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特点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2012-08-15 00:44曾丽娟
关键词:中西文化境界思维

曾丽娟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国要实现民族的复兴,需要健康向上、充满活力、进步开放、海纳百川的先进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和竞争活力。在多元文化相互渗透与共存的21世纪,中国正以创新的思维与自觉的意识来审视中国的文化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对中西方文化价值的理性选择与取向中,“创造一兼东西文明特质、欧亚民族天才之界的新文明。”

大学生是新时代文明的弘扬者和创造者,大学阶段是他们汲取文化滋养的最佳时期,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地向他们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引导他们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分析、鉴别中西文化的差异,汲取其中精华,提高其人文素质,培养其全球化意识、文化自觉意识,使其在中西文化的滋养中,拥有和谐美好的人生,使他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历程当中,成为有文化底蕴的社会财富创造者,成为社会进步的生力军。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思维模式的差异:悟性与理性

中国和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影响,客观上存在差异。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1]中国哲人把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个体与社会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这种“天人合一”思想,主客不分,从认识自身推及认识自然界和宇宙的根本规律,经验感悟成为一切认识的出发点。认识天地人之 “道”,靠直觉、灵感、顿悟来领会,不用明晰的概念和语言去描述,也不用严谨的科学思维去论证;揭示天、地、人之间的变化之理, “立象以尽意” (《易经》),用形象的方法来表达抽象的事物,思维注重形象和意象。而西方思维传统则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思辨求真意识强烈。从古希腊时代起,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就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真理,把“分析学 ”或 “逻辑学”视为科学认知的工具。宇宙存在的合理、世界万物存在的规律,生命运动的奥秘,都要经过严格、明晰和精确的思考和实证分析,方可获得最后的结论,这种逻辑思维和实证分析的思维方式,成为西方悠久的传统。

(二)价值观的差异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价值体系以个人功利为核心,崇尚个性自由与个人至上。而中国文化则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强调精神和合作态度。[2]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其积极一面,追求个人成就,强调自我价值,具有创新精神;但有其消极方面:家庭观念淡薄,人际关系不融洽,缺少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薄弱。[3]中国的集体主义讲究个人对家庭对国家负责,对家庭 “亲亲为大”“孝悌为本”,对国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形成谦虚、谨慎、相互合作的优良精神。

(2)道义与功利

在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影响下,中国人往往以道义为重,将个人荣辱得失放在其后。儒家义利观的精华在于:以义去求,义利兼顾。在求利的同时,必须既合乎礼又合乎义,这样才取之合理。西方人则大都崇尚金钱和物质利益,讲究现实主义,“金钱至上” “利益至上”观念根深蒂固,但西方人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亦是一大美德。

(3)法治与人治

西方人重事理而轻人伦,讲究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遵循 “法、理、情”事理次序。中国人向来重人伦而轻事理,遵循 “情、理、法”事理次序。[2]法律至高无上是西方政治思想中的精华,同时也是全人类的文明成就,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4)和谐与竞争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强调 “天时、地利、人和”,重视合作、协调和韵律,处事讲究 “中庸之道”。西方文化则植根于古希腊罗马的商业文明,竞争成为个人主义派生出来的一个重要精神特征,个人必须努力工作并在与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本。他们勇于接受挑战,敢于竞争,不怕出格、不怕成为 “众矢之的”,追求行动、速度、效率和结果。

(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的差异: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地、天都统一于“道”,而 “道”又是自然的,人应当顺应自然,不可有意作为。而儒家则主张以积极有为的态度探索天与人相通之处,最终达致天人之间的协调、和谐与一致的境界。中国古人在天、地、人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遵从、效仿、热爱的和谐关系,与西方把人与自然分离、认识自然乃为征服自然的 “主客二分”观有明显的不同。

至从西方自笛卡尔开创了 “主客二分”式的哲学主导原则以来,经培根、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 “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认为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是根本不同的两个领域,对于神奇深邃的宇宙、自然与生命,人可以依靠理性去认知,通过科学求真发现规律,从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类以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形成了西方人科学探索的研究精神,其总是在不断寻求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以征服未知的世界。

二、中西文化交融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大学的教育理念应当建立在对未来文化走向的清晰判断上。未来的文化应当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文化,是不同文化不断激荡交融的文化;未来的学术大师和栋梁之材,将产生于科学与人文、不同文化交叉融合的领域。[4]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西方文化的理性思维,恰好是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两个重要来源。所以,今天的大学生正应从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吸取有益的养分,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对待中西文化教育问题上,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应注重以下方面:

(一)树立全球化意识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应该树立全球意识。所谓全球意识,就是以全球化的视角审视各种社会现象,诸如人权普遍性的标准的争论,全球的生态平衡,世界范围的移民潮,超级大国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某种程度地实现经济一体化等等。倡导全球意识,就是要求 “地球村”上的每一个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都应该从全球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来思考问题,权衡利弊。

引导大学生关注、研究、思考全球性问题,就是要通过价值观教育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这些教育主要包括,针对自然环境方面的全球性问题进行的自然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针对社会方面的全球性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合作意识,并能正确认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的价值观教育;针对人类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失衡的问题,旨在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生命关怀教育。[5]大学生只有树立全球意识、全球观念,才能更好地培养胸怀全局、热爱祖国以及积极创新的人格素质,使自己成为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二)培养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背景中的人对自身文化具有 “自知之明”,对外来文化能够 “博采众长”“以利己用”,乃至促进二者互动交流,推动未来文化积极建构。就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而言,就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唤起大学生对文化的自我觉悟和觉醒,能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和反思,对国外文化进行借鉴与批判,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和创造。

形成对中西文化的 “文化自觉”主要做到两点;一方面,要提升对传统文化的 “自知之明”,另一方面是对外来文化的 “博采众长”。因为大学生对中西文化只有浮光掠影的了解,仅靠中学教科书的薄弱基础,或者娱乐类的电影电视的夸张宣传,缺乏对中西文化真正内涵的了解,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西方文化的理性评判,所以在高校里面,第一要强调深入阅读中外人文经典,第二是要精心设计基本的人文必修课,如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遗产等课程;让学生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提高对文化的鉴赏力;第三是按现代的认知和需要来诠释、创新自己的传统文化,并能够将西方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成分融合于中国现代文化当中,实现与各外来文化的优势互补与和谐共生。

(三)提升人生境界

无论东方西方,许多哲人都在思索人的最高生存境界问题。我国的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顺乎本能,多是惯性思维;功利境界追求自我益处;道德境界,仁德为先,舍己为人;天地境界者,如其中国 “天人合一”观,追求人与社会、与天地的和谐。处于天地境界的人,能够走出有限的感官视野,在心灵深处屏息感受有序、和谐的世界,在与天地俯仰观望之中,精神世界深深地融入愉悦、安宁、自如的祥和之中,因此,人生最高境界是一种 “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也是一种审美境界。[6]也是法国哲学家福柯所认为的:审美活动是人的最高超越活动,它在不断地创造中把人的生存引向人的本性所追求的精神自由的境界。[6]冯友兰先生的天地境界即为审美境界,是超越功利层面的,是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所渴望的 “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而这种诗意的栖居,并不是建立在对文化的疏远与冷漠之上的,恰恰需要在文化的濡养之中,靠文化的 “化人”之功。

中国文化中的仁爱之心、中和之心的处世原则,乃至于伦理道德观,可以使人的心灵得以约束,正气得以扶持,使人能够理性地面对商品社会大潮当中功利攫取带来的人的灵魂处境和社会的道德危机,而保持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而西方文化的理性思维、创新意识与科学探究的精神,可以带领人们以严谨求真的态度探索世界的奥秘,在与自然的互动之中,敬畏自然的神奇与深奥,从而在公平中竞争,在约束中自由,在实现价值中感恩。因此,中西文化中的精髓,滋养于人,使人拥有爱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引导大学生步入如此从容、和谐的人生境界,回归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当是文化当之无愧的力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需要有强大的文化力量驱动,通过一定的文化知识体系、思维方式的作用使其人文素质得以提高,使他们具有健全理性与意志,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与科技伦理意识,从而积极有效的进行创造活动。在中西文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汲取文化的有益养分,不但借助于高校的各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来提高文化的鉴赏力,而且通过各种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释放文化活力,从而形成全球化的文化视野,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步入和谐美好的人生境界,中西文化精髓的魅力应当如此。

[1]刘音娟,韩芳.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8(6):28.

[2]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念[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234.

[3]马永辉.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比较[J].学术交流,2007(7):133.

[4]胡显章.大学应充分发挥文化交融的功能 [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3.

[5]姜双丹.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74.

[6]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40.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境界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品“境界”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慎独的境界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