描绘影片中极具视觉震撼力的画面,传达出影片特有的审美效果等等。

(三)合作型学习法

中国有这样一句话“三个臭皮匠,抵上以一个诸葛亮”。同时,研究也证明,合作学习比个人学习会产生更高的效率。所谓合作型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在一定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而进行的合作互助性学习。

合作型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学习中没个学生都有发言、表现的机会,都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且学生之间平等的协作、交流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心理基础。同时,合作学些本身也是学习的内容。在合作学习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特别是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正是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个方面。学生也可以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彼此欣赏,共同携手进步,这是合作学习的最重要的方面。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合作型学习是最为重要,最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在高职课堂中广泛开展合作学习。

第一,进行合理的分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在5人左右。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自由的组合。这样,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可以顺利的完成学习计划。在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要担任一定的角色,为了更好的进行团结协作,也可以定期进行角色的互换。

第二,布置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一个或几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选取其中比较干兴趣的进行学习。那么,为了达到这一共同的目标,学生必须要通过分工、协作来完成。如在讲授柳永的词时,可以把目标设计为:1、把握柳永的词风;2、鉴赏《雨霖铃》;3、比较柳永和苏轼词的区别;4、柳永的生平及创作等。在这些问题中,学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进行学习。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某一个问题的解决势必是对其他问题的了解。这与课堂上教师简单的传授知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第三,进行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要严格按照所选的问题来进行。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会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融。学生会脱离片面的理解和原有的思维限制,超越自己的认知和能力水平。在讨论中取长补短,互相鼓励,在这里教师要起到指导者的积极作用,要控制好讨论的时间,监控组员的行为,保证谈论的有效进行。最后,讨论结束后,由一人或全组做总结性陈述,将合作学习的结论汇报给全班,有不当之处还可做深层次的交流,教师要适当的进行点拨。

在合作型学习中,教师要起到指导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适时的予以指导。教师也要全面的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是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其有效的作用。总之,合作型学习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精神和意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实践证明,学生在实践性教学课堂中,由消极被动的接受到积极的响应,表现了对实践性教学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我们将继续探索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推行实践性教学,从细节入手,从日常做起,对高职学生进行适合自身发展的素质教育,笔者相信,只要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能够面对现实、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一定会取得积极的效果。

[1] 陈遗勋. 对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12).

[2] 赵卓. 大学语文实训性教学探索[J]. 语文教学通讯,2011,(04).

[3] 刘剑鲲. 关于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9,(05) .

[4] 周欣. 关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思考[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

[5] 陈慕鸿. 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调查与思考[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

On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in Forrest Reg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 Hui-na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College Chinese is a teaching reform to suite the need of times. It is a general concern on how to carry out practice teaching better,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humanity and strengthen occupation cultivation. The author explores several problems in college Chinese practice teaching based on personal teaching practice.

college Chinese; practical teaching; the needs of tim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71

A

1008-7427(2012)03-0038-02

2012-01-29

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发挥国有林区高职教育优势,开展大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特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515262。

作者系伊春职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实践性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